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之九子到底是指哪九子?四海龍王又是什麼關係?

龍之九子到底是指哪九子?四海龍王又是什麼關係?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這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一句話了,就如同「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一樣。大家所熟知的《西遊記》中就有東西南北四海龍王,那麼九子到底是哪九子呢?四海龍王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

四海龍王

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龍是由盤古的趾甲所化,後來龍族就被指派鎮守四方海域,也就有了東西南北四海龍王之說。一般來講四海龍王分別為: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北海龍王敖順,它們是同宗同祖的兄弟關係。至於龍之九子,一有說法指其是祖龍遺留下來的九個兒子,但在《西遊記》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四海龍王之子似乎也就是這九子。

龍九子

在神話中的九子分別為:老大贔屓,又名霸下、石龜,外表像一隻烏龜,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力士,擅長的技能就是負重,贔屓也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在一些古建築中處處可以見到贔屓身負石碑的形象;老二螭吻,又名鴟尾,外表像長著魚形身子的龍,在佛經中,螭吻是雨神座下的神物,所以屬水性,有滅火的本領,因此常被置於屋脊兩端來鎮邪辟火;老三蒲牢,外貌像盤曲的龍,喜歡鳴叫,傳說居住在海邊的蒲牢十分害怕龐大的鯨魚,所以一見到鯨魚它就嚇得大叫。因為蒲牢的這個特性,人們就把它鑄為鐘紐,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形狀,將其用於編鐘的裝飾上;老四狴犴,又名憲章,外貌像老虎,急公好義、明辨是非,因此常被用作監獄大門上的裝飾,以此來震懾囚犯。民間把監獄叫「虎頭牢」的這種說法也是因其狴犴的形象而得名的;老五狻猊,外貌像獅子,最愛靜坐,身有佛性,喜好香火,所以常常用作香爐上的裝飾,而且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所以在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中也可見到狻猊的形象。老六饕餮,外形似狼,喜好美食,貪婪成性,所以常常用作貪吃和貪財的人的代稱; 老七睚眥,外形似豺狼,喜歡打鬥殺戮,性情兇殘,常被用在刀柄劍鞘上做裝飾;老八淑圖,外形像螺蚌,性情溫順,因為螺蚌遇到危險時,便會立即將殼口緊閉,所以後人常將其用在大門上,以保宅院安寧;老九貔貅,又名天祿、辟邪,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因其此特性寓意良好,所以深受賭徒的喜愛。

龍王

其實關於龍之九子還有許多別的說法,明朝的李東陽在其《懷麓堂集》中提及龍之九子分別是贔屓、螭吻/鴟尾、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金猊、椒圖,這與神話傳說中的就並不一致。

九子形態各異,各有所長,其寓意也是頗為深厚,圍繞九子展開的神話傳說也是層出不窮,由此可見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全文完)

轉載請註明「來源:百科解密APP」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解密 的精彩文章:

這個王朝僅存在了28年卻換了6位皇帝,每位皇帝都活不過35歲
中國版敦刻爾克大撤退,抗戰時期他以一己之力搶運150萬人
古代帝王真的有那麼勤奮 每天都上早朝?
古代男人們逛青樓都有哪些姿勢?
若此書不遇冷 甲午戰爭的結果或許會改變

TAG:百科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