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才與庸才之間只差一個好老師

天才與庸才之間只差一個好老師

GIF/33K

發現並成就每個人的獨一無二

1982年,在美國南加州最差的一所高中,在傑米﹒艾克蘭特老師的補習班裡,有18名學生通過美國「AP考試」,馬上就要進入美國TOP10大學就讀。在此之前,這些來自社會最底層窮人的孩子們甚至只想上「性教育課」,逃課、打架、攻擊老師是他們最擅長的「功課」,不要說上一流的大學,就是能考上一所普通的大學也是天方夜譚。年復一日,有400多名本來只能做「小流氓」的「庸才」在這位老師的帶領下,進入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一流高校,改變自己甚至家族的命運;

在湖南一個偏遠的山區80年代末曾經出過一位教授,那個時候,當地人們大字還不識一個,他卻考到北京,退休前在北京一所大學任教。在人們還不知道什麼叫「大學」的時候,他的一位老師鼓勵他繼續讀書。在家庭條件連一雙鞋都供應不起的情況下,他每天光著腳走路,「腳下生風」,到老師的家裡如饑似渴地閱讀那些書籍。憑藉老師的鼓勵和書籍的滋養,他走出了山區來到北京,被家鄉人視為「天才」。

一名老師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有時候只是一個孩子,而在孩子的背後卻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有時候是一群孩子,在他們的背後是一個社區,甚至一座城市。

老師,是對教育工作者最廣泛流行的敬稱。百度詞條如是解釋: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和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正確知識和指導的有能力人。

再也沒有什麼比「老師」更加神聖的職業了,人們用最質樸無華的「園丁」比喻他們,用最富哲理的「人類靈魂工程師」讚揚他們。

園丁,一定會以博愛之心愛園子里的所有植物,悉心澆灌參天大樹、鬱鬱蔥蔥的灌木叢、嬌艷鮮嫩的花朵。若園丁僅僅偏愛參天大樹,失去了灌木叢和花朵的襯托,也就失去了萬山紅遍的雅緻細膩;若僅僅偏愛花朵,也將會失去層林盡染的大氣磅礴。

在傑米﹒艾克蘭特老師和那位光腳教授的老師看來,天下沒有所謂的「庸才」,那些曾經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學生,他們之所以缺乏自信和動力,在於還沒有人點燃他們的人生激情,他們長期生活在「不可能」「笨蛋」「做夢」的環境里,逐漸也退變成了真正的「窩囊廢」「搗蛋鬼」「一無是處的人」。如若有個生命之鐘不斷敲擊,「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這種心靈的相通和啟發將又如「春雨」一般潤物於無聲之處,激發他們活出絢麗的人生。

著名作家三毛上學時數學成績不好。有一次,她發現數學老師每次出小測驗的題都選課後練習題,於是她就在測驗前狠下一番工夫背這些題,結果一連考了好幾個100分。數學老師很納悶,就決定臨時考她,結果三毛「原形畢露」,考的很糟糕。憤怒的老師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說:「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最喜歡吃鴨蛋,今天老師想請她吃兩個。」在全班學生的鬨笑聲中,老師拿來毛筆在三毛的眼睛周圍重重地畫了兩個大圓圈。三毛在回憶中說:「我情願老師打我一頓,但他給我的卻是自己一生都沒有受過的屈辱,這件事的後遺症三天後才顯現出來。那天旱晨上學,我走到走廊上,見到自己的教室時立刻就昏倒了,並且越來越嚴重。到後來,早上一想到要去上學,便害怕得立刻昏倒,失去知覺。」

什麼是天才?什麼是庸才?在大腦智庫創始人劉冬梅看來,本不存在這樣的稱謂,在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字典里,更不可能出現這兩個詞語。

「教育本應以生命喚醒生命,大腦智庫團隊自從創辦以來,接觸了上萬個孩子,以生命教育的方式與每個個體進行對話,以期喚醒潛藏在每個孩子身體內的宇宙小開關,讓每個孩子都清爽透明、精氣神充沛。」劉冬梅認為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天使,他們帶著自己獨有的使命與自然為友。

只是,當天使落到了人間,當TA還沒能完全適應人類的「各項規則」時,大人們開始帶著有色眼鏡對孩子們進行評判。「誰家的孩子將來肯定有出息」「誰家的孩子一看就傻乎乎的」,好像每個人都是「預言家」;面對自己的學生,老師們更加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於課堂上坐不住、愛動的孩子動不動就斥責、罰站,甚至放棄,好像每個人都是「最智慧的」。

教育工作者是最應該放棄功利心的,「傷仲永」現象,其實是社會強壓給孩子的某種論斷,在孩子的人生還未完全開發之時,在孩子還需要大自然的無限滋養時,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拿孩子作為「教育的戰利品」炫耀。真正應該引起社會反思的,不是所謂的「早教無用」,更不是「學習好的孩子耐力不足」,而是教育工作者的定位和一顆「平常心」。

這顆平常心,在於不以孩子的「成績高低」而喜悲;這顆平常心,在於不以孩子的「是否聽話」而歡喜或惱怒;這顆平常心,在於不以孩子的「天資高低」論英雄;這顆平常心,在於不以孩子的「出身不同」而另眼相看。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孩子們不僅在課業上發揮自己的專長,更希望他們擁有健全的性格、成熟的思維、極其獨立的思考力、對閱讀充滿熱情,並且富有同情心,希望他們過有意義、有思想的生活。如果天才和庸才之間只差一名好老師,我們就是那個人。」正是秉持這份初心,劉冬梅和她的夥伴們奮力行走在中國個性化教育的道路上,矢志不渝。

文 by 劉冬梅

編輯 by 庫兒

大腦智庫

了解,讓愛發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腦智庫 的精彩文章:

TAG:大腦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