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人物|陳都靈:我不那麼強大,也不那麼脆弱

人物|陳都靈:我不那麼強大,也不那麼脆弱

還是那一頭長髮,服帖的中分,陳都靈身上依然有那股書卷氣。從最美校花走到娛樂新生代,她帶著「小耳朵」一樣的溫柔和堅毅。但外表和內心始終保持一致的淡定,無風無浪,波瀾不興。

陳都靈端坐的姿態很像一個小學生,脊背挺直,臉上有種青澀的矜持。回答每個問題,都仔細認真,字字頓頓。至於從何時決定走進娛樂圈,成為一名演員?她有點說不準,畢業前後兩年,拿出了四部作品,《雙生》《破夢遊戲之不醒城》《求婚大作戰》,她的成績甚至比很多科班出身的人還要搶眼。像是完成了初始積累,她帶著電影《推理筆記》 回來,以全新的形象Say Hi。

人物|陳都靈:我不那麼強大,也不那麼脆弱

去嘗試不一樣的人生

陳都靈有時會在片場想到蘇有朋導演,她的第一位導演。那時候全身綳得很緊,精神焦灼到不行,越是在鏡頭前,越手足無措。《左耳》的作者饒雪漫在手札里寫道,每次光線稍強一點,她就會高頻地眨眼睛,用有朋導演的話說:「 小飛蟲都能被她的眼睫毛夾死。」與此同時,他又很認可陳都靈的天賦,就是臨場記憶好,台詞一個字都不會錯,對戲的時候告訴她怎樣一步步來,也全能記住。

如今的她在拍戲時不會再亂眨眼,作為一個沒受過表演基本功訓練的人,她已經慢慢掌握了一些技能。熟悉工作流程,三部戲就夠;但要熟悉表演,她做好了持久的準備。對於演戲的熱情,已經在心底慢慢騰起。

「從《左耳》開始有了演戲的熱情,開始懂得去讀一個不認識的角色。但那時還在念書,只想著把書念完,不讓媽媽失望。之前也考慮過畢業要幹嗎,後來還是決定成為一個演員,可以有機會去嘗試不同的人生,那種感覺應該很美妙。」《推理筆記》中,她的新人生,叫夏早安。似乎又是一個柔柔的秀氣女學生?她搖搖頭。

「我演的夏早安原本就是一個數學天才,推理天才。做了一場換心手術之後,一個很叛逆的男生的靈魂進入她身體里。之後的情節是圍繞這個男生的死因去發展的。」詮釋人物的過程中,唯一困擾的是—這個男生好man啊,「身體里的那個叛逆男生,經常會騎機車,肢體動作都很剛硬,很man。」

陳都靈反覆讀過劇本,又和導演多次討論後,她越發確定自己的想法。「夏早安因為本身是學霸,性格裡面就有鋒芒畢露的部分。當這個有攻擊性的男生進入了她的身體,在某種程度上,兩個人很多地方是相通的。比較不同的是,男生非常感性,敢於去做很危險的事,而夏早安偏於理性。」

人物|陳都靈:我不那麼強大,也不那麼脆弱


遇到事情,先沉下來

同樣是學霸的陳都靈,是感性還是理性?「我覺得,我在中間吧。」「好學生」的優秀特質,在她身上體現最明顯的不是學識本身,而是面對專業的不服輸勁頭,這股勁如今用到工作上,也是一樣的動力源。「理科很多東西很繁瑣,這種經歷可以讓我遇到事情時,很願意沉下心來,慢慢地、認真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理性的人,偏偏遇到感性的導演,張天輝。拍《追兇者也》的時候,他光劇本就改了26稿,嘔心瀝血寫了7年,在電影《推理筆記》里,應該也是這樣嚴謹的吧?陳都靈的感受迥然不同。拍一段3分鐘的長鏡頭之前,導演過來說戲,不提自己想要怎樣的表演,只給她放了一首英文歌說,「你來聽一下,就是這種感覺!」只拍了兩遍,這個鏡頭過了,沒有無窮盡的重複,沒有疲勞到情緒降低,她覺得這是一種演技的成長。導演的調教之外,兩大戲骨—金士傑、王剛的輪番教誨,也讓她既驚慌又受用。王剛演父親,她從小看他的戲長大,見到真人的那刻,激動得不行。殺青那天所有人都圍去合影,陳都靈默默在後面排隊,王剛看到她,穿越人群走過來,「我閨女還沒跟我拍呢!」

而金士傑更像個老師,戲裡戲外角色都很統一,教會她很多東西。知道要跟金士傑對戲,她無比緊張,腦子裡反覆想著他在《綉春刀》里的魏忠賢和在《剩者為王》里的慈父。見到本人,那慈眉善目一下讓心思安定了,不拍戲的時候會一直跟她討論,甚至幫她設計一些小動作,表達人物關係。

「比如說她去老師辦公室的時候,拿起桌上的茶杯看了一下。這個動作,看起來好像早安在動老師的東西,其實表達的是她對老師的關心。」有金士傑戲的那一天,所有年輕演員都在場。候場時她坐過去,聽他講以前拍戲的經歷、技巧,聽分寸、火候和功力,驀然環顧,發現所有人都圍了過來。

人物|陳都靈:我不那麼強大,也不那麼脆弱


把自己還給生活

畢業第一年,陳都靈真真實實感受到了職場二字,「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比較隨性,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進入社會的那一刻,要學會和不同的人與事接觸」,她停了停,「但我也一直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應對工作的能力。」拍攝電影《推理筆記》之前,她為角色做功課。和對手演員演戲的時候,終於明白,這是一個把自己交給對方的過程。不拍戲的時候,一群人在一起玩狼人殺,特別像大學裡,大家三五成群地玩三國殺,青春好像在哪裡都相似。

讀書那幾年,她一個廈門人,愛上了南京的獅子頭。學校附近的大排檔充滿了熱烈的生活,記錄下無數青春。理工科女生很獨立,並不時刻結伴同行, 「比如說,我今天想吃什麼,對方想吃食堂,我們就分頭去吃東西,吃完飯再來教室集合,一起學習。有時覺得宿舍複習效率不高,一定要去圖書館。那就在這裡分頭行動吧。」獨立,是她今天說得最多的詞。

陳都靈喜歡出學校大門向右走,那裡人煙稀少,有一個很靜謐的湖。在湖邊看書或靜立,都是件舒服的事。期末複習的時候她喜歡去必勝客,因為那裡的卡座很舒服,點一杯東西沒人轟你,「我是那種進入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效率就比較高的人。」

校園記憶美好,終究在慢慢遠去。日復一日地拍戲,她還是會把劇組變成舒適環境,「獨立」的理工女孩,需要的東西很少。一兩個舒適的抱枕,一把綠顏色的摺疊椅。「椅子要挑舒服的,可以躺下的那種,有的劇組有,有的沒有,自己帶了踏實。」更多的時候,她把心思放在了角色上。

攝影:吳明 編輯:陳希 造型:Sally 妝發: 亞光 文:陳晶 助理:姚金納 設計:洋羊羊



「我怎麼又美又有趣~」聽說每天看我的人都有這個煩惱~

要不要一起玩?點一下訂閱就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