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些古人也太摳門了 皇帝還給太監哭窮

這些古人也太摳門了 皇帝還給太監哭窮

本文系原創,歡迎轉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節儉可以使家業興旺,奢侈可以導致亡國,道理很簡單。

然而,節儉也要有度,否則就成了吝嗇、摳門兒的代名詞。古代有許多慳吝得不近人情的人,其中不乏一些大人物。

賣狗嫁女

東晉的時候,濮陽鄄城(今屬山東菏澤)人吳隱之歷任中書侍郎、廣州刺史、度支尚書(後改為民部尚書,唐朝時改稱戶部尚書)等官職,是個著名的清廉官吏。

吳隱之本身是國家財政高官,個人家庭生活卻過得很清苦。

吳隱之在謝石手下擔任主薄的時候,淝水之戰的總司令謝石很關心吳隱之,聽說他的女兒要出嫁,知道他家裡窮,「遣女必當率薄」,因此早早派家中下人,帶著操辦喜事兒所需的各種物品,來到吳隱之家幫忙。

一行人到了吳家,吳家冷冷清清,根本看不出要操辦喜事的樣子。

此刻,有人還發現吳家派一個婢女牽著一條狗,打算到集市上賣掉,用來操辦女兒的嫁妝。

吳隱之在聲譽日隆的謝石手下工作,薪俸不可能太寒酸,從他尚能用得起婢女來看,不至於淪落到賣狗嫁女的地步。

從史書中,我們可以尋覓到吳家致貧的蛛絲馬跡。

吳隱之這個人樂善好施,「雖居清顯,祿賜皆班親族」,也就是說他把薪俸的大部分錢都捐助給了窮親戚,造成自己家「冬月無被,嘗浣衣,乃被絮,勤苦同於貧庶。」

自己家冬天都沒有棉被子,女兒出嫁沒錢辦置,卻把工資大部分資助親戚,這種樂善好施的行為實在難以苟同。

堅持清廉的操守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以犧牲家人最低限度的幸福為代價,否則難免有沽名釣譽之嫌。

女兒借錢追著討要

奢華攀比,炫耀鬥富之風盛行的東晉,卻難得有一位藏富不露,慳吝刻薄的大名士。

此人乃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司徒的王戎。王戎「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洛下無比」,就是這樣一個土豪,卻為人慳吝,摳門兒到讓人無法理解的程度。

王戎的侄子結婚,他準備了一件單衣做為賀禮送到侄子家。

回家後,突然感到很心疼,就又跑到侄子家,將衣服要了回來,他的侄子估計氣得哭笑不得,這算啥子大伯?

對侄子如此,對親生女兒王氏一樣刻薄寡恩。王戎的女兒嫁給了名士裴頠[wěi],裴家很清貧,王氏在娘家「貸錢數萬」,王氏回娘家,忘了把幾萬塊錢還給老爹。

老爹王戎臉色相當難看。等到女兒明白過來,把錢如數還給了王戎,王戎這才「乃釋然」。

吝嗇丟命

三國東吳至東晉的大將周處「除三害」,討氐羌,赫赫有名,他的第三子周札卻是個貪財好色的傢伙。

東晉年間,周札身居要職,任右將軍,一家五人封侯,周家勢力逐步強大,這引起權臣王敦的猜忌。王敦聯合江南士族沈家聯合討伐周札。

周札得知消息,已然兵臨城下。周札平時為人慳吝無比,色厲內荏。在此生死關頭,他捨命不舍財,上演了一出歷史鬧劇。

周札倉促之間,組建了一支抵抗隊伍,集合起來到庫房領武器。

周札的庫房中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要說平時捨不得使用可以理解,此刻生死攸關,周札竟然還捨不得,於是就把一些破舊兵器發給手下將士。

眾人哭笑不得,拿著這些殘次品,誰有心思為周札賣命?

很快,周札的士兵就潰不成軍,周札本人被王敦的士兵斬殺。

形同詐騙

吝嗇其實是一種病,有人病的輕一些,有人嚴重一些,也有人病入膏肓,沒得葯救了!

唐朝果州司馬元宗逵家一個婢女死了,他就對一個當值的管家說:「俺家一個老奴婢死了,使喚多年了,應該給她買一副棺材下葬。

可是我初來乍到,家裡一貧如洗。

請你幫助我買一副,能將就使用就行,你對別人別說我買,就說你自己家裡要用。」

管家出門傳說這件事兒,全州民眾無不引為飯後談資。

密州(山東諸城)刺史鄭仁凱手下的一個僕人鞋子穿壞了,就請示主人給買一雙新鞋。

鄭仁凱說:「看老爺我幫你弄一雙來。」不一會兒,一個看門人穿著新鞋走過來。老鄭指著院子里一顆大樹上的啄木鳥窩,對看門的下人說:「你,爬樹上去,把啄木鳥雛鳥給老爺我弄下來。」

看門人趕緊脫了鞋就爬上了樹,直奔樹頂的啄木鳥窩。

老鄭看那個僕人也在一旁傻看,就一臉壞笑對他輕聲說:「看啥看啊?快穿上新鞋走啊!」僕人會意,穿上新鞋走了。

樹上那位下來,傻眼了,只好光著腳丫子去看大門了。老鄭得意洋洋,臉上露出了助人為樂的笑容。

舊草席

寫有「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經典詩句的五代時期南唐詩人韋莊也是個出了名的吝嗇鬼。

韋莊家每天做飯,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數量,燒多少柴禾也要事先稱量,避免稍有超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據說他家吃烤肉,有多少片,多出了一片,少了一片,他都清清楚楚。有一年,韋莊有個七歲的兒子夭亡了,下葬之前,他的妻子給孩子穿上其生前的衣裳。

韋莊認為孩子死了,沒必要浪費,衣裳好好的,還可以給其他孩子穿,於是就把孩子的衣服剝了下來。

只是以舊的草席把孩子包裹起來去下葬,令人心寒齒冷的是,韋莊大人竟然在掩埋孩子後回家,把包裹的舊草席也拎了回來。

摳門皇帝

歷史上節儉的帝王很多,比如發明了「四菜一湯」的朱元璋,瓦棺紙衣下葬的郭威等等,節儉到離譜程度的皇帝非道光帝莫屬。

道光帝倡導節儉,早在他當太子的時候,與太子妃同居的卧室除了床鋪、座椅,別無他物。

傍晚啃冷燒餅,就一壺茶,啃完就睡,燈油錢都省了。

道光帝即位後,吃穿用度一律減免。在吃上,每日用餐菜肴不可超過四道,非節慶之日,嚴禁宮中吃肉,就是皇后過生日,也僅僅是一碗打滷麵而已。

穿的衣服,除了上朝的工作服——龍袍之外,其餘衣褲都是縫縫補補了多次,有很多補丁。

大臣當著皇帝面也都一個個裝窮,花大價錢給新衣服做舊,騙皇上玩節儉遊戲。內務府以皇帝節儉之名,藉機中飽私囊。

道光帝的節儉並沒有起到促進生產,化解經濟危機的作用,反倒成為了後世的笑料,自從他開始,中國與列強簽訂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從古至今,倡導勤儉而不是節儉一直是主流,儉而不「撿」,不收集那些毫無價值的東西;

儉而不「賤」,不刻薄自己,過期的食物要捨得丟棄;儉而不「慳」,有錢花在刀刃上,該花的地方絕不可吝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薛之謙複合:離婚背後的心酸
五個歷史小故事 告訴你人心多難測
古代女子如何應對異性騷擾 不光要被抓破臉 小命也得丟
第一個先收東門外殺牛的,第二個是收某大官,最後就是員外你…
美女多、原始、丞相也誇頂呱呱,史記不提的上古大國留給中國一個神秘的民族…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