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中国古代面子最大的人,皇帝都比不上

他是中国古代面子最大的人,皇帝都比不上

中国古代谁的权力最大?一般情况下,都是皇帝的权力最大,即使有某些权臣,表面上依然是皇帝的权力最大。

但是,你要问中国古代谁的面子最大?那普通百姓和读书人的回答可能不一样,但是,都不是皇帝。

读书人心目中,面子最大的自然是孔子,而老百姓的心目中,面子最大的便是佛祖了。

有句俗语叫做“不看僧面看佛面”,说的正是面子。逢人办事,不看当事人的面子,也要看当事人背后靠山的面子。那么,为啥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呢?

佛教徒崇敬的,有“三宝”,分别是佛、法、僧,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祖所说的道理、出家的佛教僧侣。对于普通百姓,特别是古代的普通百姓,三宝都是大家十分崇敬的。

在明初(明太祖)改革之前,寺庙一直是化外之地,是世俗权力(以皇帝的皇权为代表)很难触及的。一般情况下,犯了罪的人,如果得到度牒正式出家为僧,即使是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也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非皇帝铁了心要某人的命,否则,只要是一般的犯人(民间的杀人放火,不涉及谋反的人,其实皇帝不会太放在心上),只要逃入寺庙,就暂时安全了。

像《水浒传》里杀了人就出家的鲁智深,便是典型的例子:鲁智深杀人之后,在五台山出家,因为有赵员外的度牒,做了正式的和尚,前尘往事,世俗权力就没法过问了。当然,鲁智深杀的是一个普通的屠夫,如果杀了王爷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在古时候百姓的心目中,僧人的面子,已经很大了,僧人点头,犯了罪都可以不受处罚。

不过,在百姓心目中,还有面子更大的,那便是佛祖了。

很多人觉得,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的时刻,佛教就诞生了。其实这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当时,“三宝”只有两宝,僧这一宝还没有。

要到佛陀为当初追随他而离开王宫的陈憍如等人讲四圣谛、大家皈依佛法之后,整个佛教的三宝才算完整,此时,佛教才算真正诞生。

从另一方面来讲,僧侣们之所以成为“三宝”之一,完完全全是因为佛陀(佛祖)开示佛法带来的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佛祖是因,僧侣是果,作为因的佛祖,面子自然要比作为果的僧侣的面子大了。

在中国古代,封建的皇权历来被视为是至高无上的,而皇帝本人更是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对自己的权力有所侵犯。

不过,读书人、普通百姓不这么想。读书人希望有人、有势力可以制约皇权,让皇帝不能为所欲为;普通百姓想得可能没这么复杂,但同样希望有人比皇帝更大,可以管管皇帝,这样,至少在某个层面上,自己和皇帝可以平起平坐。

读书人中流行着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可见孔子的面子要大过皇帝;而在普通百姓的心中,佛祖的面子同样要大过皇帝,这样,大家就平等了!

原创不易,请多多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