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女兒第一次和男朋友過夜,爸爸說了一段話,讓所有人都淚奔了……

女兒第一次和男朋友過夜,爸爸說了一段話,讓所有人都淚奔了……

01

昨天看了一部電影《完美陌生人》,電影中涉及婚姻的部分讓人三觀碎裂,但有一個特別特別溫暖的情節,看得我幾乎要流眼淚。

電影里有一個女孩,在媽媽面前極其叛逆,但和爸爸關係很好。

有了男朋友之後,媽媽看到她包里突然出現的避孕套暴跳如雷,甚至堅決不許她出門了。

但她還是出門了。

出門之後,她在外面給爸爸打電話,說男朋友要她留下過夜。

儘管語氣很忐忑和羞怯,但女孩如實告訴了爸爸一切。

要知道,這位爸爸這時候不是一個人。

他和妻子、還有好幾個朋友在家聚餐,他們恰好又在玩一個「手機公開」「通話要開免提」的遊戲,所以這時候,所有人都在聽著這段對話。

儘管場面略微有些尷尬,但這位爸爸還是耐心、溫柔地和女兒說了下面這段話:

在場的所有人(還有屏幕前的我們)都被打動了,這時候媽媽才知道,原來女兒包里的避孕套是爸爸給的。

他也許給女兒避孕套的時候沒有多說什麼,可至少教會了她要保護好自己。

在這部電影的所有影評里,這段情節都被一再提及,所有人都很動容,大概這也是第一次,有人對女孩說出這樣真摯誠懇的指引和勸導。

02

我們從小就羞於談論性。

尤其是對女孩,這個話題更是絕對的禁忌、無可言說。

生理課不過是初中二年級生物課上的一個章節,稍微開明一些的父母(比如我媽媽)還會和我聊起早戀問題。

更多的父母,我想,應該是幾乎全部的父母,對性這個事情,都對孩子尤其是女孩諱莫如深。

我們從小最缺失的,不是道德教育、不是知識文化教育,而是健康、公開又平和客觀的性教育,包括生理教育和心理教育。

但在這種缺失下,我們從來都不敢談論性,好像那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誰也沒發現,因為這種教育的缺失,所有孩子(以及大人)不得不承受更多的問題、更多的傷害。

因為羞於談性,多少女孩還在被所謂的「貞操」束縛乃至壓迫,無法正視性之後的戀愛心理。

歡樂頌2里,邱瑩瑩因為不是處女而被應勤拋棄時,我沒寫這個話題。

在我看來,大清不是早已經亡了嗎??

可是在那之後,我竟然不止一次收到了讀者姑娘給我的留言。

其中一個特別心酸地跟我說:「伊心姐姐,我不是處女了,但我真的不是壞女孩。」

在應勤嘴裡,不是處女的姑娘,還是不自重。怎麼到了她男朋友嘴裡,不是處女,就變成了壞女孩呢?

當然了,這是一個極端情況。更普遍的情況是,很多女孩問我,為什麼發生關係之後,他就不像之前那麼愛我了?

因為缺少像電影中爸爸這樣的正確引導,很多女孩不是出於自願和愛而和對方發生關係,而是像電影中的女兒一樣——

因為害怕,害怕不順從他他就不愛我了;因為好奇,想知道會發生什麼、是什麼感受;因為衝動,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就發生了……

唯獨不是因為真正的愛,不是因為「無論任何想起,都會忍不住想要笑出來」的一個理由。

對她們來說,性並非兩個人體驗更親密關係的途徑,而是她一個人的奉獻。

甚至在她看來,是一種忍耐著疼痛的莫大的犧牲。

最可怕的就是這種情況。

如果一個女孩,一開始就是因為害怕他走才屈從他提出的要求,因為想要留住他才把自恃「最寶貴的東西」給他,那麼兩個人一直相愛還好,如果分開,那將是比普通分手更痛苦的磨難。

甚至會改變她其後的一生,對性的認知和期待。

因為她的第一次,她的疼痛難堪,未曾被人珍重珍惜。

她很可能再也不相信,她的愛會被人珍重珍惜。

這才是一種可怕的摧毀。

我們的社會,從來沒有這種健康的性教育,才導致那麼多女孩至今困於所謂的「貞操」之中,還有更多的女孩,因為所謂的失去而耿耿於懷、心存陰影。

03

我們羞於談論性,還導致我們認為因此所釀成的「錯誤的事情」,都是天大的恥辱。

所以一旦發生未婚先孕之類的意外,沒有人敢去向父母求助。

我們的生活里,避孕藥具廣告從來沒有,人流廣告倒是鋪天蓋地。

我看張羽老師的書《只有醫生知道》。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她講了很多宮外孕的診療案例。其中有一個章節叫做《名譽與生命的較量》,她寫一個未婚姑娘,去醫院就診,死都不肯承認自己懷孕,只說是腹痛。

結果她是嚴重的宮外孕,因為醫治不及時,而倉皇去世。

她說的這個案例發生在90年代,但我想現在,這樣的事件仍然不勝枚舉。

不敢告訴父母、不敢告訴朋友,獨自去非正規小醫院做不合格的手術……

因為羞於談性,我們才認為由性所引致的後果都是罪惡。

因此當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時,我們不是試圖去解決,而是試圖去掩蓋、去毀滅,去假裝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但讓我最感動的是張羽老師寫在那一章最後的兩段話,她說:

「多年後,我也成了母親,也生了女兒,職責和天性讓我時時刻刻以自己的方式保護和照顧著我的孩子,我會清清楚楚地告訴女兒在什麼年齡應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如何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不同的是,若是哪天她真有了難處,就算是再沒臉面,再窮途末路,我也不會再像自己媽媽那個時代的母親一樣說出「你做出這等醜事,咱家可丟不起這個人,我不管你了」的話。

我的女兒,我的孩子,不論將來發生什麼,不管碰到多大的挫折,不管陷入多深的泥潭,記得珍愛生命,永遠不要害怕,任何時候,記得只要回到媽媽身邊,一切都有辦法。

04

我們羞於談論性,才羞於談論因此而遭到的騷擾、傷害和創傷。

我的朋友在公司里,被上級領導騷擾。作為一個有婦之夫,他跟她說露骨的話,在加班的深夜將她一個人堵在辦公室里。

她不敢說,只有忍耐。

她說起寫字樓上有過數面之緣的另一個女孩。同樣被騷擾,本欲魚死網破,卻被反咬一口,說她勾引他,還被渣男炮製了一個不存在的聊天記錄。

在那個聊天記錄里,她變成了蓄意風騷勾引正直上司的女生,一瞬間風傳全公司。不待她解釋,不待她澄清,全公司已經將她送上了道德審判的絞刑架。

所以我的朋友嘆息:「我怎麼說?就算我打定主意要辭職走掉,我也承受不了那些流言蜚語。因為大多數人肯定會說,他怎麼不騷擾別人,就騷擾你?而且,我怎麼開口,去詳細地描述他那些齷齪的行為?我說不出口……」

無法開口就無法控告,那些讓我們羞於啟齒的行為,竟然理所當然地成了流氓的避難之所,我們的葬身之冢。

他們不是在利用我們的軟弱,而是在利用我們表面上的捍衛名節、心底里的「說不出口」。

就像我們可以控告偷盜、舉報搶劫、檢舉非法競爭,卻唯獨對騷擾噤若寒蟬,怕被指責、被歧視、被誤解、被疏離。

就像我們在公交車上遇到咸豬手卻只敢偷偷踩他幾腳,因為我們羞於向司機喊停車,然後說出:「他亂摸我」。

這本來不是我們的錯,但公開場合談論性的事情,談論別人做出的我們所不齒的一切,談論那些骯髒的行為,不是我們接受的教育里「一個好女孩」「一個清白人」會幹的事兒。

別說外人、同事、領導,我甚至不能和我最親密的家人抑或朋友談論。

可如果從小就接受了健康的性教育,我們也許不會再認為談論性侵害是可恥的,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捍衛自己的權利。

我仍然記得我上的第一堂性心理教育課發生在大學。

當時已經20歲的我,看著台上年輕、溫和的女老師談論成人影片、初戀初夜、同性之戀、性別認同障礙、異裝者……

她的語調是那麼的平和、放鬆、自如,像一切基礎通識教育課的其他老師一樣。

她還說:「你們有任何說不出口的問題,可以發郵件告訴我,我會保密,並最大程度上給出我的答案。

你們受到任何形式上的你們認為不妥的遭遇,也可以告訴我,我會儘力幫你們解決。」

我記得當時坐在台下的我,在最心底湧現出來的感受,竟然是——「感激」。

感激終於有人平等相待,感激有人站在那麼多20歲的年輕人面前,不再視性為不可言說的禁忌。

這堂課,本該發生在更早的時候,可我現在覺得,一切都還來得及。

當我們不再羞於談論性的時候,我們才是彼此的依靠,我們才能用最安全和穩妥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所以如果我有了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一定告訴Ta:性是個美好的事情。

但一切非你意願、讓你困惑、讓你難過、讓你蒙羞的關於性的事情,你都可以告訴我。

這和一個社會的開放抑或保守都沒有關係。

這和我們的態度有關係。

如果我們一直視性為禁忌,只會承受更多的傷害。

一個健康的社會,絕不是一個只談愛、不談性的社會。

再反觀文章開頭的那個爸爸,和他所說的話,真的太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文學大家讀 的精彩文章:

唐伯虎:一生坎坷又苦逼,風流乃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胡蘭成桃花怪圈:明明是民國公認渣男,偏偏才女都扎堆愛他
「讀書破萬卷」的梁元帝為何焚書14萬卷?
「奴才」一詞是怎麼來的?
不要和一個人熟得太快:20條避免傷害的社交小技巧

TAG:經典文學大家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