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可以不釣魚,但學點常識,看漂識魚(二)

可以不釣魚,但學點常識,看漂識魚(二)

1.糟食。釣鯉用的糟食,也要根據不同水域,選用不同的賦形劑、添加劑和

粘結劑。例如在某水庫用的糟食,是以雞飼料為賦形劑,魚粉為添加劑,加適

量水庫的水調製而成的,效果很好。如果在這一糟食中再加點白糖和生豆面,

拿到該水庫上游某村一帶水域施釣,照常上魚。如在養魚塘垂釣,最好是用喂

該塘魚的顆粒餌料,粉碎後做添加劑,較其他添加劑好得多。所以每次出釣,

都要多備幾種添加劑,如煮大麥、羊骨粉、羊油、炒黃豆粉、白糖或蜂蜜等,

用量少、氣味大、誘魚效果好。為使釣鯉糟食甜香,可到副食店購買處理的糕

點渣子,既香又甜,價格低廉,很適合鯉魚的口味。

香精、曲酒、炒黃豆粉,用量少,又便於攜帶。人胎盤粉、生豆粉,裝入小瓶

中可常年不壞。賦形劑不是太重要的,若出遠門或旅遊垂釣,把所帶的餌料用

光時,可到農舍找些糠皮、麥麩之類的物質,或者臨時在岸邊揀點干牛糞搓成

碎末後,摻點酒泡小米為添加劑,用大米飯為粘結劑,製成糟食,既能解決燃

眉之急,又是保證豐收的有效措施。總之,釣鯉魚的糟食應突出甜香。

2.面餌。將過篩玉米細粉與白面按2∶1的比例稱量好,拌勻、沖燙後蒸至

八成熟,摻入白糖或蜂蜜,揉到軟硬適度。

根據臨場上魚情況,可摻點香精、魚粉或生豆面等,調到魚兒最喜食的口味為

宜,裝集團鉤--梅花式、雪花式都好用。

為了改善面餌的可見度,可摻入微量核黃素,將其染成金黃色,增加誘招力,

但切忌摻多,造成苦味,影響上鉤率。

3.葷餌或活餌。河蝦、紅蟲、蚯蚓、地蠶(地蛆)、油葫蘆、蛐蛐、蛆、玉

米蟲、蜂蛹或其他幼蟲等活餌,都是鯉魚的美味佳肴,遇見之後決不放過。但

由於裝鉤不當,釣餌常被摘吃,造成信號失真,提竿空鉤。在這種情況下,裝

鉤時,可從河蝦的頭部開始,沿其硬殼橫穿鉤,使鉤尖裸露,蝦體橫卧於鉤門

內,把蝦槍折斷指向鉤門。這樣裝鉤投入釣域後1小時內河蝦不死,且不停地

擺動,保持了誘招力。由於鉤尖裸露,無論魚從何方吞餌,都無法逃避鉤尖刺

入,從而增加了釣獲率。裝紅蟲時,首先用一盲管,即將2厘米長的塑料管的

一端,用火燒後捏住封死,將6~8條紅蟲裝入盲管內,當它爬出1條就用紅

線攔腰結紮,爬出2條就2條一塊扎,直到把管中的紅蟲全部紮好拴牢,再對

折打結,把多餘的紅線剪掉。在結紮時不要過度用力,以防扎斷。把紅蟲紮好

後,將鉤從紅線中穿入,使鉤尖裸露出來。這項準備工作,最好在出釣前進

行。裝鉤投入釣域2小時以上,紅蟲仍可保持不停地蠕動。用紅蚯蚓為釣餌

時,最好在出釣前能喂點動物血,藉以增加其色澤和腥味,從而提高上鉤率。

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可將蚯蚓裝鉤後,用香精水把它浸潤一下,再投入釣域,

效果也很好。如果上魚的個體較大,則用整條粗蚯蚓裝鉤,或把粗蚯蚓剪成

1.5~2厘米的段,用鉤橫穿蚯蚓。

無論是成條蚯蚓還是剪成段的蚯蚓,也不論裝鉤形式如何,都應把鉤尖裸露出

來。有的釣者在把鉤尖「全包」的同時,還要在鉤尖外留一小段蚯蚓,說是蚯

蚓蠕動能增加誘招力。其實,這樣裝鉤,最易被魚摘吃餌食,而造成提竿空

鉤。這一 點,望讀者注意,要改進不科學的裝鉤方法。

(三)釣鯉魚的技巧

要根據鯉魚的習性和特點,選擇其棲息地、覓食地和回 游地的必經路線作為釣

位。用誘招力很強的誘魚器或餌料,把魚誘招到釣鉤的周圍。同時採取相應釣

具,把上鉤的魚提上岸來。這些招法,都關係到垂釣的成敗。要想獲得滿意的

效果,必須探討這些措施中的各個環節。

1.選擇釣位。要根據鯉魚的習性和特點,根據不同季節 和天氣變化等客觀情

況,在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施釣水域中的最佳釣位。這是關係到垂釣

成敗的首要一環。炎熱的夏天,是釣鯉魚的黃金季節。若是風和日麗,萬里無

雲,應把釣位選在樹蔭下,或由山峰等自然物體能擋強光的陰涼處。這種地

方,適合鯉魚「避暑」,也適合它喜弱光的特點。

如在早晚或夜間垂釣,應把釣位設在水草生長的地方,或者在近岸有腐殖質的

地方。如是陰雨或霧天垂釣,應把釣位選在近岸水草生長處和有腐殖質處,與

早晚或夜間垂釣大致相同。在雨季,大小溝汊都向水庫或江河的主幹道匯注。

在這些溝汊或小河與水庫、江河主幹道交界處,是最理想的釣位。

由於溝汊和小河衝下來的水中,溶氧量充足,且含有大量的植物種子或果實,

以及小蟲和蟲卵之類的食物,能誘來成群結隊的魚在此覓食。選擇這樣的釣

位,那怕是初登釣場的新手,也會獲得豐收。進入六月份後,是鯉魚的產卵

期,也是各水庫放水後的枯水期,這時魚兒容易產生驚恐感,常竄到深水區躲

藏起來,食慾欠佳。此時必須放長線釣深水,或偶有所獲。在江河大橋的洄水

渦處,與水庫相通的橋墩旁,1.5~2米的深水區,常有大鯉魚棲息,遇到

這樣的好釣位,一 定不要放過。靠近村舍池塘的洗菜、淘米處,也常常是魚兒

覓食流連忘返的地方。把釣位設在此處,一般不會空著漁護返程。江河的洄水

灣,停靠船舶的碼頭邊,養魚塘的餵魚點,都是比較理想的釣位。

2.誘鯉魚的招法。一是使用先進的誘魚器。這是根據魚在求偶時發出信號吸

引同類的原理而設計的,具有衛生、輕便等優點。二是用誘餌打窩。目的是把

鯉魚引誘到餌鉤周圍,把進窩的魚留祝為此要選味道較濃、鯉魚非常喜歡的食

料為誘餌。例如,用鮮牛糞摻些無異味的乾草末,再加點有一 定粘結度的土,

攥成拳頭大的球塊,投向釣點即可。由於鮮牛糞的氣味鯉魚喜愛,應為首眩煮

大麥對鯉魚特別是大鯉魚,有獨特的吸引力。當把大麥煮到完全膨脹但又未破

皮開花時撈出,是釣鯉的佳餌。將剩下的煮大麥水與豆餅、麥麩(各半)摻

和,揉搓成顆粒狀,可用來與沙土混勻打立體窩。

也可在上述的餌中摻入粘土,攥成拳頭大的球塊,打底窩。還可在煮大麥水與

豆餅、麥麩摻和後,再加入適量大米飯或白面為粘結劑,製成糟食,往往能釣

上大鯉魚。再如用雞飼料摻點魚粉,加點岸邊濕土揉搓後攥成塊狀,投入釣點

打底窩,效果都很好。為了能把進窩的魚留住,在打底窩的基礎上,再投入些

攥成團的粘土蘸香精水,或在干土中倒入雞骨發酵水或韭菜大蔥發酵水,摻和

後攥成球塊,投入釣域。這種雙重底窩,持續時間長,中間不需要再補窩,到

收竿乃至第二天,窩中還有魚可釣。

在秋季,打立體窩比打底窩要好些。特別是下風頭,在大堤壩或陡坡下的深水

釣位打窩,可用20%的豆餅渣(或糕點渣中摻麥麩),拌入適量的羊骨粉和

60%以上的泥沙,均勻地拌開,呈散粒狀投入。也可用煮大麥余水加入豆餅

渣、米糠或麥麩,再拌入60%的岸邊泥沙土,攪拌均勻,揉搓成散粒狀,邊

釣邊撒,保持立體狀餌窩。打窩時要盡量把餌料投在漂浮物或水沫的前方,保

持其可見度。

用操作靈便的手竿裝3隻鉤,效果不錯,為了節時省餌,最好是用中等個兒的

粗蚯蚓裝鉤,再蘸一下香精水,可連上3~4條魚不需要換餌。用泡沫塑料塊

製成棗核狀,在香精水中捏擠一下裝鉤,也能釣上魚來,但多為小魚。用泡泡

糖為餌,可取代蚯蚓,釣上幾小時,連上幾十條魚也不用換餌。此糖不透鉤,

裝鉤時必須全部裸露鉤尖,否則,等於無鉤或直鉤釣魚。用燒黑的雞毛製作仿

蒼蠅的模擬餌,蘸上香精或曲酒裝鉤,效果也可以,但沒有蚯蚓或白色棗核形

泡沫好。純金屬仿小蝦模擬餌不咬鉤,但白色空鉤卻偶可上魚,且死鉤,不論

提竿早遲,上鉤魚都跑不了,不過白色空鉤上鉤率太低。

用模擬餌釣鯉魚,目前尚未見報道,需要在實踐中作進一步探索。

如果在養魚池中垂釣,最好是選一整塊重500克左右的豆餅,在出釣的前一

天晚上噴適量曲酒,使表面濕潤,用不透氣的塑料袋封好。臨場測量水深後用

繩把豆餅拴牢,加上漂投入釣位水域。漂可用硬質泡沫塑料塊製作,以利於投

鉤精確。當展開釣具裝好鉤後,在浮漂的周圍出現密密匝匝的魚星時,即可投

鉤垂釣。此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穩操手竿,嚴防魚鬧水驚散魚群。二是摘魚後

應把手洗凈,擦乾,再去抓餌裝鉤。盡量用蚯蚓、泡泡糖、白色泡沫塑料塊蘸

香精水或曲酒做模擬餌,因它耐咬,耐水泡,能減少換餌時間。收竿時,拉繩

拽上豆餅,瀝干水,回家晒乾,以備下次再用。只要豆餅不變質,可使用數

次。為節省香精或曲酒,用一段時間後,可改用雞骨發酵水或韭菜大蔥發酵水

浸潤豆餅。

3.釣具的準備。鯉魚個體大,上鉤後掙扎力強,準備釣具首先就要考慮其承

受力。體重大於1500克的鯉魚,可把漁竿拉成滿弓狀,重2000克以上

的鯉魚,就可能把架好的漁竿拽入水中,特別是無漂玻璃鋼或碳素海竿,拽入

水中就會無影無蹤。所以,在架好漁竿後,應在竿柄上拴一條長2米以上的線

繩,以防意外。

(1)海竿。這是釣鯉魚的主要工具,它不僅能投遠,而且易於操作,遛魚極

為方便,比較實用。無論是集束炸彈式鉤配糟食,還是集團鉤裝面餌、加掛活

餌,均能取得滿意效果。

(2)手竿。適用於小水域或養魚塘垂釣。在大水庫的陡坡處或大壩下,打立

體窩,用蚯蚓裝鉤後蘸點香精水,或用煮大麥粒裝鉤,魚多時用泡泡糖或白色

棗核形泡沫塑料塊裝鉤蘸點香精水等,均能顯示手竿反應靈敏、操作簡便的特

點。

(3)拋砣法配各式各樣的自動化竿架,以及土法製作的自動化三用插座、綳

子竿配上盤子鉤、豆餅餌,加掛活餌,均能收到較好效果。唯拋砣時易被線拉

傷手和遛魚不易掌握。由於造價低廉,攜帶輕便,一人可同時操管若干根竿,

且適用於夜釣,所以也是釣鯉魚不可少的工具。

(4)漁線、漁鉤、漁墜。由於鯉魚的個體大,上鉤後掙扎力強,應選用強拉

力線。主線以大於0.4毫米粗的花線為宜,而腦線以大於0.3毫米粗的花

線為宜。如用串鉤或單鉤時,以伊勢尼7~10號鉤為宜。若用集團鉤或集束

式炸彈鉤,則以5~7號伊勢尼圓底短柄鉤為好。鉛墜,以扁平梯形、拽拉時

能離開水底的為佳。不論什麼形狀的扁平鉛墜,必須中心部位有孔,能沿線自

由滑動,反應靈敏。死砣即砣在前、鉤在後的組合方法,多配串鉤或單鉤使

用,反應靈敏。有些特殊組鉤,如豆餅鉤、盤子鉤,均不需加砣。

4.鯉魚上鉤後的特點及其對策。用海竿釣鯉魚時,首先要根據拉力線的強

度,把繞線輪上的拽力頭調到最適宜的鬆緊度--拽線時繞線盤倒轉又不斷線。

一般要稍松點,不要過緊。這一點十分重要,不可掉以輕心。有的釣者往往在

大魚上鉤後,把逆止閥打開,用搖把的手柄來控制收或放線的速度。但手控遠

不如自動放線來得快,特別是鯉魚外竄時,初次要線速度跟不上,就有斷線、

折鉤或拉豁魚嘴的危險。自動控制的核心是拽力頭的鬆緊度。

(1)魚外竄。當魚咬鉤後,竿梢低頭,竿身彎腰,把竿拉成滿月弓狀不再復

起,這是魚要線外竄的表現,也是多數大鯉魚初上鉤後進入拉線區或移線區的

常見現象。這時要抓住竿,用猝勁抖動,使漁鉤深刺。當繞線盤停止倒轉,並

能將竿抬起來的時候,要充分利用竿身固有彈性,把竿往背後方向提拉。如能

不失時機地完成上述操作,就不會跑魚。當抬不起竿時,切莫生拉硬拽,要把

海竿保持一定弓狀穩住,用手指彈動繃緊的主線,使魚腦震蕩,或雙手持竿用

猝勁抖動,逼魚起游,不給它喘息的機會。揚竿後提拉過程中,大致可估量出

魚的大小,從而採取相應措施,或進行「持久戰」收放線遛魚,或「速決戰」

一氣呵成,提魚上岸。但無論何種對策,都要切忌精神緊張、手忙腳亂。由於

拽力頭早已調好,魚要線時繞線盤倒轉可自動放線,不用擔心斷線或折鉤跑

魚。

但要始終把竿繃住,並保持一定的彎曲度。魚一般竄到30~40米,由於拉

著繞線盤倒轉,消耗了一定的體力,必然停下來喘息。這時就用抖動漁竿的辦

法,加劇刺痛,逼它起游,或搖輪收線,不給它喘息機會。必須注意應付其反

復掙扎,當魚外竄消耗一定體力後,可能暫聽指揮,當搖輪收線時,能順從地

跟著向岸邊游來,但當它能看見人影晃動時,又會猛然調頭外竄。所以,待魚

靠近岸邊而尚未調頭外逃之時,必須揚竿收線,借用竿身的固有彈性,把竿綳

住,讓它自由地拉著繞線盤倒好了。第二次逃竄,其勁頭要比初次小,逃竄距

離也會相應縮短。竄到一定程度後,體力又消耗了一些,必然要停下來喘息。

此刻,必須再次抖竿加劇刺痛,逼它起游,收線遛魚。整個過程要注意兩點:

第一,魚向深水或無障礙物水域逃竄,由其隨便;當向草叢或有其他障礙物水

域逃遁,那就必須揚竿收線或再次彈線造成它腦震蕩,特別是後者的措施較前

者有效。還可繃住竿向魚逃遁的反方向退拉,或在無障礙物的岸邊左右遛魚,

或雙手擎竿左右大幅度地晃動,從而加劇其體力消耗,使它逃遁無法得逞。第

二,在搖輪收線時,由於魚的自身重量(特別是大魚)或魚抗拒收線的掙力,

都可出現搖線輪空轉,搖速越快,主線擰勁就越大,特別是在主線末端沒拴轉

環的情況下,主線的拉力會伴隨擰勁的增加而降低,即有斷線的危險。當搖轉

阻力大,出現空轉時,暫停搖動,在綳竿的同時,左右大幅度地晃竿,以此消

耗其抗爭力。如果外竄二次以上,魚力大損,可適度地把拽力頭稍擰緊點。在

主線已有擰勁的情況下,一定不要與大魚「拔河」。擰緊後的拽力頭,搖輪收

線時雖不會出現空轉,但不能自動放線了,這時要充分利用竿身的固有彈力,

進一步消耗魚的體力。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買個轉環拴上。總之,魚要線可

自動放線,不要線,就搖輪收線,是應付上鉤魚外竄的基本方法。當其掙扎力

已大為減弱時,可提竿將魚頭露出水面,嗆它幾口水,便會很快出現魚肚朝天

的現象。假如提不起來,說明魚還不甚疲乏,就繼續遛,決不可生拉硬提,以

防斷竿。最後遛到魚筋疲力盡,魚肚朝天,再將其牽引到近岸,用抄網提上

來。若是1000~1500克重的小魚,可一氣呵成,適時提竿,爭取時間

多釣魚。

(2)魚原地打轉。鯉魚上鉤後若拉力不大,竿梢彎曲度也較小,抖竿深刺時

魚轉動的距離很小,近似原地打轉。此時,可採取如下對策:一是彈動主線,

造成它輕度腦震蕩,有利進一步降伏。二是用抖竿辦法加劇刺痛,逼它起游。

無論它如何掙扎,都要把竿繃住,並保持足夠的彎曲度,藉以消耗魚的體力,

絕不給它任何自由和喘息的機會。被刺痛的魚起游後,按前述方法進行遛魚。

這種原地打轉的魚,絕大多數是妊娠後期尚未甩子的雌魚。這種魚雖個體較

大,但其掙扎力與體重不成正比,顯得比較笨拙,掙扎力較小,只要操作得

法,很少跑魚。

(3)回線。這是上鉤魚向釣者方向游來的現象。表現為主線鬆弛或出現程度

不同的彎曲。如在海竿的第一、二導線環之間的主線上,串入一個大號鑰匙

環,就容易發現回線現象。當近在咫尺的鑰匙環下降時,肯定是回線所致。此

刻應果斷而迅速地大幅度提竿,將漁鉤深刺掛牢。當有手感時,大致可估計出

魚的大小,從而採取相應的措施,見機行事。

(4)魚不動。魚上鉤後躺著裝死,一動不動,使釣者感到好像把漁鉤掛在了

樹樁上,抖不掉拽不脫。對這種「掛鉤」假象,要善於判斷,只要出現竿梢低

頭或連連點頭、漁鈴作響等信號,就肯定是一條大魚上鉤。此刻,要當機立

斷,做好它外竄的準備,雙手揚竿,繃緊主線。當大魚醒悟後會突然向深水逃

竄。此時降伏它的一套辦法見前所述。

(5)鯉魚跳龍門。這是在淺灘、水深不足2米的情況下常見的一種現象。即

上鉤後的鯉魚,在剛提竿或在搖輪收線時,突然躍出水面,往往弄得釣者措手

不及。跳龍門的魚,一 般不大,通常為1000~2000克重。此時,釣者

要保持鎮定,穩操釣竿。在淺灘水域,常有雜草等障礙物,在魚起跳的瞬間,

迅速將其牽落至無雜草等障礙物的明水區,防止魚竄草叢,造成掛鉤跑魚。只

要掌握了這兩點--調好拽力頭,防止竄草叢,再大的魚也能降伏。

5.手操線遛魚。用拋砣法,配合自動化多功能海竿插座,或用繃子竿釣住大

魚怎麼辦?其關鍵是必須掌握好雙手操線的遛魚技巧。凡是用上述釣具上鉤的

魚,在竿被彈起的同時,漁鉤已深刺入魚,故不須再抖線贅刺。抓住主線後,

經手腕、掌面(掌心向上)到拇、食、中三指之間,輕輕捏住主線。魚要線

時,可從指間費點勁抽出--相當於調好繞線輪拽力頭的鬆緊度。魚不要線時,

雙手輪流一小段一小段地往岸邊倒。

當快到岸邊能看見人時,魚必然調頭外竄。此時持線的手可稍加捏緊,但又不

能捏死與魚形成「拔河」狀態,讓魚消耗一定的體力,使點勁才能將線抽出。

這時,雙手或一手持線的三指,輕輕捏線不離手,加力捏又不形成「拔河」。

當在倒手來不及、突然要線外竄時,由於線始終不離掌心,可立即滿把握線,

讓魚費點勁仍可拉出,形成自動放線。唯魚的個體大、沖拉勁大時,手有可能

被主線拉傷。所以,用手操線遛魚,一定要戴上細線手套,既能保護雙手不受

傷,遛起魚來又能得心應手。

6.手竿遛魚。當漁漂下沉--悶漂時,立刻用腕力的猝勁抖竿,使漁鉤深刺,

待鉤穿牢後,再估計魚的大小,採取相應措施。大魚用「持久戰」將魚的體力

消耗殆盡;小魚用「速決戰」將魚直提上岸。手竿遛魚比拋砣法手操線容易掌

握,操作較為靈活。基本方法是:自始至終要把竿繃住,並保持一定彎曲度。

魚大,必須根據岸邊的地形地物,或左右牽遛,跟著魚遊方向左右大幅度晃

竿,藉此消耗魚的體力。此外,要充分利用竿身固有的彈力,讓其隨便外竄。

由於無法放線,不怕漁竿拉折,魚掙扎力可能被竿的彈力所抵消。重3000

克左右的鯉魚,用綳竿法,歷經約40分鐘即可翻白上岸。手竿很少能釣到大

魚,在秋天,於陡坡下或大壩下的深水區打立體窩時,可偶爾遇到大魚。一般

情況下都是釣500~1000克重的小魚。偶遇上鉤大魚,多數會因鉤小或

線細,造成脫鉤或斷線而跑魚。所以,在深水區或大魚所在的水域垂釣時,應

換上大鉤、粗線。

無論是用海竿、拋砣或手竿施釣,在遛魚的全過程中,都要千方百計地防止魚

往草叢或其他障礙物中竄,并力求避免和大魚「拔河」。在這方面,要捨得花

時間、下功夫,才能把魚遛疲降伏。決不可為了搶時間,特別是在比賽時,把

沒有遛翻白的大魚抄跑了,造成欲速則不達的後果。應堅持的原則是,寧肯把

大魚遛死,也決不把沒有遛疲的魚抄跑。

三、釣鰱魚、鱅魚

鰱魚,又叫白鰱。鱅魚,又叫胖頭魚。它們都是以水生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的

大型淡水魚。由於鰱魚和鱅魚的食物和生活特點基本相同,垂釣方法也大體一

樣,故下面只以釣鰱魚來進行研究探討。鰱魚的生長速度較快,其經濟價值相

對較高,受到淡水養殖業的重視,是混養魚塘中的重要品種之一。它喜歡群游

於上中層水域,特別是水質較肥的明水區(無雜草等)。鰱魚的膽量特別小,

受到驚動或碰到漁線時,常常躍出水面,驚慌逃竄,或潛入石縫中隱藏起來。

同時,喜歡逆水而上,春末夏初,在河流上游水域表現尤為突出。在我國北方

地區,鰱魚很難自然繁殖,一般由人工投養。鰱魚既無鯉魚那股土腥氣味,也

沒有刀魚所含那麼多的膽固醇,只要烹飪得法,味道相當鮮美。治療產婦缺

乳、少鈣,也是首選最佳補品之一。

(一)釣鰱魚的用具

根據鰱魚的習性,通常採用浮釣法施釣。

1.拋砣法。在底鉤釣具的基礎上,另加一個用硬質泡沫塑料做成的大漂,把

原來的鉛墜換上有大孔眼的砣(如M5的螺絲帽或鉛皮電纜上的粗鉛管等都可

以),使其能沿主線自由滑動,中間不受阻,就是拋砣法的浮釣用具。餌鉤線

一定要比拴大漂線長出5厘米以上,否則,鉤掛在大漂上,拋到水中分不開,

造成拋砣失敗。如果餌鉤線留短了,非加長不可。

由大漂到餌鉤兩條線的總長度,一般40~120厘米為宜,過短鰱魚的可見

度縮小,過長拋砣困難。

2.海竿法。與拋砣法一樣,只是前者用海竿投,後者用手拋。海竿投比用手

拋遠得多,易上大魚,且遛魚時操作方便靈活。用大孔眼鉛管或螺絲帽時,應

根據海竿的強度或承受力來確定其重量。一般寧肯輕點,也別超重造成折竿。

3.帆釣法。就是用質輕浮力大的木板(如楊木、白松等),造一隻帶帆的小

船,借風力把餌鉤送到預定的水域。此船似A字形,可大可小,可用一道橫

梁,也可用兩道橫樑,可用雙桅,也可用獨桅,可掛串鉤,也可掛組鉤,應根

據場地和欲釣魚的品種而定。帆釣,受風力、風向、岸邊地形的影響。釣位應

選在水深超過1.5米的大壩下,或陡坡處的深水區,只有這樣的水域才能放

船,漁鉤才能不掛底。在大水庫施釣,可用帶搖把的線拐子纏線,能把船放出

幾百米遠,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如用活河蝦、蚯蚓蘸香精裝鉤,可兼釣翹嘴

鰺。如用發酵玉米粉餌裝鉤,既能大量釣取鰱鱅,又可兼釣草魚。如此長的主

線,可用葷活餌、酸玉米面餌,間隔開掛餌,單鉤、組鉤混合使用(即用單鉤

裝葷或活餌,用組鉤裝酸食)。在主線上,每隔1~1.2米拴上一個聯結

器,邊放線邊往聯結器上掛餌鉤。放出一定距離後,前頭的鉤可能已上魚,但

不要一上魚就收線摘魚,而是等把全部餌鉤掛完,約1~1.5小時後,大部

分酸食已溶化,再收線摘魚。不要擔心上鉤魚會把鉤吐出來,因為主線上每隔

1.2~1.5米拴有一 個硬質泡沫塑料大漂,其浮力可把上鉤魚牢牢拽住,

魚要線時能把大漂拉沉,甚至將主線拉成大彎,但它無法擺脫大漂的浮力。無

論拋砣還是海竿浮釣鰱魚,都配有同樣的大漂,其浮力可自動遛魚,使魚無法

吐鉤,不存在提竿時機問題,提竿早晚都無關緊要。

放船的主線,不應細於0.8毫米。組鉤或單鉤的間距,與拴在主線上的聯結

器間距相一致,一般以1~1.2米為宜。

大漂的間距可比餌鉤間距稍寬,以1.2~1.5米為宜。無論什麼魚,咬上

其中任何一隻漁鉤,都同時有2個大漂的浮力作用於魚嘴,始終拽住魚不放,

任憑大魚怎樣掙扎,也休想脫鉤逃走。在船後2米以內的主線上,不應拴鉤,

魚見船會害怕,就是拴上鉤也沒有魚咬。

為了減少收線時的阻力,尤其當風力較大時,應在放船之前把雙桅帆卸下,換

上獨桅自動脫落帆。即在「A」字形船體的橫板中心部位靠後邊緣鑽一圓孔,

安上獨桅杆,將帆拉起,拴繩的末端,不是用打結的方法來固定,而是用一小

塊布包上食鹽或砂糖,拴在升帆後繩子鬆緊度正好處,打結與布包固定。從獨

桅孔後緣小縫中把拴布包繩的末端勒入,將帆固定。當鹽或糖遇到水,經過一

定時間溶化到能使布包通過圓孔時,帆便自行降落。此時收線阻力減弱,操作

方便。

假若是斜向風,不能把餌鉤送到預定水域,除了更換釣位外,還可調節主線與

船後尾線的聯結點,從而改變小船的駛向。如風從左側來,把主線向右側移動

若干厘米;如風從右側來,則將主線向左移動若干厘米。根據風向和風力調整

主線與船後尾線的聯結點,最好是用自行車輻條自製聯結器。

在尾線上穿入一段長約5厘米的氣門心,這樣移動起來方便而靈活,可保證小

船向預定的水域行駛。

小船的製法。可根據不同的用途,製成不同的規格。如僅釣鰱魚為主的上層水

域的淡水魚,船體「A」字形,2條縱行板長100厘米、橫板長80厘米即

可。板材的厚度2.5~3厘米、寬8~10厘米。在2塊縱行板的前頭,即

「A」字頂端鋸成等邊三角形,對合後加一合頁,用木螺釘固定,這樣既堅

固,又能摺疊,便於攜帶。「A」字形橫板與縱行板的相交點,距拴尾線孔前

方5厘米處,將兩板重合鑽孔,用手柄螺絲固定,以利於裝卸、攜帶方便。在

橫板兩端的小孔內,插上2根筷子(或適當粗細的木棒,下同),在兩根立起

筷子的中間,裁一塊適當大小的淺藍色或白色的布,兩邊各縫一個能插進筷子

的套筒套在2根筷子上,就是帆。至此,一條雙桅固定帆的小釣船就算製成

了。

獨桅自動脫落帆的製法。從2根筷子上抽下固定帆,在筷子的頂端綁上比其橫

距稍長的木棒或竹條,形成「」狀,或用8號鐵絲直接``f成「」狀,拔下

筷子插上「」形鐵絲。選一根長40厘米、直徑1.5厘米的木棒,在木棒

的頂端擰上一窗戶鉤的金屬小環,將木棒與插上的「」中心部位固定,下端

用繩固定在「A」字形的橫板中心部位。獨桅立牢後,將抽下來的帆仍穿入2

根筷子,橫著一上一下將帆撐開,然後,用4條細線繩將帆布的4個角拴牢抻

直拉平,用小釘固定在縱行板的相應位置。用一條長繩的一端,先在「A」字

形尖端合頁處用小釘固定,把帆拉起,將此繩拽直,在上根筷子的中間部位將

繩拴牢,再將繩的另一端穿過桅杆頂端的金屬環孔,拉緊繩,帆即可升到最高

位置。在帆升到最高位置後,用帆繩與包糖或鹽的布袋結紮系牢,再把布袋上

系的繩從「A」字形橫板中間的孔縫中勒入,把帆固定,獨桅自動脫落帆釣船

即告完成。

入秋之後,海面上風大浪涌,仍用上述規格的釣船進行海釣,十有九次會被浪

打翻。此時,用帆釣法海釣,應把「A」字兩側的縱行板加長到150~18

0厘米,橫行板加長到120~150厘米,獨桅加高到60~70厘米,

「」形支架也要適度地加寬和增高,與船的總體形成適合的比例。這麼大的

船,在海面上遇到5級風也不會吹翻。

(二)釣鰱魚漁鉤的組裝

為了在釣鰱方面有所突破,筆者在餌料和漁鉤的組合上作了一些探索,先後使

用過瓶蓋式、草帽式、炸彈式、網兜式、火柴棒式等各種各樣的組鉤,都曾取

得一定的效果。

1.瓶蓋式組鉤。這種鉤對海竿、拋砣都很適用,特別是帆釣,若找不到陡坡

或大壩下的深水區,在淺灘掛上瓶蓋式組鉤,不影響放船。因為所有漁鉤均安

插在裝餌瓶蓋的上面,光滑的瓶蓋易被船拉走,而不掛鉤。同時,裝在瓶蓋內

的餌料,到收竿時都用不完,故中間不須提竿換餌,從而節省了時間,保持了

釣域的安靜,提高了上鉤率。具體製作方法是:選一個直徑2.5~3厘米的

綠色塑料瓶蓋,沿螺絲扣的周邊,用燒紅的縫衣針,按均等距離燙上6~8個

小孔。用0.3毫米粗、10厘米長的尼龍線為腦線,先在一端拴上一隻6~

8號伊勢尼圓底短柄鉤(下同),從瓶蓋的外孔穿入,從與其對應的內側孔穿

出,再拴上另一隻漁鉤,兩隻鉤均在瓶蓋外側,可以自由抽動。腦線的兩頭均

有漁鉤擋住,上鉤後的魚怎麼拽也無法脫離瓶蓋。照此方法,用3~4條腦

線,拴6~8隻漁鉤。拴鉤後腦線的總長度為5~6厘米。在瓶蓋內側的底

部,加襯一塊重量與竿相適應的鉛片,在鉛片重心部均等地用小釘穿2個小

孔。最後用20厘米長、0.4毫米粗的尼龍線,一 端從瓶蓋外面小孔穿入,

再反折穿過來,在蓋內打死結固定。

線的另一端,結一套扣通過聯結器或轉環與主線聯結即可。這種組鉤,可用小

勺挖取酸臭餌直接裝入瓶蓋內而不污染手,這是別的組鉤所無法代替的。此組

鉤,又可裝微酸玉米面餌,兼釣草魚。若裝入香餌,摘下大漂進行底釣,鯉、

鯽魚都可上鉤。唯裝鉤方法各有不同,釣鰱,不論底釣還是浮釣,只需把鉤柄

插入餌中,使鉤尖朝上,沿瓶蓋排列即可,而底釣鯉、鯽魚時,必須將鉤包入

餌內並捏成近似橘瓣狀,使鉤尖朝上。

2.盤子式組鉤。實質上是放大加重的瓶蓋式組鉤,它具有裝餌多、體積大、

誘魚上鉤快的特點。是底釣包括鰱魚在內的多種底層魚的有效組鉤。適用於水

庫洄水灣鰱魚較多的水域,配合三用海竿自動化插座,常能釣到個體較大的

魚。。

3.無托餌器集束炸彈式鉤。這種鉤是多用途的,既可配糟食底釣多種魚,又

可裝酸餌或香餌浮釣鰱魚。由於拴鉤多,在上鉤魚的掙扎過程中,常在魚體上

掛住1~2隻漁鉤,具有掛魚牢固的優點。裝鉤方法:取雞蛋大小而且較硬的

玉米面發酸餌,揉攥成球狀、掰開,將理順的腦線埋入,再合上,攥成卵圓

形,把12隻漁鉤的鉤柄沿麵糰四周插入,使鉤門前部分全部裸露。也可將腦

線分別勒入麵糰四周,留出腦線1.5~2厘米長,懸浮於餌團周圍。這種餌

不僅要硬,而且要粘,才能耐水泡。對此,可在煮飯的同時,另蒸一小碗粘米

飯,搗碎後與酸餌揉在一起,形成餌團裝鉤,即可減少提竿換餌次數,提高上

鉤率。關於此組鉤的製作方法,參閱本書有關章節。

4.帶托餌器集束炸彈式鉤。這種組鉤,漁具商店有售,無論進口的還是國產

的都很好用,就是仿造的也照常上魚。用質地較硬的酸餌裝鉤,捏在塔形托餌

器上,把5隻漁鉤沿塔底等距離逐個將鉤柄插入,裸露鉤底前部分,將浮游的

長線鉤裝上青螞蚱或青蟲,又可兼釣草魚。

上述四種組鉤,均需鉤尖鋒利,才能刺魚有力,從而達到少跑或不跑魚的目

的。

(三)釣鰱魚的餌料製備

鰱魚的獵食範圍很廣,似乎是有點味的東西,都能誘它上鉤。經過多次多塘垂

釣,先後用過各種氣味不同的釣餌,概括起來有三種類型,即香味型、怪味型

和酸臭型。

1.香味型。屬於這一類型的餌料,添加劑很多,如香精、曲酒、花露水、炒

黃豆粉、炒花生粉、芝麻醬、香油等均可作為添加劑,選其中之一與基礎餌揉

合混勻,即可應用。為了使釣餌耐水泡,可在基礎餌中摻入適量的粘糕或粽

子、粘米飯等。還有一種酒麴發酵餌,摻入點麵粉以增強其硬度,也可應用。

油性添加劑,可在餌料裝鉤後用羽毛刷塗上一點,但不宜摻入基礎餌中,以防

餌料發渣縮短耐泡時間。水劑添加劑摻入要適量,過多易導致基礎餌過軟。在

施加水劑添加劑的同時,應加入適量乾麵粉,揉到軟硬適度,以延長耐泡時

間。屬於這類的香食,不僅可以浮釣鰱魚,而且釣各種底層魚的效果也不錯。

唯其軟硬度要調好,浮釣要求硬些,底釣要求軟些,特別是在深秋初春,魚兒

咬鉤輕微,釣餌必須軟些。

2.怪味型。阿魏粉、韭菜大蔥發酵水、鮮牛奶、奶粉、雞血水等,都可作為

怪味餌添加劑。取其中之一與基礎餌混合揉勻,即可使用。還有蕎麥麵加等量

細麥麩,用開水沖燙後蒸熟,揉成較硬的麵糰,即可直接裝鉤垂釣。

3.酸臭型。發酵基礎餌,是製作簡便、經濟、效果又好的釣鰱餌。隨著存放

時間的延長,其酸臭度也相應加濃,放到第二年會變成黑色,可作為添加劑與

基礎餌揉合,供常年使用。雞骨發酵水,也是相當不錯的。用臭豆腐乳湯加5

0%的陳醋,製成混合液,既可與基礎餌摻和,又可用基礎餌裝鉤並在混合液

中蘸泡後投入釣域。但這種含醋的添加劑,極易鏽蝕漁鉤,每次釣魚回來要用

清水將漁鉤浸泡,徹底沖洗乾淨,晾曬後收起,並注意及時更換或淘汰已鏽蝕

的漁鉤。在製作酸臭餌過程中,最好是戴上薄膠皮手套,以防手被污染。

上述氣味各異的釣餌,都是白鰱和胖頭魚所喜食的,不存在不咬鉤的問題。但

其上鉤率有差異,以酸臭餌為例,時間越久,酸臭度越大,效果就越佳。酸臭

餌的貯存,可以用罐裝,放1年待變質呈黑色再用,釣鱅效果獨佳。也可以用

2~3層塑料袋包裝基礎餌,密封后放在強烈陽光下曬3~5天,變酸後即可

使用,既能兼釣草魚,又不腐蝕漁鉤,裝鉤時手也不會受到污染。怪味型的阿

魏或韭菜大蔥發酵水,效果相當不錯。唯阿魏難買,且價格昂貴。為此,可用

韭菜大蔥發酵水代替阿魏,加工容易,造價很低,效果也有保證。但須注意的

是,因其氣味難聞,一定要防止外溢,以免引起別人的反感。上述三類餌料相

比,香味型易制,又能兼釣多種魚,但其上鉤率比怪味型和酸臭型略低。無論

採用何種香型的釣餌,裝鉤後,都可滾蘸或捏上一層小米糠拌香油(拌其他植

物油亦可),使其粘附在餌團或瓶蓋組鉤的頂部,入水以後大部脫落,在餌鉤

周圍漂浮著,酷似浮游藻類或其他小生物,又具有芬芳的香味,很能誘招成群

的鰱魚來搶食。這不僅是提高香餌上鉤率的有效措施,也是釣鰱魚中極為重要

的一招。就是釣餌質量稍差,或用純基礎餌裝鉤,也能釣獲鰱魚。特別是在無

風天氣,油糠不移位,不沉底,會形成魚窩,越釣魚越多。有風天氣,此招效

力大減,甚至無效,不可採用。在選用添加劑時,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都要首

先考慮,與基礎餌相摻和後是否改變其粘結度。否則,由於餌軟、發渣或糟不

耐水泡等情況,導致一會兒一換餌,投竿頻繁,不僅造成時間上的浪費,而且

會把釣域中的魚趕跑,特別是在大水庫,驚跑的魚很少能返回。所以,釣鰱魚

中經常不斷地投竿拋鉤,是應當禁忌的。

另外,釣鰱魚的季節性也很強。天氣熱水溫高,上鉤率相對就高,天氣變冷水

溫降低,釣獲量會明顯減少。在我國東北地區,6~9月份均能釣到鰱魚,入

伏以後的30多天,則是上魚的高峰期。秋分以後,幾乎釣不到鰱魚。季節不

同、地區不同以及釣具、餌料的不同,都直接影響上鉤率。

總而言之,釣鰱魚應遵循這樣的要訣:季節是個寶,浮釣工具不能少,鉤尖要

鋒利,餌硬耐水泡,米糠拌香油,誘鰱是好招,帆釣收穫多,釣位很重要。

四、釣草魚

釣草魚的招法與釣其他種類的魚差不多,只是要針對其生活習性,及時調整釣

具、餌料並採取其他應變措施。

草魚以食草為主而得名,又名鯇,俗稱草棍。是北方地區主要垂釣品種之一。

由於它僅能在大江大河的洄渦草叢中產卵,故靜水中的草魚都是人工放養的。

草魚的食量大,生長發育快,星羅棋布的魚塘、湖泊、水庫都是草魚出沒的地

方。幼魚期,常在岸邊淺水區有水草生長的地方覓食;體重大於500克時,

在水域的上、中、下三層均能釣齲深秋和早春中、下層多,而夏秋季則中、上

層多。草魚性溫順,食性雜,除了吃嫩草外,活蝦、活蚯蚓及各種香味的面

食、糟食它都吃。要根據這些特性選用施釣技藝。

(一)選好釣位

雨後漲水時,通往水庫、湖泊、江河的溝汊,應是首選釣位。其次是水草叢生

的明水區或蘆葦、浮萍附近的明水區。

在這些地方釣草魚,往往比預想的效果還要好。

(二)打窩的方法

1.禾苗法。從農田裡拾些穀物、蔬菜等廢棄的間苗,選一根順直的掃帚竹或

樹條(長約50~60厘米)作骨架,將禾苗綁紮在架上,呈上細下粗狀,在

粗端再捆一塊適重的臭磚誘餌即成,持其細頭投入釣域。若水深在60厘米以

上時,必須用繩在細頭一端拴一小塊硬質泡沫塑料,使其剛好露出水面,藉此

標定窩位,以利投竿。

2.稗草法。在沒有禾苗的情況下,可就地拾取稗草、狗尾巴草等無異味的陸

地嫩草。製法與禾苗法相似,不同的是,這些草稈較長,不須用竹、樹條作骨

架,可直接捆成草把,底部帶塊適重的石頭就行。為了增強誘魚力,可在草把

中夾點蘇子葉或有香味的誘餌。

(三)釣餌與釣具

草魚對不同質的餌料有明顯選優棄劣的特點。大青蟲、青螞蚱、摻有草莓醬為

添加劑的基礎餌,是釣草魚的首選釣餌。

嫩草、菜葉(芹菜葉除外)、瓜果葉、蘆葦嫩心等,均須曬蔫用線綁在鉤上,

否則甩鉤易脫落。此類餌適宜夏秋浮釣。在早春和深秋,應用底釣配炸彈式鉤

裝糟食或半糟食,再加掛串鉤,用青蟲、河蝦等葷活餌裝鉤。具體釣法有以下

幾種:1.手竿釣法。用禾苗、稗草打窩,手竿近岸垂釣。魚多時可在誘餌兩

側用雙竿夾釣。釣大草魚宜大鉤粗線,多用上中下間距為5~6厘米的3隻串

鉤,墜在前(死墜)鉤在後,用20厘米長的支線與主線相聯,其腦線長度1

0~15厘米為宜。

2.海竿釣法。可浮釣,也可底釣。浮釣可不用集團鉤,而改為3墜雙串鉤進

行懸釣。

3.拋砣法。配自動三用插座或繃子竿,用重墜藉助搖線的慣性把餌鉤拋遠。

這種竿一人看5~7支沒有困難。

4.攔釣法。主線必須長於能跨越通向水庫或江河溝汊的寬度。把大於0.8

毫米粗的主線纏在線拐上,在主線的適宜長度--頭端的10米以外,每間隔

1~1.5米處打一死結,留出能掛上鉤的套扣,用1米左右的腦線一端拴上

8~12號漁鉤1隻,另一端拴上1枚曲別針,以利往主線上的套扣中掛(有

制式聯接器或轉環更好)。再用硬質泡沫塑料修剪成5×3×3厘米的塊,用

長約0.8厘米的漁線一頭拴塑料塊,一 頭拴曲別針,掛在主線上的套扣中即

可。用此法攔釣,應採用耐水泡長效釣餌。裝鉤後掛上大漂,把主線一端固定

在岸邊木樁上,漁者手持線拐邊走邊放線,繞過溝汊對岸,把線抻直,並固定

在岸邊的木樁上,即可靜等取魚。也可以用小帆船送線,節時省事更好玩。

五、魚不咬鉤的幾種因素

垂釣者經常遇到、又為之著急的問題,就是魚不咬鉤。要解開這個「謎」,涉

及到的學科很多。這裡,僅從多年實踐中觀察的一些現象,作些初步探討。

(一)水中缺氧魚不咬鉤

釣者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悶熱的夏天或雷雨到來之前,成群結隊的白

鰱、胖頭浮在水面,伸頭張嘴呼吸。此時,即使是將上等釣餌送到嘴邊,它也

不會問津。這就是水中缺氧的徵兆。但在同一水域中底釣,鯽魚仍可上鉤。這

說明,白鰱、胖頭對缺氧敏感,鯽魚不夠敏感,鯉魚介於二者之間。據科學家

研究表明,水中溶氧量有1%的變化,都會影響到魚類的正常活動。通常室外

空氣含氧量約20%,在一個大氣壓下,能溶於水中的氧約為5%,所以在低

氣壓下魚不咬鉤是很自然的。這也是出釣前要聽天氣預報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釣餌誘餌受污染魚不咬鉤

魚對異味較敏感,再好的餌料只要變味它就不吃。餌料的污染源很多,常見的

有:一是盛裝器皿不幹凈,或將餌料與有異味的東西混裝一個器皿中所致;二

是吸煙釣者的手有尼古丁怪味,裝餌時傳給了餌料;三是摘鉤的手沾染了魚的

驚液,裝餌時也使餌料受到污染。脫鉤跑魚的釣位也有這種驚液的污染,3~

4小時內都別想在此釣到同類魚。釣者應根據不同污染源採取不同對策。

(三)在繁殖期間魚不咬鉤

有些魚種特別是鯉魚和狗魚,表現較為明顯,前者在產卵期不喜進食,後者在

交尾期不喜進食。但鯽魚在產卵期則照吃不誤。還有一些魚如鰱、胖頭、草魚

等,在北方不易自然繁殖,故在北方垂釣可不考慮這個問題。

(四)受驚嚇的魚不咬鉤

魚受驚嚇的原因很多,持續時間長短也各不相同。要針對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一時受驚嚇的,持續時間較短,如飛機陰影、機器轟鳴等的驚嚇,約半小時左

右可恢復。持續時間長的驚嚇,有的是因水位急劇下降,有的是因水域附近開

山放炮,有的是因兇猛魚類或鳥類的追捕侵襲,還有的是因在捕撈期險些落網

等等。這就要求釣者善於應變,因地制宜,選擇魚有安全感的水域垂釣。

魚咬了鉤又跑掉,這是垂釣者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件令人掃興的事。一次我

去水庫釣魚,聽說那裡有大鯉魚,便精心製備了以煮大麥為主料的糟食,早早

來到現場,選好釣位後,抓緊時間裝鉤、甩竿,靜守兩個多小時,一點動靜也

沒有。趁此機會,想吃一些早點。當我剛打開飯盒,就聽釣友呼喊:「大魚咬

鉤啦!」只見四五米長的大海竿彎成了「弓」狀,當我跑去抓住竿時,已是空

空如也,魚兒溜之大吉了。儘管接著也釣上了幾條魚,但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

靜。後來,經過反覆琢磨,終於在打老鼠夾子的啟示下,研製了防跑魚的漁竿

自動化插座。這雖然是土辦法,但它既能架海竿,又能架手竿,還可代替繃子

竿,只要魚咬上鉤,就休想掙脫。

一、海竿自動化插座的製作和使用

海竿自動化插座,由托竿器、支架和卡鎖三部分組成。只要魚咬鉤拉翻卡鎖,

在彈簧的作用下,海竿可自動彈起來,等於釣者提竿,但比提竿來得快,且刺

魚有力,很少跑魚。

(一)材料的選擇

首先要根據海竿的長度和重量,選用與其相適應的金屬材料。最好是鋁合金管

或板條,這種材料不生鏽,輕便,美觀。但價格較貴,可用一般材料製作。中

等型號的插座,須備:直徑6.5毫米盤圓鋼條2米,8號鐵絲50厘米,自

行車鞍座簧2~3根(或門弓簧1根),汽車廢油管8厘米,細鐵絲15厘

米,直徑0.5厘米的金屬環2個,小號鑰匙環1個,大於0.5毫米的粗尼

龍線20厘米,0.3毫米的細尼龍線15厘米,防鏽漆和黑色調和漆各20

克。所用工具有:電焊槍1隻,電焊條1根,鉗子1把,鎚子或斧頭1把,油

漆毛刷1把。

(二)托竿器的製作

先用盤圓鋼條40厘米,用鉗子從中間``f彎成雙股叉形,間距為8厘米。彎曲

的一端呈鴨嘴狀,在其兩側末端各``f一 個直徑大於6.5毫米的圓圈,藉此

與支架聯結形成可自由活動的小關節。用長約12厘米的8號鐵絲``f成「#」

字狀,其兩端與鴨嘴狀托竿器兩末端圓圈底部焊接,藉此固定彈簧的上端。用

8號鐵絲``f2根「」弧形條,焊接在鴨嘴下部兩側,其距離恰好使托竿器分

成3等份。這2根「」弧形條的功能是,對托竿起加固作用,不易移動。同

時焊接上便於插入小竹條竿的銅管。在鴨嘴的上部、距兩側末端圓圈約3厘米

處再焊上一根用8號鐵絲``f成的「#」弧形條,使鴨嘴的寬度固定在8厘米。

上「#」弧形條與下「」弧形條成圓形空筒,便于海竿柄部插入。最後,在兩

個下「」弧形條柄的突出部,焊上1個10~12厘米長的小銅管(如汽車

上的廢油管),此管可插入一細竹條,就是用拋砣法垂釣的自動竿,此竿長6

0~80厘米。在小銅管的中心部,向兩側各延伸3~4厘米處焊接上2個金

屬環,以掛卡鎖之用。

(三)支架的製作

取直徑6.5毫米盤圓鋼條2根,每根長40厘米,平行排列整齊,間距8厘

米(與托竿器同寬),在一端留出插入地面的20厘米處,橫著焊接1根8厘

米長的8號鐵絲,頂端再橫焊1根10~11厘米長的8號鐵絲,使其兩端各

長出支架的寬度1~1.5厘米,以此穿入托竿器兩側末端的兩個小圓圈中,

形成自由活動的小關節。最後,在頂端橫鐵絲與下部橫鐵絲的中間再焊上1根

8厘米長的橫鐵絲,使支架更加牢固。

(四)卡鎖的製作

用8~10厘米長的竹條,修理光滑,在距一端的0.2厘米處,用粗尼龍線

扎牢即可。也可用1根自行車輻條,在距一端2毫米處,``f一個能拴線的小

圈,使其總長度為8~10厘米,同樣可作為卡鎖使用。

(五)整體插座聯結組裝

先把托竿器兩側末端的小圓圈套入支架頂部,橫撐兩端的突出部,在托竿器

「#」字形的底部,拴上彈簧的一端,將簧拉緊後,另一端固定在支架的最下層

橫撐中心部位,把托竿器壓下到適宜的角度,將卡鎖插入銅管下緣的金屬環

中,把拴卡鎖的線繩拉緊固定在彈簧下端的聯結處,在小銅管前端的小環上,

再用細鐵絲或曲別針,``f成能穿入竹條或鋼絲的小圈,亦稱中間帶環的活動

體,其中一端與銅管下的前金屬環形成可自由活動的小關節,另一端用5~7

厘米長、0.3毫米粗的尼龍線拴牢,與上述小號鑰匙環聯結,以便於夾住主

線。只要夾在小號鑰匙環中的主線稍微受力如魚咬鉤的拽力,卡鎖即脫離活動

體的中間環,托竿器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被立刻彈起,自動揚竿刺魚,使上鉤

的魚無法逃脫。至此,反應靈敏的海竿自動化插座組裝完畢。

(六)製作海竿自動化插座的注意事項

1.應根據竿身的長度確定托竿器的長短,一般是20~25厘米。

2.各個活動小關節,如托竿器與支架橫撐的聯結處,卡鎖前端的小環與銅管

下前方金屬小環的聯結處等,均應活動自如,反應靈敏。為此,要經常在表面

塗點潤滑油,防止生鏽。

3.彈簧的拉力,應根據竿身的重量來選擇,只要能把海竿彈起來,並恢復到

原來的位置就可以了。如用小海竿,可用橡皮筋或自行車內胎條代替彈簧。

4.卡鎖尤其是它的兩頭,不論是竹製品還是鋼絲製品,必須打磨光滑,以利

拉動主線時反應靈敏。

5.在托竿器或小竹竿梢的遠端,應拴上一個漁鈴,以便報警提竿。

該插座有三種用途。除了裝上海竿進行自動提竿外,還可以利用掃帚上的細竹

條自製1根60~70厘米長的小竿,將其根部修整光滑,使之能插入托竿器

的小鋼管內,在竿梢上用細鋼絲``f成導線環,並加以固定。在此環後5厘米處

拴上漁鈴,用拋砣法遠釣。一定要收緊主線,否則反應不靈敏。要把收緊的主

線夾入小號鑰匙環中,將余線固定在支架或岸邊的適當物上。這種拋砣法自動

化垂釣,一人可看管4~6根竿。

此插座又可作手竿支架。一是用短竿長線,空心重砣,手拋法自動遠釣。二是

把卡鎖固定死,僅起架竿的作用,而後者的竿身長度無關緊要。

二、海竿加掛大號鑰匙環

這是觀察回線魚咬鉤的好方法。魚兒上鉤後因被刺痛,可能向四面八方逃竄,

形成拉線區、移線區和回線區。魚上鉤後,不可能按照人的意圖把竿梢拉彎,

或把自動化卡鎖拉翻。

人們知道,回線的魚竿梢不彎,漁鈴不響,卡鎖不翻。唯一 能觀察到的現象就

是主線彎曲或鬆弛,而這個除了目不轉睛地緊盯,很難發現。如果在海竿的第

一、二導線環中間,串入1個大號鑰匙環,其情況可大為改觀。當上鉤魚出現

回線時,大號鑰匙環由於自身的重量,會迅速地下降,有時可碰擊空心竿體發

出響聲。當上鉤魚要線時(進入拉線區或移線區),此環急速地上升,主線呈

筆直狀,鑰匙環碰擊竿體,所發出的響聲比回線時大得多。聽到不同的響聲,

即可採取不同的措施防止跑魚。

三、一竿多鉤

在長期垂釣實踐中發現,一人操作多竿(並非自動化),未必比一竿多鉤收穫

多。在多竿垂釣中,往往顧此失彼,失去最佳提竿時機,弄不好還可能把竿折

斷,甚至在忙亂中自己把竿踩斷。這是非自動提竿多竿垂釣中常見的弊玻究其

原因,是人的精力有限。實踐證明,一人看多竿不如一竿多拴鉤。

(一)集束炸彈式鉤配糟食,加掛串鉤配活餌或多種釣餌在有關糟食的章節中

已簡要提過這些裝鉤方法。現從減少跑魚角度再作進一步探討。在反覆實踐的

基礎上,把集束炸彈式鉤由原來的6~8隻鉤,增加到10~12隻鉤,把腦

線的長度由原來的14厘米加長到16厘米,不用鑰匙環,而是直接打結留出

套扣。這樣改進的結果,掛餌多了,溶化散開的面積大了,餌液中潛伏的漁鉤

多了,常出現一魚吞入雙鉤或魚體掛上1~3隻漁鉤的情況。魚越大,吞入或

掛上的漁鉤越多,跑魚的現象就相應減少。有時一組鉤可同時上2尾魚,令人

興奮。

加掛在串鉤上的多種餌,既是減少跑魚的一種方法,又是能多釣魚的一種有效

措施。用10~15厘米長的腦線,拴3隻不同型號的漁鉤,即用大號長柄鶴

嘴鉤裝上大青蟲(葡萄架下或闊葉樹下比較常見);中號短柄圓底鉤裝上具有

獨特氣味的麵食;小號袖珍鉤掛上有香精味的蚯蚓或小河蝦。在此串鉤之前,

有溶化散開的糟食,這等於對各種食性不同的魚,擺上一桌豐盛的佳肴,它們

可根據各自的口味選食。由於鉤尖裸露,攝獵面積大,無論是吸食糟食而上鉤

的魚,還是吞入串鉤釣餌而上鉤的魚,掙扎再凶,都休想脫鉤逃竄。但是,這

種多鉤組合垂釣方法,也有無法克服的弊病,即易掛鉤,而掛鉤後也抖不掉,

拉不脫,只能在主線末端打結處拉斷。因此,在易掛鉤的水域垂釣,不應使用

這種組鉤。

(二)盤子鉤加掛串鉤配多種餌

這種鉤和集束炸彈式鉤一樣,能多釣魚,少跑魚。盤子鉤具有餌的溶失時間長

的特點,節餌省事。另外,它不像糟食炸彈鉤那樣,餌溶後不能再緊線,而該

組鉤可視需要,既可抖竿誘魚,也可緊線提拉誘魚。盤子組鉤的製作方法是:

1.拴串鉤。選1塊薄金屬片,剪成2分錢硬幣那麼大,沿其周邊鑽上6個相

等距離的小孔,以備拴鉤穿線之用。在其中心部位,再打一孔,備穿線固定後

與主線聯結用。用0.25~0.3毫米的尼龍線為腦線,先在一端拴上1隻

6~8號伊勢尼鉤,另一端穿入金屬片周邊的小孔中,在固定時力求保持鉤尖

朝上。照此法,依次拴上6隻漁鉤,在腦線穿入小孔時,最好是襯入一小塑料

管,以防孔緣的銳邊把腦線切割或磨斷。拴鉤固定後的腦線長度,應根據盤子

的大小而定,以鉤柄剛搭盤邊、鉤身在盤外為宜。

2.盤子的選擇製作。首先要根據竿身的承受力來確定盤子的大校如用1.7

米的小海竿,一般用直徑為6~7厘米的塑料瓶蓋即可。剪一塊厚度、重量相

適宜的鉛片,用細鐵絲固定在瓶蓋的底部。若用大海竿或拋砣施釣,可用易拉

罐的底部,灌注水泥即成。在距罐底0.3厘米處剪下,邊緣稍加打磨以防止

劃傷手。用釘子在其中心部捅一個小孔,並打磨光滑,使其暢通,將長約0.

3厘米的硬質塑料管插入此小孔中。為使水泥固定牢固,應在罐底的中心部與

周邊,用細鐵絲上下穿插縫合,將調和好的高標號水泥灌注在罐底裡面,與插

入中心孔中的硬質塑料管的高度抹平,其總重量不能超過海竿的承受力,就成

為大小適宜的盤子鉤。

3.組裝和聯結。穿入粗0.4毫米、長50厘米的尼龍線,一頭拴在裝有6

只漁鉤的托盤上,用長約1厘米的細鐵絲打一死結固定。另一頭留出與主線聯

結的套扣,在距套扣下方約10厘米處,拴上聯結器,以備加掛串鉤多種餌。

4.裝餌和理鉤。提起拴鉤的托盤,把帶有一定粘度和氣味的餌料裝滿盤子,

壓實。拉緊主線使拴鉤托盤埋入釣餌中,再在拴鉤的托盤上加點面餌,藉此把

6隻漁鉤理順埋好,使全部鉤尖裸露並保持朝上。

5.施釣。這種盤子鉤無論是瓶藍加鉛片的,還是易拉罐底灌水泥製成的,投

入水域後一定要緊線,要緊到竿身彎腰,或竿梢低頭。由於鉛片或水泥的自身

重量,總能保持餌鉤朝上,水泥或鉛片在下,以提高上鉤率。由於水泥灌制的

易拉罐盤子鉤較重,小竿無法使用。可用手竿拋砣遠釣,與自動插座配合使

用,效果尤佳。

無論是集束炸彈鉤加掛串鉤,還是盤子鉤加掛串鉤,只要魚咬上其中任何一隻

鉤,在其刺痛地掙扎過程中,魚身上總會掛進1~3隻漁鉤。魚的個體越大、

掙扎越兇猛,其身上刺入的漁鉤越多,所以跑魚的機會可大為減少。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捕魚垂釣 的精彩文章:

深秋冬初浮釣鯽魚
釣魚知識-要注意釣位的變化
天下釣友關於野釣風向
新手學習冬釣四步法
傳統釣鯽提空竿的病因

TAG:捕魚垂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