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識身相應地轉為意地

五識身相應地轉為意地

這個時候你要留意到,你有沒有用心呢?沒有,你有沒有用功呢?有,你很用功,每天早課晚課都準時做,早上起來沒做早課,那一天好像怪怪的,晚上沒有做晚課,躺下去睡也睡不著。翻了半天,啊,原來晚課還沒做,又爬起來做晚課,做完了你就很好睡。所以你是很用功的,但是你不會用心。

所以,我們在修行上第一條,昨天就跟你講,一定要從五識身相應地先轉為意地,你才有可能修。我跟各位講這個你可能聽不懂了,為什麼要五識身相應地先轉為意地?我跟你補充一下這個東西。因為他下面那一句話講「或漸證獲沙門道果。」你想要漸證得沙門道果,這個五識相應身一定要轉為意地,意識相應身才可以,這裡頭最主要的原因出在哪裡?出在五識身相應地是什麼你不知道,所以意地意識身相應地是什麼,你也不知道。我簡單跟各位講一下。

因為我們在修行,是專業在說明的,五識身相應地,這個人是五識跟外面的五塵境界相結合以後,產生了法塵,再跟你的意識相結合,這個叫做綜合法塵,綜合法塵,我們看「生住異滅」那張表。因為這個地方是比較複雜,這個理論是沒有人這樣跟你分析過了。

本體念(薩婆若海),生滅念(修行領域),善惡念(修養人生),變異念(凡夫生死)。最主要是(生)這一段,這是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住)這個地方,「色受想行」走一圈,就產生一個識。無量的識才構成一個概念,而這個一個識是無量的念,因為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叫做五識,五蘊識,然後變成八識識。像愛因斯坦這種腦筋就可以捕捉到八識識,像各位這種腦筋,你只能夠捕捉到意識形態。所以在講第一念的時候,本體念的第一念跟變異念的第一念沒有關係。因為無量的念構成一個識,無量的識構成一個概念,無量的概念構成一個意識形態,所以你的人生都在意識形態裡頭,所以你講一個念頭起來的時候,其實是無量念一起起來的。

擷自《占察懺行法》

欣賞、聆聽、接納

珍惜、尊重、感恩

圓融、廣大、包容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於所向乘得決定解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