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學良秘密支持義勇軍,堂弟叛變也不放過,這件事上做得還算可以

張學良秘密支持義勇軍,堂弟叛變也不放過,這件事上做得還算可以

文 | 王龍

東北義勇軍,是「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初期,東北各階層民眾自發組織的各種抗日武裝力量的總稱。他們沒有系統的組織與統一的指揮,旗號繁多,各自為戰,成分複雜。據學者研究,其中農民約佔50%,原東北軍官兵約佔25%,曾當過胡匪的約佔20%,其他工人、學生佔5%。義勇軍、救國軍、自衛軍、大刀會、紅槍會等番號不一,且變換不定。

張學良秘密支持義勇軍,堂弟叛變也不放過,這件事上做得還算可以

著名義勇軍史研究者孔令波先生研究考證後認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發展鼎盛時(1932年夏秋)的總人數為55萬人左右,其中包括遼寧省(含熱河和內蒙古東部地區)27萬,吉林省15萬,黑龍江省13萬,整個抗日過程中先後有100多萬人參加義勇軍。

東北義勇軍在領導關係上大體有三個系統:東北軍系統,救助國會系統,後援會系統。這裡首先不能不提到張學良和東北義勇軍複雜微妙的關係。

由於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時執行了不抵抗政策,東北淪陷後受到輿論的強烈譴責。再加之日寇是張學良的殺父仇人,使他不能不對義勇軍表示同情和支持。但他既怕因此招惹日軍尋釁進攻,又怕因此導致蔣介石的不滿,因此只能秘密地以各種名義掩護,暗中支持義勇軍。他一方面下令給馬占山和丁超等東北將領,不得使用原來東北軍的正規部隊番號,只能以「自衛軍」、「救國軍」等名義自稱,另一方面則通過救國會系統撥出許多槍彈、被服和現款,轉交給義勇軍。他曾不斷用白綢條寫成秘密手諭,命令關外舊部與救助國會合作。義勇軍將領來到北平,張學良都隨時接見,大加慰勉。

張學良秘密支持義勇軍,堂弟叛變也不放過,這件事上做得還算可以

黃顯聲

如果按地域概述東北三省的義勇軍特點,遼寧興起最早,吉林戰鬥力較強,黑龍江省影響最大。

興起最早的遼寧抗日義勇軍發展很快,鬥爭也相當活躍。其主要人物黃顯聲是一位愛國將領,時任遼寧省警務處處長兼瀋陽市公安局局長。「九一八」事變發生時,他不顧國民黨政府不抵抗命令的束縛,曾率公安隊和警察,在瀋陽市區抗擊日軍,瀋陽淪陷後,他率部撤至錦州待命。

為了組建民眾抗日武裝,黃顯聲在取得張學良將軍的同意後,以遼寧省警務處的名義,制定了民眾抗日武裝《編委方案》,遼西各階層人民,紛紛拿起武器參加義勇軍,殺奔抗日戰場。東北抗日義勇軍便首先在遼西大地勃然興起,如燎原大火,勢不可擋。黃顯聲主張:不管誰投降日寇當漢奸,都必須堅決消滅!連張學良的堂弟張學成叛變投敵,黃顯聲也親赴北平面見張學良,在其大力支持下,最終在黑山將張學成這個賣國賊剿滅擊斃。

吉林省義勇軍與遼寧省不同,主要是以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為骨幹,以民眾和綠林武裝為主體組成。「九一八」事變前,吉林省主席張作相回錦州為父治喪,將軍政大權交給清室後裔、軍署參謀長熙洽。誰知熙洽竟然開城納降,叛國投敵。日軍輕取長春,又兵不血刃佔領吉林省城。

張學良秘密支持義勇軍,堂弟叛變也不放過,這件事上做得還算可以

張學成

賣國賊熙洽在組織偽吉林省政府時,極力拉攏各駐軍將領投降日寇,有一部分民族敗類投敵附逆,而大部分愛國將領拒絕利誘,高舉義旗抗日。這其中主要有李杜、丁超等人組織的「吉林自衛軍」;王德林等組織的吉林「國民救國軍」和田霖的「吉林人民抗日自衛軍」。吉林抗日義勇軍的興起雖然比遼寧晚,但兵力集中,較有戰鬥力,吉林省義勇軍與日偽軍交戰千餘次,攻克城鎮30餘座,佔據吉東13縣廣大地區。

在整個東北義勇軍抗日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則首推黑龍江省義勇軍。1931年11月,在張學良不抵抗而將東北軍撤往關內的情況下,日軍迅速佔領了遼寧、吉林的大部,並直逼黑龍江省。時任黑龍江省代主席馬占山將軍率部奮起還擊,震驚中外的江橋抗戰開始。英勇的抗日官兵在馬占山、謝坷等將領率領下,奮起抗戰。他們憑藉簡陋武器與敵人展開肉搏戰。僅江橋一役,殲滅日寇185人,打死打傷偽軍七百餘名,日寇入侵以來第一次遭到如此慘重的失敗。

這是在中國的土地上有領導、有組織地發起的抗日鬥爭第一槍。江橋抗戰一時間成為最光彩奪目的壯舉,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因而推動了東北各地抗日義勇軍的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所謂旅行的意義,讓徐霞客告訴你:所謂成功,不過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唐朝的「獅虎戰盔」與古希臘大力士赫拉克利斯竟有這種淵源!
春秋吳越兩國的鑄劍水平為何如此之高?
中統無名之輩,靠日本人成「76號魔窟」頭子,吃了一塊牛肉餅掛了
59歲陸軍中將,戰場失意要從緬甸暴走到印度,蔣介石震 驚又憤怒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