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真的落後西方嗎!

明朝真的落後西方嗎!

首先明朝人的思想並沒有封閉僵化的,沒有說西方人的東西是奇技淫巧之類的話,明代正德嘉靖年間一直做到兵部尚書的王廷相就已經在中說「天,一也;天下之國,何啻千百,天象之變,皆為中國之君譴告之,偏矣。以為千百國皆應之,而國君行政之善惡,又未必一日月而均齊也」 王廷相認為中國只不過是這千百個國家中的平等一個,認為如果天象之變都「為中國之君譴告之」,那就「偏矣」,也就是說那就是老天太偏心了。 這樣的觀念可以說明當時明朝的知識分子對於對於天下的認識已經相當開闊,不再把目光僅僅局限在中國本土,而是認識到中國不過是世界許多國家中的普通一個而已。

艾儒略記載的明朝內閣首輔葉向高的事迹也可以看出,利馬竇死後,明朝政府賜予葬地「時有內宦言於相國葉文忠(葉向高)曰:『諸遠方來賓,從古皆無賜葬,何獨厚於利子?』,文忠公曰『子見從古來賓,其道德學問有一如利子者乎?如無論其它,即其譯《幾何原本》一書,即宜欽賜葬地』」明朝的內閣首相如此看重幾何原本,可見胸襟見識不凡。 再拿一個有代表性的,明末著名的反清志士,和清朝不共戴天逃亡日本的朱舜水說「世人必曰:『古人高於今人,中國勝於外國。』此是眼界逼窄,作此三家村語。」(《與陳遵之書》)這又是何等豁達,是何等自信開放的胸襟。

李申在《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說,明朝「沒有人號召『師夷之長』,因為根本用不著號召。明朝人對待各種技術的一般態度是:只要好,我就用,不管它來自哪裡。」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態,儘管當時西方殖民者多次侵略騷擾中國,被中國軍隊打敗,但明朝政府依然能夠積極的學習西方人的長處—火器!

正德十六年,明朝政府下令將佔據屯門的葡萄牙人驅除.明軍當時的將領是汪鋐,葡人被打的潰不成軍,死者狼藉,很多人被明軍俘虜,就連從暹羅開往中國的葡萄牙船隻也大部被捕獲.剩下的葡萄牙人眼看要全軍覆沒,只得連夜潰逃而去.汪鋐在屯門打敗了葡萄牙人之後,繳獲了許多葡萄牙人使用的槍炮.他馬上上疏給明朝政府,認為這個兵器發展的潛力很大,威力很大,要求大量仿製改進並裝備部隊.明朝政府馬上聽從了汪鋐的建議,並提升汪鋐為右都御史,專門負責這件事情.以後明代的火器基本上都是相當敏銳的緊跟整個世界的動態,一發現最新式的火器,馬上就是不遺餘力的大規模仿製和改進,並且自身獨立研製和創造的火器的能力也在不斷增長,

由明朝武器專家趙士楨仿製的魯密銃,射程遠,威力大,形制比日本鳥銃優越,構造亦較鳥銃有不少進步。其身管加長,發火裝置亦有改進,龍頭機規安裝於銃床內,扣規龍頭落於火門,火藥燃後,又自行昂起。銃床尾有鋼刀,倒轉過來,近戰可作斬馬刀用。

魯密銃製作

趙士楨又吸收了鳥銃和三眼銃的優勢,銃身上裝五個銃管,每發一槍後轉動72度發射另一管,五管均射畢後銃身前端可發射火球焚燒敵兵。銃管上配有圓牌作護盾用,射擊時支撐銃身的斧子也可在射完後用來防衛。

到最後無論在火器的研製還是火器的裝備規模上已經有反超西方的趨勢。甚至對於來訪的西方人,明朝的官員都不會放過他們隨身攜帶的火器,而是要拿去研究仿製。在1585年出版的西班牙人門多薩著的《中華大帝國史》中記述菲律賓群島聖奧古斯丁會主教馬丁.德.拉達修士和他的同伴遮羅尼莫.馬丁修士以及同行的西班牙軍人到明朝來聯絡消滅中國海盜林風的事情,其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下一天,總督派人去訪問我們的人,向他們要一把劍,一支火繩槍和一個火藥桶:因為他要據此製造。我們的人把這些送去,後來得知他們仿製了,儘管不那麼完全相同。」那為什麼明朝還是滅亡了,主要是腐敗和財政問題,火器粗製濫造,容易炸膛,無法批量裝備軍隊,士兵訓練少,臨敵亂放一通!沒有發揮真正威力!

事實上看一下漢,唐,宋,明這些以漢人為主導民族建立的國家,無一不是有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魄,對外來文明中優秀的東西抱著虛心學習,積極吸收的態度,這些時代的人民也好,知識分子的主流也好,普遍都有開放豁達的心態發!明朝開始落後西方不假,但是明朝很重視引進西方技術,並積極在縮小差距,事實不是明朝變弱了,而是西方發展迅速了,西學東漸是時代潮流,明朝也在積極追趕世界潮流,可惜最終這一進程隨著農民起義和清軍入關終止!入關的清朝變得閉關自守,思想僵化,直到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敗,又有鎮壓太平天國的迫切需要,才開始學習西方的堅船利炮,可惜時間已經過去200多年了,這200多年清朝文化思想界萬馬齊喑,科技發明幾乎是空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影響晚明局勢的六場戰爭,最關鍵一戰導致明朝滅亡
明朝太監魏忠賢的墳,康熙帝給砸了,乾隆帝給修成大名鼎鼎廟宇
一場戰爭僅5天時間,明軍10萬軍隊損失過半,文武將官死了300多人
明末打贏荷蘭人就證明他厲害嗎?不要老讓清朝背衰退的鍋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