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蘭若寺》出品方:VR太「身體」了,找蔡明亮為了避開這一點

《蘭若寺》出品方:VR太「身體」了,找蔡明亮為了避開這一點

(文/郭千華)威尼斯電影節期間,由HTC VIVE和Jaunt中國聯合出品,斥資超過5000萬新台幣(約合1100萬人民幣)的VR電影《家在蘭若寺》亮相VR專島,併入圍最新一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VR競賽單元。

近日,騰訊娛樂採訪了《家在蘭若寺》的聯合出品方、JAUNT中國CEO方淦、HTC VIVE內容中心副總劉思銘,講述了這部影片背後的故事。

劉思銘認為,用VR做懸疑片的市場已是一片紅海,人文藝術領域或許是一片藍海,「VR就像一個容器,可以從各方面去詮釋它,但是很少有人從空間、藝術、手工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劉思銘表示,現階段VR的科技性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人文性,重新回到人文上創造VR的藝術語言或許是一個機會。

因此,劉思銘尋找到了蔡明亮,因為他喜歡用手工打造拍攝場景,也更願意思考空間、時間層面的哲學命題,「跟蔡明亮聊了幾遍之後,我發現他的長鏡頭還蠻適合VR的」。

而方淦覺得,《家在蘭若寺》是一部「有意思、有啟示」的電影。本來他擔心50分鐘的長度太沉悶,但實際看起來,《家在蘭若寺》有很多趣味性,並沒有他想像中那麼長。

「因為蔡導把我腦子裡很多電影的模式,全部把它顛覆掉了」,方淦表示,他對影片的內容信心十足,「你花5分鐘到7分鐘的時間,去觀察很細的東西。你可以自由探索房子里每個細節的東西,很舒服,很清靜」。

蔡明亮花功夫用在「廢墟美學」,這邊還是一片藍海

騰訊娛樂:怎麼想到投拍一部蔡明亮執導的VR電影呢?

劉思銘:在VR電影方案上,大概無外乎從特技或者是商業的角度做,好萊塢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因為受限於VR,沒有辦法展現鏡頭的語言,所以大量的CG、大量變換鏡頭的結果讓觀影者其實很痛苦,看不下去。

後來我們就想,技術那一塊已經紅海一片,每一個大的studio都往裡面躥的時候,我們可以反過來去看一個比較有哲學觀的導演,蔡明亮近年來很多作品都是手工製作。

他花了很多力氣在廢墟美學上,這邊還是藍海一片。VR就像一個容器,可以從各方面去詮釋它,但是很少有人從空間、藝術、手工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跟蔡明亮聊了幾遍之後,我發現他的長鏡頭還蠻適合VR的。包括李安都跟他說,「蔡導你可以試試看VR」。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他從原來的結構和廢墟裡面,讓他再走出來。他那個地方就是他的家,他住在廢墟的中央,每個廢墟的場景是手工慢慢去建構出來的。

騰訊娛樂:有沒有考慮製作一些驚悚片?你覺得哪種類型是最適合VR表現?

劉思銘:其實我找蔡明亮是刻意有點避開這一點,VR它太「身體」了。觀影的經驗裡面有很身體的衝撞。VR本身在驅動你的視覺、你的身體,這已經是一個極端讓人興奮的事情。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反而就少了觀影應該要有的比較要走心的部分,或者少了在精神領域上去做一點空間的詮釋。我反而想反其道而行,做驚悚片,其實比我們會做的人太多,其實是一個資源的戰爭。

騰訊娛樂:人文和技術相結合,創造出新的藝術種類?

方淦:我覺得不用特殊把VR看成特別的藝術,因為它以後的發展會變成電視、電影,甚至互聯網一樣,其實它就是一個命令,要看人的創意。它可以變成一個恐怖片,也可以變成一個文藝片,也可以變成一個紀錄片。要看智慧的導演智慧的引導,怎麼樣把它放出來。我們現在走的還是很初步的一個探索階段。

《家在蘭若寺》成本超過1000萬,有可能變成線下體驗

騰訊娛樂:《家在蘭若寺》成本高嗎?

劉思銘:這個片子本來要拍大概20分鐘,實際上拍了50多分鐘。我有考慮到我們腦海習慣的完整觀影經驗大概時間是多長。你看十幾分鐘那叫做體驗,可是當你看完一個小時,那叫一個驚艷。這兩個有點不太一樣。按照蔡明亮他的敘事的模式,50分鐘可能一點都不勉強。

我們預估成本大概是1000萬人民幣左右,包括宣發各方面,後面其實是有一點超了。因為他在縫合裡面有很多物理性的元素是沒有辦法控制的。

騰訊娛樂:在完成之後,打算把它投放到影院嗎?

方淦:《家在蘭若寺》在感覺上面,很有可能變成一個線下的體驗。這個體驗也許是一個類似於院線的,也許是一個家庭私人體驗。不只是要看,也許要去摸,這方面我覺得都可以去嘗試,因為這個也是沉浸式的體驗,不一定要戴頭盔。

劉思銘:現在市場上確實有線下體驗。從邏輯上面來講,50分鐘的長篇放到網路上面,其實觀眾不太可能下載去看。下載不是幾個G可以解決的事情。既然電影院可以有3D版,為什麼不能有VR版呢。當VR的內容越來越多,一個長篇的VR去創造出來的故事,也許有機會在這個盤子裡面去補充一個缺口。當然人家會說你進電影院,不就是頭盔一戴,你就是自己的世界。但那顯然不同,跟你在家看不太一樣。你約一個不是很熟的女孩子去電影院看VR,和你來我家看VR,這兩個是截然不同的社交方式。VR的發展有兩個方向,一是到所謂的線下體驗店去玩,另一個角度的發展是觀影的必要,我覺得這一塊市場是很大的。

騰訊娛樂:VR電影和我們說的線上遊戲有哪些本質區別?

劉思銘:結構不太一樣。因為我原來的背景偏影視,VR電影創作過程,都會希望保持住整個敘事的封閉性跟完整性。我們該放某些東西讓觀眾進來,和他們進行交流。遊戲是攜帶著任務進去的,通常是設定的關卡,設定的願景。這兩個劇本的結構和方式不太一樣。

騰訊娛樂:《家在蘭若寺》里我們是旁觀的空氣和水泡,有沒有可能幾個朋友同時進去電影里體驗?

劉思銘:這就越來越像遊戲了。不是不行,也許有的導演會覺得我的創作就是要把觀眾的體驗都放進來。這個要看作者。

走劇場的模式,比如你手上帶著一個感應,會有一個女的真的在現場抱你。在這麼早期的時候,有趣的就你沒有辦法下定論,而我們的任務就是找到適合的導演。

騰訊娛樂:一些海洋館、天文館有4D、5D電影,有時候會冒出水化或者氣味,或者椅子是來回搖晃的。比如這次李康生煮餃子,觀眾聞到一點醋味是不是更好?

方淦:如果你搞線下體驗,不排除這樣的做法。我們還考慮要不要把一些餃子擺在桌子上,如果你可以聞到這個香多好,線下做比線上做要現實一點,整個大屋裡面都有吃飯的香味,這是蠻有趣的。怎樣讓觀眾沉浸在這個環境或者故事裡面,讓大家覺得不只是看,還有別的方式也可以體會。

蔡導把顛覆了電影模式,你會對時間有不同體驗

騰訊娛樂:你之前接受採訪時說《家在蘭若寺》是「有意思,有啟示」的VR電影。你覺得哪些片斷最有意思?又有什麼啟示呢?

方淦:我個人的感覺,50分鐘看起來沒有想像中那麼長的原因,是因為蔡導把我腦子裡很多電影的模式,全部把它顛覆掉了。第一件事情,這個大環境裡面,電影沒有讓你很吃力地晃來晃去,你花5分鐘到7分鐘的時間,去觀察很細的東西。我會看媽媽在做什麼菜,李康生躺在那邊做什麼呢。你可以自由探索房子里每個細節的東西,很舒服,很清靜。

第二個,你看穿白衣服的女鬼,她的空間都是很窄,所以你坐在那邊去面對著她,你在心裡會覺得為什麼這麼小的生存空間?你觀察她時間越長,你會覺得心裡越不舒服,越難受。因為你沒有太多的東西去看,你會對時間有不同的體驗。

我最喜歡的就是高潮,她在魚缸裡面從一個魚變成一個人的形狀。我看完以後,第一件事情就問他,你這是用特效嗎?沒有特效。

騰訊娛樂:就是靠打光完成的嗎?

方淦:打光。但是雨啊,風啊,因為光那方面,水進來,我以為是特效,能做這麼好,這麼細緻。很震撼。這是很有緣分的一個片子。如果你錯過幾分鐘,這些東西可能就拍不下來了。

騰訊娛樂:蔡導的VR電影如果在威尼斯獲獎,是否預示著VR市場比較有前景?

劉思銘:會為未來的VR建立一套新的模式。這是一個放棄主動敘事,採取被動式敘事,跟電影很多是相反的做法。很多年輕的科技型的VR導演做的東西,一直在講故事給你聽。

騰訊娛樂:如果拍有對白的戲,電影空間里設置字幕還是不設置呢?

劉思銘:一般導演都會擔心我的東西、我的敘事,你懂不懂。比如說電視劇是一場又一場的講話敘事串起來的,對於很多自信心不夠的導演或者不夠瘋狂的導演,會害怕,所以會配一個OS一直在引導現在主角發生什麼事,就是說戲給你聽。蔡明亮這點上完全放棄了說戲,所以他不做一個主動式的軸線去牽一部戲,他完全不管。從頭到尾不講話。所以你會覺得你是一個虛無縹渺、在空間中浮浮沉沉的鬼。

第二個,他放棄了演員主動式的演法,演員沒有在演。這一點他很厲害了,因為這幾個演員都是跟他幹了很久的,所以非常知道怎麼做。

第三件事情,他一直在把電影用他的方式框出來,這件事情有點像王家衛式的,我只給你這個分場,我不給你劇本,你自己去想。我把環境設定好,狀態告訴你了,你們進去裡面。電影導演其實就是電影的風潮。

騰訊娛樂:有沒有看其他入圍的VR電影?

劉思銘:我沒有全看,因為爆多人。

方淦:我全部都看完了,因為我早到一天,那一天沒有人,我也沒有預約,看沒有人排隊就直接去。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很新的技術,大家不害怕失敗,很有勁往前沖,就算你失敗了,沒有關係,再做一次。因為大家你不摔跤的話,在這個行業沒有辦法往前走。電影、電視很成熟了,VR才剛剛開始,大家在心裏面接受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VR的技術會越來越「聰明」,體驗價格肯定要貴

騰訊娛樂:jaunt 是很高端的拍攝機器,但這次拍攝時也出現邊緣變形失真,怎麼解決技術上的bug?

劉思銘:你可以看到縫合體,這是比較有挑戰的地方,大部分在宏觀方面都還可以,還有一些別的挑戰,如果全部是竹林,我在這邊拍,我的縫合軟體有的時候很難判斷哪根竹子在前面,哪根竹子在後面。所以在這方面需要技術方面的進步,但是我們相信,這些東西在不久的未來都可以解決,但是在短期內全部要去手縫。

另外從光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的VR攝影機跟很多攝影機不一樣,沒有辦法拉近、拉遠,它只有這一個距離。所以你往近的話,到了某個程度,它的清晰度會有些問題。所以這方面,我們也要去面對挑戰,用不同的方式彌補。所以你看有些VR電影在下面幾乎是沒有照片的,就是一個小圓圈。但是我們這邊都有,但是要手工把它縫起來,這方面是有距離的。你可以看到景跟你的鏡頭越近,螺旋就越大。

劉思銘:其實隨著拍攝的內容越來越多,未來在自動化,電腦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騰訊娛樂:不同的導演會創作出不同風格的VR電影,下一步有沒有想過和誰合作?

劉思銘:我現在不能說,講了之後,人家知道了,價格就要抬高了。

騰訊娛樂:VR電影在中國推廣有什麼難度嗎?頭盔和耳機其實還是蠻重的,電影長片如果不能吸引觀眾,大家會把注意力集中到頭上的重量。

方淦:在發行方面,線下有的體驗會戴頭盔,有一部分體驗不戴頭盔。因為你戴頭盔的話,是一個人去看。如果不戴頭盔,可以一批人進去。我們不想把它變成一個太商業化的作品,這方面是有藝術痕迹和導演思維的。所以不見得是按照傳統的電影去做,而是push一些比較高風險的體驗。

劉思銘:所以一開始還是要瞄著特定人去看。畢竟蔡明亮這個作品並不是那麼適合大眾,它可能比較小眾,必須要在藝術上面有一定的喜好才能欣賞。

騰訊娛樂:這樣看一次的話,價格定到多少錢才合適?

方淦:要貴。我以台灣來說,當李安做120幀的放映,台灣的電影票大概三百塊到四百塊。我覺得這也許是一個標準。如果放到中國市場,因為你瞄的是特定人群,大部分是帶著目的性過來,我認為現階段不是一定要去考慮價格表多便宜。真的可以先定一個價錢在那邊。

騰訊娛樂:你覺得未來的VR劇場會是什麼樣?以後可能我們看VR電影不用戴頭盔或者眼罩,可能裸眼直接看?

方淦:我覺得裸眼看的話,至少短期不會,戴智能眼鏡是蠻有可能的。

劉思銘:輕便的速度會很快。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電影頻道 的精彩文章:

威尼斯電影節閉幕:《環太平洋》導演新作《水形物語》斬獲金獅
把金獅獎頒給一部「正常」的電影,這屆威尼斯很不正常
《蜘蛛俠》扛起九月票房大旗 首日收1.33億
《蜘蛛俠》十三歲可看,《聲之形》適合七歲以上
新《蜘蛛俠》中國首日票房2160萬美元 刷新兩大紀錄

TAG:騰訊電影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