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神秘」的釣魚台國賓館,究竟長什麼樣
提醒:
點擊上面
即可免費訂閱!
為避免再次失聯,請熱愛歷史的朋友們長按下方二維碼三秒,識別後可加歷史君為微信好友,朋友圈文章更有種、有趣、有料。 |
提到釣魚台,
很多人會想到釣魚台國賓館,
它堪比美國戴維營度假村,
英國唐寧街10號,
是中國「最神秘」的頂級賓館。
釣魚台國賓館
釣魚台的經典Logo圖案
國賓館專用車
釣魚台「綠色用車」
釣魚台國賓館坐落於中國
北京海淀區玉淵潭
(39°55"N 16°19"E)東側的一處古代皇家園林及現代國賓館建築群。於1959年國慶前夕建成,是中國國家領導人進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更是國家接待各國元首和重要客人
的超星級賓館。來歷
在成為國賓館之前,釣魚台也是個有故事的地方。為何叫
釣魚台,是不是真有人在此釣過魚呢?這還得從根兒上說起。
地處三里河路西側、阜成路南側的釣魚台,一開始叫「魚藻池」,早在800年前的金代就是「垂柳滿堤山氣暗,桃花流水夕陽低」的遊樂勝地。
據清朝英廉編撰的《日下舊聞考》記載:
釣魚台在「三里河西北里許,大金時舊跡也……台下有泉湧出,匯為池,其水至冬不竭。」
由於這裡的湖水四季不竭,再加上柳堤環抱、風景優美,就成了金代皇室和朝廷權貴們踏春遊園的好去處。
金章宗完顏璟像
傳說,金章宗完顏璟喜歡在這裡釣魚,還專門修了一個釣魚的平台。於是,便有了「皇帝的釣魚台」一說。
然而,《帝京景物略》又稱:
「金王郁釣魚台,台其處,郁前玉淵潭,今池也。有泉涌地出,古今人因之。郁台焉,釣焉,釣魚台以名。」
意思是說,金代詩人王郁曾在此建台,並在此釣魚,所以才有了「釣魚台」這個地名兒。
景觀
北京的「釣魚台」到底得名於誰,如今仍說法不一,但這地兒無疑是風景秀麗的好地方。
《帝京景物略》如此描繪釣魚台的景觀:
「堤柳四垂,水四面,一渚中央,渚置一榭,水置一舟,沙汀鳥閑,曲房入邃,藤花一架,水紫一方。」
可見,這裡垂柳拂水,芳草萋萋,簡直就是現實版的桃花源。
演變
明萬曆年以後,釣魚台備受皇親國戚的青睞,在此建了很多京郊別墅,成了「五星級的高端度假村」。
1774年,最愛遊山玩水且永不疲倦的乾隆皇帝在釣魚台大興土木,建造了養源齋、同樂宮、望海樓等樓閣。
他親自為每座亭、台、樓、閣親筆題寫了匾額。如今西側翁門上壁,仍嵌著乾隆御書的「釣魚台」三個字。
乾隆以後的兩代帝王,每逢從圓明園出發到天壇祭祀,或者出紫禁城去西陵祭奠,都要在這裡「打尖」用膳。
道光以後,國事衰微,皇帝連祭奠都顧不上了,釣魚台也漸漸荒廢。末代皇帝溥儀把這座園子稍作修補,當禮物送給了自己的老師陳寶琛。
昔日的皇家園林,隨著歷代帝王的興衰勝敗,也歷盡人間滄桑,時荒時葺。
到了近現代,新中國成立以後,釣魚台的歷史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就是作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而存在。
選址
1958年夏,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慶典的事情,考慮到屆時將邀請各國首腦政要來華,周恩來總理就提出要建一個有特色的高級國賓館。
中心湖
拱橋
當時在東郊、西郊各有一選址,有人提議:「建在西郊,客人們下了飛機必經長安街天安門,可以看到古典也可以看到現代,會對中國留下很直觀的印象。」
御苑
望海樓
於是,在一番商議後,國賓館的位置就選在了西郊釣魚台的遺迹上。
設計
金閣
新中國成立初,中國還沒有星級飯店的概念,而且釣魚台本身就是風景別緻的古典園林,設計師就參照了江南園林風格的花園別墅。
主持設計釣魚台國賓館的張開濟說:「作為中國接待各國政要之處,這種別墅要秀美但不能婉約,在賞心悅目的同時又要非常大氣。」
興建
和其他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十大建築」一樣,由於時間緊迫,且北京當時的物力有限,需要調動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
國賓館的傢具從上海定製,地毯從天津定製,絲綢料從蘇州運來,餐具、工藝瓷器是景德鎮定製……匯聚了全國的資源。
御苑-白玉蘭
十六號樓-白玉蘭
為了營造風格獨特的園林建築,釣魚台國賓館種植栽培了4萬株花木,300棵油松,數百株櫻桃、白玉蘭、牡丹、紫羅蘭等。設計師還把玉淵潭的湖水引入,形成四處人工湖,處處鳥語花香。
五號樓鬱金香
五號樓-二喬玉蘭
一年的時間,釣魚台國賓館興建了15幢淺灰色、米黃色和乳清色風格各異的別墅樓,集皇家行宮的大氣與江南園林的秀氣於一身。
十五號樓-西府海棠
八方苑-亞當
建成之際,周恩來總理視察時說:「人家搞的是大建築,你們搞的是優美怡靜的大環境。里里外外精雕細刻,整體上是一座大的森林公園,這麼短的時間,不容易呀!」
梅香園-粉玉宮粉梅
養源齋-西府海棠
各樓從中心湖南側起始,沿逆時針方向,由「一號樓」編號至「十八號樓」。1959年國慶慶典前夕,釣魚台國賓館啟用。
居住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彭真等中共中央的領袖,有時也到釣魚台國賓館召集會議或臨時小住。毛主席每次來釣魚台國賓館開會或小住,都是在12號樓。但是他在12號樓留宿時,從來都不住二層的最高級的貴賓大卧室,而總是住在一層的貴賓隨員住的套間。這種套間只有一個很小的廳,一個浴室,一個卧室。
周總理習慣住5號樓,他不僅在此休息、小住、辦公,還在此接見外賓,處理許多涉外事宜。劉少奇到釣魚台國賓館,一般住在11號樓。彭真來此則住14號樓。
芳菲苑
1980年,釣魚台國賓館正式對社會開放營業。一天住宿費為2000-3000元人民幣。根據接待處提供的市場報價,標準間(最便宜)298美元一天/夜,總統套房為3998美元一天/夜。
歷史見證
釣魚台國賓館隸屬中國外交部,院內綠草如茵,湖水清清,散落著接待樓和古建築群,客房有四百多套,有「東方第一館」美譽。發生在此的一些「經典」事件,廣為流傳:
1958年赫魯曉夫訪華期間,在簽署了有關協議後與毛澤東握手致意。
1959年「十一」前夕,應邀參加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大慶的各國政要們,陸續住進了釣魚台國賓館。12個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表團,每個代表團入住一棟樓。率領蘇聯代表團的是赫魯曉夫。在18號樓的大門前,栽下了象徵和平友好的紀念樹,那是一棵白皮松樹。
率領朝鮮代表團的是金日成,住進了釣魚台國賓館的12號樓。金日成和中方的接待人員,在樓前栽種了象徵中朝永遠友好的常青松樹。
1971年7月,周恩來在釣魚台國賓館與秘密來訪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會談。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來華進行歷史性的「破冰之旅」,他同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進行了會談,下榻之處便是釣魚台18號樓。宴會之上,尼克松展示了他練習半年多的「筷子功」。
此前,基辛格秘密訪華為其「鋪路」時,住在不遠處的6號樓。
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與尼克松歷史性地握手,開闢了中美關係的新時代。
1982年9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入住釣魚台12號樓。她從這裡去人民大會堂會見鄧小平,並在大會堂前的台階上跌了一跤。
上世紀80年代,中英、中葡關於香港、澳門前途問題談判,以及中蘇關係正常化的談判也是在釣魚台進行的。
1999年12月,國家主席江澤民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最後一次以俄羅斯總統身份訪華的葉利欽,兩人一起在園中散步,留下許多難得一見的輕鬆畫面。
18號樓
眾多的賓館樓中,以12號、18號樓最突出,因為這是專門接待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領袖的。因此,這幢樓被人們戲稱為「元首樓」。
藏品欣賞
釣魚台國賓館從建館之初就注意收集有文物價值的明清書畫、瓷器及傳統傢具,並不斷得到收藏家和當代著名書畫家的捐贈。目前,賓館珍藏及陳列的古玩、字畫、傢具已達數千件。
書畫
1、迎客松 1350×3525mm 秦仲文
秦仲文 (1896年—1974年)名裕,河北省遵化縣人。擅山水、墨竹,尤以水墨山水著稱。其山水,綜合王石谷、吳墨井,又上溯宋元,力求綜合南北宗,喜以小斧劈皴,結景單純,筆力堅凝,蒼茫渾厚。解放後多有寫生之作,但基本風格不變。秦仲文能詩文,長於美術史研究,著有《中國繪畫學史》,是20世紀前半葉重要的美術史著之一。
2、牡丹鴿子 1170×1800mm 陳之佛
陳之佛(1896年—1962年)原名紹本,學名之偉,號雪翁,浙江餘姚人。1918年赴日,1923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工藝圖案科。作為我國最早到日本學習工藝美術的留學生,他在前半生以不懈的努力在中國推廣和傳授實用美術,創辦我國第一所培養工藝美術人才的學館——尚美圖案館,成為中國現代工藝美術的奠基者。他的工筆花鳥畫創作始於不惑之年。其畫繼承五代徐熙、黃筌之傳統,參以寫生技法,風格清新雋逸。
3、黃岳雄姿 1190×4930mm 劉海粟
劉海粟(1895年—1992年)劉海粟先生是我國近代美術教育事業的奠基人,我國當代藝術大師、新美術運動的拓荒者、傑出的美術教育家,是當今我國藝術界譽滿中外的傑出的美術教育家。劉海粟先生的藝術成就卓著,享譽美術界。他擅長於中國畫、油畫和書法,對詩詞亦有很深的造詣。在長達80餘年的創作生涯里,他學貫中西,藝通古今,獨樹一幟,創作了大量的藝術珍品,影響播及海內外。
4、雨霽 1440×3600mm 潘天壽
潘天壽(1897年—1971年)字大頤,號壽者,又號雷婆頭峰壽者。浙江寧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曾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教授。1928年到國立藝術院任國畫主任教授。 1945年任國立藝專校長。1959年任浙江美術學院院長。
5、映日荷花別樣紅 2000×3000mm 潘天壽
潘天壽對繼承和發展民族繪畫充滿信心與毅力。為捍衛傳統繪畫的獨立性竭盡全力,奮鬥一生,並且形成一整套中國畫教學的體系,影響全國,是一代藝術大師和美術教育家。
6、葡萄紫薇 980×2120mm 王個簃
王個簃(1896年—1989年)中國書畫家、篆刻家。名賢,字啟之,江蘇海門人。1923年投吳昌碩門下。1930年與吳東邁等創辦昌明藝術專科學校。1935年後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國畫系主任。建國後歷任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及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等。
7、元江清秋 665×1330mm 張石園
張石園(1898年—1959年)又名入玄,一字藹如,又號麻石翁,江蘇武進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海文史館員,擅山水畫,其作工整森秀,筆力勁健,書法亦深具功力,對金石學也頗有研究。
8、梅花壽帶鳥 670×1310mm 徐聰佑
徐聰佑(1902年—1989年)湖南長沙市人。1921年在北京參加中國畫研究會。曾在《藝林月刊》、《湖社月刊》發表作品,並在重慶、成都等地舉辦個人畫展。1957年入北京中國畫院。曾任北京工筆重彩畫會顧問、北京中國畫研究會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9、一路菜花不斷開 987×2490mm 惠鈞
惠鈞(1902年—1979年)字孝同,號松溪、晴廬、柘湖。北京人。滿族。從師金北樓。早年參加湖社畫會,任理事、副會長。1949年後,任北京畫院院委、畫師,為中國文聯理事、中國美協會員。1956年曾參加文化代表團訪問印尼,並舉辦印尼寫生畫展。擅長山水,又精於鑒別書畫。
10、孔雀松樹 2190×1190mm 馬晉
馬晉(1898年—1970年)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書畫家。北京市人。擅長工筆花鳥畫,尤以畫馬著稱於世。20世紀30年代初,馬晉畫的一幅馬,曾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譽獎狀。代表作品有《秋菊梧桐鳥》《八駿圖》《孔雀》等。
古董
青花束連折沿盤 明(宣德)
鬥彩雞缸杯 清(雍正)
紅彩雲龍紋盤 清(光緒)
窯變釉石榴尊 清(乾隆)
銅鐘 清(康熙41年)
鏨胎琺琅綉墩 清(乾隆)
傢具
花梨仿竹材四季花卉羅漢床 清晚期
紫檀黃楊木抹角長方形香幾 清中晚期
紫檀有束腰三屏風式扶手椅 清中晚期
紫檀有束腰三彎腿拐子龍紋炕桌 清中期
紫檀方角小四件炕櫃 清中期
回望
從金代的郊遊勝地、清代的皇家行宮,到新中國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釣魚台已在歷史變遷中,走過八百年的歲月崢嶸。
它就像北京的一種特殊符號,莊嚴又神秘。即使從來沒有進去過,也成為記憶里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部分圖片來源於釣魚台國賓館官網
尊敬的讀者,
《歷史潮》
是
中國高端精英讀物,讀史論道,真實客觀,提供頂尖閱讀
。更多精彩,歡迎免費關注。
長按二維碼,識別後即可關注


※人肉叉燒包——1985澳門八仙飯店滅門慘案幕後真相
※四野三個朝鮮族師劃歸朝鮮後官兵的命運
※古代中國人發音被模仿出來了,聽完差點崩潰
※神秘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統治半個地球200多年
※日媒公開鄧小平就釣魚島問題講話錄音
TAG:歷史奇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