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從無正義

歷史從無正義

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我是程先生,這是我踐行「終身學習」的第89篇原創文章。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歷史從無公平」,這裡的公平是絕對的公平。

顯而易見,自由和民主高度發展的今天,也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平。不過再看看歷史,我們還是應該慶幸自己處在這個相對公平的時代。

所以,那些凡事追求絕對公平,生活中找不準自己位置的人,就顯得滑稽可笑,也是一種幼稚的表現。

歷史從無正義,這個觀點來自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以下論述的大部分內容也來自這本書。顯然,我是沒有能力闡釋如此龐大的一個論斷的。

農業革命後幾千年的歷史,人類社會能不斷發展繁榮,除了人與人之間大規模合作的生物本能外,最重要的是人類創造出了由想像建構的秩序,從而維繫這個巨大的合作網路。

而這種想像的秩序,雖然維繫了社會的合作網路,卻總把人進行了並不存在的分類,排出了上下等級。

大約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將社會分成上等人、平民和奴隸。上等人養尊處優,享盡一切好處;平民只能撿撿上等人剩下的東西;而奴隸如果還敢抱怨,就等著吃苦頭了。

到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儘管把人人生而平等喊得響亮,其實還是把人分成了上下等級。《獨立宣言》區分了男女,男性從中得利,但女性被剝奪了同樣的權利。《獨立宣言》也區分了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讓白人享有自由民主,卻認為黑人和印第安人是比較劣等的人類,不該享有平等的權利。

雖然這種秩序只是想像和虛構,但它們絕不會承認自己出於想像和虛構,而是被冠以自然的選擇或神的旨意。

就像好多贊成奴隸制的人就認為,這是自然現象並不是人類所發明出來的一種制度。漢謨拉比認為,為人和為奴是由神所決定的。亞里士多德也認為,奴隸有「奴隸的本質」,自由人有「自由的本質」,他們的社會地位不同,只是本質的表現。

就歷史上的中國來說,也經歷了奴隸制度和漫長的封建制度,並制定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在中國古代流行的一種說法「女媧造人」,也就是說所有的人都是女媧所造。那造出來的人又有何不同呢?

東漢古籍《風俗通》中關於女媧造人有如下記載:俗說開天闢地,未有人民,女媧搏黃土做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繩人也。

大意是說:據民間傳說,開天闢地時,大地上還沒有人類,女媧用黃土捏泥人來造人,但是後來她一個人捏不過來,遠遠趕不上自然對人類的需要,於是便引來一條繩子放入泥漿內,然後舉起繩子一揮灑,濺落的泥點也都變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後來人們就說,富貴的人,就是女媧用黃土造的,貧賤的人,就是女媧甩繩子濺落的泥點變成的。

印度的種姓制度深植於印度文化中,大約3000年前形成,至今仍有深遠影響。在這種制度下,每個人一出生就確定屬於特定的階級,不能隨意跨越階級的限制,破壞階級不僅污染個人,也污染整個社會。一個人的出身決定了他的職業、他的飲食、他的住處,還有他的結婚對象。一般來說,結婚對象只能來自同一個種姓階級,而他們的子女也繼承同樣的階級。

這些由想像構建出來的社會秩序,制定的階級制度,其目的是為了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確保統治階級的既得利益。到了現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民主和自由被提到了重要的高度,正義和公平也有了更多體現。但這些體現公平和正義的國家、政治和經濟體制,依然是一種大家都相信的虛構的社會秩序。

性別的階級差異,在所有已知的人類社會階級制度中最為普遍。世界各地的人都會區分男女,幾乎都是男人佔盡好處。

許多社會中,婦女只是男人的財產,通常屬於她的父親、丈夫或兄弟。《聖經》里有這樣的記載:若有男子遇見沒有許配人的處女,抓住她,與她行淫,被人看見,這男子就要拿50舍客勒銀子給女子的父親;因為他玷污了這女子,就要娶她為妻。

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中國也根深蒂固。從古至今,無論是上層社會還是平民百姓,都把生兒子當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要事,覺得生女兒就成了晦氣的事。不少家庭不惜一切代價都要生個兒子出來,有時候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可怕。

所以說,歷史上女性的地位低下,更沒有什麼話語權。

但20世紀以來,女性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讓男女在法律、政治和經濟上享有平等的地位、權利和機會。

拿現行的社會制度和歷史來對比,我們應該倍感慶幸,因為我們享有了更多的權利和自由。但無論這個社會如何發展,絕對的公平正義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就像共產主義一樣。

原因很簡單,這個社會得以維繫和發展,背後靠的是人們由想像所構建的社會秩序,也就是我們現行的制度和政策。但這些制度和政策最終由人制定,而人的本性又是自私的。所以這些制度和政策的變化,只是在調和極少數的統治階級和大多數的被統治階級的利益關係罷了。

階層固化這個概念自21世紀以來被提的較多,社會學把由於經濟、政治、社會等多種原因而形成的,在社會的層次結構中處於不同地位的社會群體稱為社會階層。各階層之間流動受阻的情況稱為階層固化。

這在貧富差距上表現的最為突出,事實證明:大多數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只是因為他出生在有錢的家庭,而大多數窮人一輩子沒錢,也就是因為他出生在貧窮的家庭而已。

向上滑動

道路yu夢想

程先生

和你一起 終身學習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路yu夢想 的精彩文章:

TAG:道路yu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