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清金銅佛造像:四個簡單實用的鑒定方法

明清金銅佛造像:四個簡單實用的鑒定方法

近年來,佛像完全脫離過去人們眼中的雜項圈子,變成了廣受關注的獨立品類,各大拍賣公司都將其列為重要拍品,紛紛推出拍賣專場行從而引起了很多人對佛像的關注和興趣。金銅佛像在拍賣市場可謂大放異彩,受到了各路藏家的極力追捧,成交價格也屢創新高,在2006年香港蘇富比一場秋季拍賣會上,一尊明永樂鎏金釋迦牟尼坐像竟以1.2359億港元成功拍出創下中國佛像藝術品迄今為止世界拍賣最高紀錄。由此可見,金銅佛造像有著廣闊的投資前景和升值空間。

金銅佛造像的歷史悠久,傳承至今每個朝代的金銅佛造像都有各自時期鮮明的特點,憑藉那些特徵有很多一眼就能看出金銅佛造像所處的年代。清朝無論是政治體制還是文化基本上都是照搬的明朝,他們的佛造像藝術也有了很多相似之處。不是專家的話,有時候很難分辨明清金銅佛造像的區別在哪裡。

對於現在普通的明清金銅佛造像的收藏者來說,可以通過掌握下面關於明清漢傳佛教金銅佛造像在造型和做工上的特點的四個鑒定方法,來加以區分。

一是,明代鎏金銅佛像很少,當然但凡鎏金,那佛像均有金水厚重,色顯紅色的特點。而清代銅佛像大多數都鎏金了其鍍金佛像具有金水薄淡色顯黃色的特點。

二是,看明、清金銅佛像的底座,雖然在造型上沒有大的區別,但是在底部有細微的不同:佛座底部周圍微圓,沒有銼痕者是明代作品;佛座底部周圍平坦而且有明顯的銼痕者是清代的。

三是,很簡單用打胎法製成的銅佛像,都是清代出品,拿起來用手掂量一下,手頭特輕的往往就是清代銅佛像。

四是,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在金銅佛造像的臉部下頜處一般會有一道肉褶,脖頸上也有一道至四道肉褶,假如那些肉褶越多,說明銅造像的年代也越近。

GIF/16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范時尚 的精彩文章:

咸豐寶蘇當十各種版本詳解
銅胎掐絲琺琅為何能頻頻拍出高價,這就是原因!
清康熙琺琅彩瓷的創燒歷程
天外飛石之——十大隕石以及它的鑒別及價值

TAG:有范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