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國少將張玉華 他任政委的118師打贏志願軍出國第一仗

開國少將張玉華 他任政委的118師打贏志願軍出國第一仗

張玉華,山東省文登縣人(現威海市文登區), 1916年出生。縣立第1小學畢業後,16歲考入榮成師範 ,畢業後小學任教4年。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張玉華是天福山起義的領導人之一,起義部隊後被編為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第一大隊,張玉華任一中 隊指導員。襲擊牟平縣城後,第一大隊在雷神廟被日軍包圍,張玉華在戰鬥中受傷的情況下,仍然背著身負重傷的膠東黨組織負責人理琪突出包圍。

1940年9月,任山東縱隊特務團政委。1941年任1旅3團政委。1942年任魯中軍區後 勤部政委。解放戰爭到東北,任3縱8旅3團政委,參加遼河、保衛本溪、四平戰鬥 。1946年7月任8師政治部副主任,1947年6月任師政治部主任。參加攻打義縣、錦 州戰鬥和遼西會戰。平津戰役時,任40軍119師政治部主任。

建國後,升任118師 政委,參加海南島戰役,所在師創造了第一個先鋒營和第一個加強團登島,用木船打敵軍艦的戰績。

1950年入朝作戰,118師在兩水洞打了志願軍出國第一仗。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118師師長鄧岳決心用一個團當預備隊,拿一個團採取尖刀戰術,穿插25公里,斷敵後路。張玉華聽了鄧岳的決心後認為這是一招高棋 ,也是一招險棋。主要是穿插的縱深遠,地形與敵情均不熟悉。鄧岳信心十足:尖刀團勇猛穿插,敵人一個師也莫奈我何!張玉華對尖刀團團長說要提倡勇猛穿插的戰鬥作風,過去講叄猛戰術,猛打、猛衝、猛追,空小就擠,把叄猛變成四猛。擔任尖刀團的352團在穿插的路上經常遇到散亂的敵軍,不予理睬,6個小時穿插前進了25公里,到達指定位置後,回過頭來與3 53、354團南北夾擊敵軍,獲大勝。

回國後,張玉華40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40軍副軍長。1960年任瀋陽軍區炮兵副司令員,1963年任瀋陽軍區炮兵政委。1967年任武漢軍區副政委,後擔任南京軍區副政委。

張玉華將軍自1986年離休後,20多年來投身慈善事業,用自己的收入先後向全國各地貧困群眾、學校捐款40萬元,捐贈大米兩萬斤,2012年他獲得了「中國好人」的殊榮。今天(9月10日)凌晨2:37,張玉華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周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流石 的精彩文章:

敦刻爾克大撤退:法國男人撤退了 女人在德軍鐵蹄陰影下生活
敦刻爾克大撤退:法國男人跟著英國兵撤退了 女人活躍起來了
主張割地求和的千古奸臣秦檜 他的前半生也是忠君愛國的
這兩個人到底誰是最早到達北極的人?
朝鮮戰爭前蘇聯到底有沒有派兵參戰 派了多少軍隊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