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起支

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起支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重要理論,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其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

無明

無明是人心心中一切煩惱的總稱,於緣起性空無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執著,此謂「無明」。無明是粗細煩惱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根源。

行是業行, 即依無明所造的善惡業。因為有我法二執,就會起惑造業,於是便有了了業行。

一剎那之間在父母面前,看到現前欲境,就生起一念愛心,為受生的種子,納於父精母血之中,而為胞胎。

名色

名色指心識,是心法與父精母血的色法,所謂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六入

六入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六根能入於六塵,故名「六入」。

根、塵和合而成觸,指出胎後六根與一切外境之接觸,能觸是根,所觸是境。

根境相對於違順二種境界上,生起苦樂二種感覺謂之「受」。以上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五支苦果。

愛是對境所起的一種情緒,是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取是愛染欲境的一種趨求,就是想盡辦法把它攫取過來,隨心所欲的為我享受。

由前際因(愛取),生後際果(生老死),業力牽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輪迴的事實來。愛、取、有三支是於現世造作的未來三支苦因。

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老死

老死即老耄和死亡。凡有生,一定就會由少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由來至亡。無常轉變必至於死,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結果。

十二因緣中的「無明」』和「行」是過去的因,也因此二因而生出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種在世的果。又由現在世的愛、取、有的因,而生出來世生、老死的果。因此,產生三世之間惑、業、苦的因果輪迴關係,稱為「三世二重因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語人生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的心痛了,不如暫時放下那堅強的外殼,放聲大哭
佛像胸前的「wan」字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年齡稱謂,看看你屬於哪一階段?
五十三佛精美圖,值得收藏
寺院中禮佛的地方為什麼叫「大雄寶殿」?

TAG:禪語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