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奇的臭鼬工廠系列介紹(二)

傳奇的臭鼬工廠系列介紹(二)

1.3「臭鼬」之名的由來

說到臭鼬工廠的建立,則必須要對「臭鼬」這個名字的由來做個解釋。其實,就連工廠負責人凱利·約翰遜自己也說不準其由來。但是,人們普遍認為,是約翰遜XP-80飛機研發團隊中的天才設計師艾威·卡爾維爾想出了「臭鼬工

廠」這個名字。

據說,當洛克希德公司在從事XP-80項目研究時對各方面的工作都有嚴格的要求,出於保密考慮,公司沒有給工廠正式命名,工程師們被要求即使在接電話的時候也不能談及他們的辦公室,因此,就連親朋好友也不知道他們在裡面

幹什麼。這樣的封閉環境讓XP-80項目團隊里的設計師艾威·卡爾維爾想起了20世紀40年代流行於美國的一本連環漫畫書《利爾·阿布納》,書中描述了一座充滿惡臭味的神秘工廠。在這個神秘工廠里一群基卡普「鄉下人」將臭鼬皮、舊鞋等材料搗碎做成各種飲料及其他產品。因為避諱,基卡普的「鄉下人」把這家工廠稱為「Skonk Works」(見圖1-9,注意Skonk Works是鄉下人的拼法)。XP-80研

制之初,技術人員也是在一個帳篷里進行研究工作,帳篷附近正好有一個塑料工廠經常散發出陣陣惡臭,人們誤以為臭氣是從帳篷里散發出來的。

圖1-9原名「Skonk」,來自連環漫畫

有一天,當美國國防部的一個官員打電話落實會議地點時,艾威·卡爾維爾

接起電話說:「這裡是『臭鼬工廠』,內部人員,卡爾維爾。」在一陣尷尬的停頓之後,官員問道:「什麼?」「臭鼬工廠。」卡爾維爾重複說。這個名字就此延續下來。於是,洛克希德公司這個新機研製的臨時工棚就被稱為「Skonk Works」。但是,當該名字流傳開後,連環畫的作者阿爾·坎普對此提出了異議。既然洛克希德公司大部分工程師和職員都不是鄉下人,為了尊重這些在最高機密下工作的非「鄉下人」,洛克希德公司便將字母「o」改成「u」,成為「Skunk Works」,這就是「臭鼬」名字的由來。

其實凱利·約翰遜一開始一點也不喜歡「臭鼬工廠」這個名字,事實上,他甚至想取消這個綽號。但由於後來工廠承接了越來越多的機密飛機任務,「臭鼬」二字有很好的保密性,在行業內,「臭鼬」也逐漸成為一種形象,深入人心。

既然綽號已形成,凱利·約翰遜也就接受了。20世紀60年代,洛克希德公司為臭鼬工廠註冊了商標(見圖1-10)。臭鼬工廠的正式名稱則為預先研究發展項目部(ADP),相比「臭鼬」這個名字,凱利·約翰遜更偏愛ADP的叫法。

圖1-10臭鼬工廠的註冊商標和標誌性形象

1.4臭鼬工廠的發展

當臭鼬工廠在F-80項目基礎上建立並一舉成名後,臭鼬工廠進入一段較為特殊的時期。在所有回顧臭鼬工廠歷史的描述中,面對1945~1954年這一時期時都顯得有些心有餘悸。1945年後期,臭鼬工廠依然存在,也繼續發揮著它自

身的獨特作用,但卻不再是洛克希德公司下屬的獨立實體。

F-80項目取得成功之後,臭鼬工廠發現了這種不受約束的設計製造體系的優勢,並決定將這種有效的工作方式保持下來,希望能在將來取得更大的成績。然而,得以保留的更多的只是臭鼬工廠這個隊伍本身,而不包括它獨有的

不受約束的特點。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期間,沒有一架飛機是在臭鼬工廠這樣的氛圍中誕生的,但都採用了其原型機製造的各種方法。不管是設計、工程,還是製造,都應用了原有XP-80的方法。在很多方面,仍依賴於參與XP-80項目的那些工程師,而這些工程師除了為臭鼬工廠工作外,仍然要為加利福尼亞的洛克希德公司工作。那時,唯獨只有凱利·約翰遜還保持著臭鼬工廠最初的風格。因此,這段特殊的時期也被看做是臭鼬工廠發展歷史上的灰暗時期。

雖然這段時間裡臭鼬工廠未能完全按當初凱利·約翰遜提倡的方式繼續下去,但工廠仍接手了多項飛機原型機的研發工作,並在此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所以這段特殊的時期也可看做是臭鼬工廠的成長期。

F-80項目對於臭鼬工廠和洛克希德公司而言無疑是一項完全的勝利。然而,當飛機仍處於試製評估階段時,改型飛機發生了多起事故,讓工廠損失了多架飛機和多名飛行員。1947年,在洛克希德公司的要求下,臭鼬工廠開始研

制F-80雙座型,用做噴氣式飛機飛行員的教練機,以熟悉新型噴氣式飛機的高速度以及在不同天氣條件下飛行的特點,並最終提供給美國空軍,以取代當時正在使用的T-6與SNJ活塞式教練機。

臭鼬工廠在F-80戰鬥機C型的基礎上,僅用3個月時間,完成了雙座型的設計方案,即T-33教練機(見圖1-11)。該型教練機既能用於訓練也能用於作戰,

受到了美國空軍、海軍的熱烈歡迎,甚至還遠銷到加拿大、日本等26個國家。

從產量來看,T-33甚至超過了其始祖F-80「流星」戰鬥機。由此可見,臭鼬工廠的此次改型獲得了很大成功。但臭鼬工廠並不滿足於此,在生產F-80和T-33的同

時,又在T-33基礎上發展了新型飛機——T2V-1(1962年重新編號為T-1A)「海星」教練機,並最終獲得了海軍的採購合同。雖然T-1A教練機最終沒有像F-80和T-33的產量那麼大,但也為臭鼬工廠和洛克希德公司帶來了較好的聲譽與效益。

圖1-11在F-80基礎上發展的T-33教練機

就在臭鼬工廠研發T-33教練機的1948年,蘇聯已開始裝備圖-4四發遠程戰略轟炸機(一種理想的核武器運載工具),美國開始意識到即將失去核優勢,北美本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空中威脅。於是,美國陸軍航空兵需要馬上尋求一種

過渡型的有限制的全天候戰鬥機,以應對這種威脅。1949年1月,美國空軍與洛克希德公司正式簽署合同,將兩架TF-80C改型為全天候戰鬥機,且第一架原型機交付日期不得晚於1949年12月。

考慮到任務的緊迫性,洛克希德公司授權臭鼬工廠按空軍要求研製一種全天候戰鬥機,編號為F-94。接到任務後,臭鼬工廠的工程師們立即啟動改進工作,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第一架原型機雷達操作系統、火控系統和

航炮安裝等所有改進工作。由於臭鼬工廠的改進工作進展火速,最後連艾莉森公司特製的噴氣式發動機J33-A-33都未能趕上使用。到1950年初,「臭鼬」伯班克工廠已開始源源不斷地向空軍供應F-94A戰鬥機。

後來,在洛克希德公司的要求下,臭鼬工廠又開始設計一種F-94先進機型(即YF-94B),目的是為能在戰鬥機設計領域佔據優勢、掌握先機,具體地說就是為了在性能上與將問世的F-89D型全天候、全火箭裝備攔截機相匹敵或更勝

一籌。在重新設計階段,臭鼬工廠的專家又對飛機馬赫數、飛行員和雷達操作員在座艙的操作性等方面進行了改善,並取得了較好成效。F-94戰鬥機於1949年12月29日交付美國空軍,成為美國空軍第一型參加實戰的噴氣式全天候戰鬥機(見圖1-12)。

圖1-12美國空軍第一種實戰型噴氣式全天候戰鬥機F-94

到了1951年,臭鼬工廠又代表洛克希德公司參與了美國空軍舉行的新型戰術運輸機的競標。在經過一場短暫而激烈的競爭後,臭鼬工廠擊敗波音公司、道格拉斯公司和費爾柴爾德公司,為洛克希德公司贏得了項目。後來的飛行試

驗結果顯示,臭鼬工廠所設計的C-130運輸機(見圖1-13)在最高速度、巡航速度、爬升率、航程等性能上都超過了美國空軍提出的要求,讓美國空軍頗為滿

意。為了滿足各種不同的使用需求,臭鼬工廠又在已有的C-130基礎上發展了多種改進型,如生產型C-130A、發展型C-130B、可用於南北極地的C-130D、航程增強型C-130E、功率增強型C-130H、軍事巡邏和搜索救援型C-130H-MP、武裝攻擊型AC-130A、戰術機載指揮和通信型EC-130等。概括地講,C-130可按需要運送或空降人員以及空投貨物,返航時可從戰場撤離傷員。經過改型後,C-130還可用於高空測繪、氣象探測、搜索救援、森林滅火、空中加油和無人駕駛飛機的發射與引導等多種任務。C-130廣泛的用途除了贏得美國空軍的青睞外,還吸引了世界眾多國家的目光,據統計,C-130戰術運輸機的各種改型出口到了世

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時至今日,由臭鼬工廠所設計的C-130仍被視為當今最好的戰術運輸機之一,並有著源源不斷的採購訂單。

圖1-13臭鼬工廠多產的戰術運輸機C-130

在臭鼬工廠這一階段所研製的飛機中,尤其值得稱道的就是F-104「星」單座戰術戰鬥機(見圖1-14)。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中,美國空軍的主要戰鬥力量F-51活塞式戰鬥機和F-86噴氣式戰鬥機均敗給了蘇聯的新型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見圖1-15),導致了美國空軍的慘重損失。米格-15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給所有經歷過朝鮮空戰的美國空軍飛行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給予美國航空界極大的震撼,當然也包括以研製新式戰鬥機為己任的臭鼬工廠。

圖1-14 F-104「星」單座戰術戰鬥機

圖1-15蘇聯的新式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

為了更準確了解米格-15的情況,臭鼬工廠的負責人凱利·約翰遜於1951年親臨朝鮮戰場,實地了解了米格-15的情況、飛行員與米格-15的實際作戰經驗,以及飛行員對未來戰鬥機的意見。飛行員們一致認為——最理想的飛機應該是比在役戰鬥機更輕、更廉價、速度更快、升限更高、爬升率更大並具有良好機動性的飛機。事實上,對米格-15和F-86的性能有些了解的人都會發現,米格-15恰

恰是在速度和垂直機動性方面超過了F-86。這種新式戰鬥機的觀點也正巧與臭鼬工廠20世紀50年代初期以來的想法不謀而合。

凱利·約翰遜回到美國後,臭鼬工廠在洛克希德公司的支持下,快速研發了一種新型戰鬥機:簡單、快速(最後達到了兩倍聲速)、靈活、輕型、廉價,

但性能卻遠遠優於當時在役的所有戰鬥機。雖然當時美國空軍還尚未提出正式的設計要求,但臭鼬工廠的方案最終征服了美國空軍領導層,臭鼬工廠再次為洛克希德公司贏得了合同——生產兩架供驗證評估用的原型機,編號為XF-

104。臭鼬工廠於1951開始研製,1954年2月原型機XF-104實現首飛,1958年1月第一架生產型F-104A交付使用。為了使飛機最終能達到最快的速度,臭鼬工廠採用了J79-GE-11A渦噴發動機,所設計的飛機空重也完全符合美國空軍所給的標準,其高推重比也使飛機在高超聲速飛行時佔據較大優勢。但因F-104航程短、事故多,在美國並未大量裝備。為此,臭鼬工廠對F-104不斷改進,發展了多種改進型別,如晝間戰鬥型A型、A型的教練型B型、有限全天候戰鬥轟炸型C型、C型的教練型D型、全天候多用途型G型、與G型相同的日本仿製型J型、義大利改進的截擊型S型等,以及F-104的衍生機型CL-1200/X-27「槍騎兵」。其中,F-104G(見圖1-16)是一種多用途改型,其結構、機載設備等均在已有機型基礎上得到了優化。改型的F-104在西歐廣泛使用,成為北約的標準戰鬥機,先後裝備了西德、希臘、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加拿大、挪威、土耳其、日本、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和中國台灣地區,並有6個國家生產了25年以上。F-104最終生產2500多架,取得了極大的商業成功。

圖1-16臭鼬工廠F-104G戰鬥機

臭鼬工廠所研製的F-104「星」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架具有兩倍聲速的戰鬥機。由於其高速的性能和獨特的外形,後來還被稱為「載人飛彈」。1959年,F-104因為其「在航空事業中取得最大成就」,還為美國空軍、通用電氣公司及洛克希德公司贏得了科利爾獎盃,這是美國航空領域最具名望的獎項。在完成F-104項目後,最初由臨時工棚搭建的臭鼬工廠也發展為洛克希德公司永久性的一部分。

在這一階段,除了上述飛機外,臭鼬工廠還研發了「土星」75、XR6O-1、XF-90、RB-69、X-7(見圖1-16)、靶機XQ-5、XFV-1等多型飛機,雖然其中一些項目被中途取消,但對臭鼬工廠而言,不論是技術上,還是管理上,都積累

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一定進步,這些項目的開展讓臭鼬工廠得到了全面的成長,並為其後來的興盛打下了基礎。

圖1-17臭鼬工廠速度為Ma3的衝壓式發動機實驗平台——X-7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工房 的精彩文章:

TAG:智能工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