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秋天養生掌握好這3個小常識,讓你輕鬆擁有一個好身體,值得收藏

秋天養生掌握好這3個小常識,讓你輕鬆擁有一個好身體,值得收藏

人們經過炎熱的夏天,身體耗損大,而進食較少,當天氣轉涼,調補一下身體頗有必要, 秋季一到,既要營養滋補,又要易於消化吸收,氣溫逐漸下降,人們便習慣地想到要補養,中醫曰「四季五補」,即春季「升補」,夏季「清補」,秋季「平補」,冬季「滋補」,四季宜「通補」。現正值秋季,抗暑消耗的體力須增加營養補充。秋季是不少一年生植物成熟收穫期,

進入秋季後,人們的胃口隨著氣溫的下降逐漸好轉起來,再加上許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習俗,因此,一到秋天,許多人就張羅著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進補了。其實,進補沒必 要操之過急。只要掌握好這四個小常識後同樣可以讓你擁有一個好身體。

1、多曬太陽

秋季草木凋零,外界一片蕭瑟,人的心情很容易會被自然環境所影響,由此導致秋天心情不暢,思緒低迷。而陽光除了能補鈣,也能防止抑鬱,充足的日照可以促進人體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以及性腺素的分泌。這將有效改善情緒低沉、精神抑鬱等不良心理。多在室外感受溫暖的光照,精神也會隨之振奮。

2、加強運動

適量的鍛煉會幫助改善血液循環系統與呼吸系統、有利於人體提高抗病能力,並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使人加強對外界變化的敏感度,提高神經系統做出預判的反應速度。

秋季適宜選擇稍為平緩的運動,如登山,徒步,慢跑或騎車等。這個時節溫度合宜,不冷不熱,在登山或慢跑的過程中不會導致大量出汗,還能緩解情緒上的緊張,消除壓力。另外,此時的運動量也不應過大,無計劃、無規律的鍛煉不但不能強壯身心,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3、滋陰養肺

秋季天干氣燥,雨水漸少,秋風瑟瑟,空氣中缺少濕潤的水分,天地呈現一派蕭條景象。燥易傷肺,肺津傷則見口乾、舌燥、咽痛、目澀等癥狀。此時若被風寒所欺導致外感寒、熱、燥,接而引發咳嗽,則更容易使肺氣不清。

最簡單的養肺方法就是喝上一杯溫水。由於氣候乾燥,呼吸道很難保持合適的濕潤度,故而秋季應比其他季節每天多喝500ml左右的水來消除不適感。另外也可以煮些銀耳湯。銀耳味甘淡,滋潤而不膩滯,具有生津潤肺、益氣活血的作用,對體虛者尤為適用。

除此之外,在飲食上也要多注意,秋季養生 秋季是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是人們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時候,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同時秋天氣候又比較乾燥,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乾燥感,故應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不妨多吃些涼性食物。   最適合秋天食用的肉類是鴨肉,大棗、枸杞、百合、紅薯為秋補四寶,另外芋頭、藕、紅薯、捲心菜也是秋補素食四寶。還有一些蔬菜水果如:茄子、白蘿蔔、冬瓜、南瓜、絲瓜、油菜、菠菜、莧菜、柑、蘋果、梨、栗子、枇杷、橙子、菱角、蘑菇也都適合秋天食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