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師節到了,小音帶你了解怎麼在道門拜師學道

教師節到了,小音帶你了解怎麼在道門拜師學道

自黃帝崆峒拜師學道以來,玄門拜師已有5000多年歷史了。可謂歷史悠久。拜師分兩種,一種是拜師出家,一種就是拜學師,就是我們所說的拜先生,這是兩回事。

入道時拜的師父稱為拜本師,也稱恩師,也叫師父,就是事師如父。這也就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由來。道教認為,入道是第二次投胎,這時拜的師父,如同再生父親,所以我們稱為「師父」。一般情況下拜師的時候,師父會選擇一個好日子,做一個道場,舉行正式的收徒儀式,然後師父賜徒弟道名,成為某派第多少代弟子。全真道冠巾科儀序中,提到「倘有出家時本師未請冠巾,而本師遠遊他方,或已羽化, 可專拜學師,傍設本師牌位,遵科冠巾,亦無不可,切不可更改本師與己後取之法名。」可見本師的重要性。現在有些人拜師無數,自詡傳承了無數的法脈,實際上並不符合道教的傳統。

但是,修道是一個很長遠的事情,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很多知識需要了解,這就需要學習。一般入道修行三年後,經得住師父的考察,相當於考試合格,師父會推薦你去參加傳度法會,或者邀請附近宮觀的有德行的三、四個,或者七,八個道長,給弟子舉行「冠巾」儀式,表明是真的道士了。然後就鼓勵弟子下山,參訪名師,尋訪大道。下山後尋訪的名師,可以向其學習,這就是「拜先生」,就是人們說的「拜師傅」。和「拜師父」意思上有些區別。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當代社會某些宗派或個人拜師收徒不再有三年的限制,但是一段時間的考察還是必須要有的。

這個師傅,就是所以傳道授業解惑業也。「師傅」一詞,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而且從一開始就是用來指老師的。《榖梁傳》中有這樣的說法:「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戰國時期稱老師為師傅,秦王令異人試誦詩書,異人推辭說:「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這裡的「師傅」與教學關聯,顯然指的是老師。

拜師父如同睜眼投胎,一生只拜一位,先生(老師)可以拜多位。自己的師父(度師)即是自己的親師父,一生只能是一位。如果日後看到哪位有名的高道後,又跑去拜人家當師父,則會被認為屬於不孝,每逢參學參訪,冠巾受戒(正一、凈明、上清、樓觀道等則為傳度授籙)之前也是須要徵求自己師父同意的。而作為師父在收徒之前,若知道此人已有師父,那就斷不可再收此人為徒弟了,只能收為學生。因此拜師與收弟子都一定要慎之又慎,考察要用心再用心。

以下為道教拜師的注意事項:

1、很多人都在問師父怎麼找?皈依道教的師父必須是國家認可的道教教職人員,一般是當家道長,或高修大德,多數看與師父的緣分(有天條件最好查閱對方的道士證、籙牒或戒牒)。

2、現在社會上很多「名師」請大家眼睛放亮點(網上收徒傳法,十有八九是騙局,請大家一定要使勁兒擦亮眼睛),多數是騙財騙色或沒什麼水平的。自己先多積善行德吧,有機緣的自會相遇,師也要考慮個人的人品、德行才會收的,隨便亂收弟子的師父,估計你在他那裡也學不到真東西,又花錢,又浪費精力與感情。

3、道家講究正統傳承法脈,千萬不要學那些邪法,不是心志變得更加狂妄就是變得更加貪慾,最終沒什麼好下場。(正統法脈需經師父開壇,上祈上界並上表入道疏文,有了這個你才會得到師父及祖師爺的承認)。

4、現在大多數的道觀、寺廟裡的所謂「高人」其實 都商業化了,有水平的很少。(當然不排除也有極少一部份高人隱藏其中,不過看個人機緣了)

5、不是所有的道士都有收徒資格,道家中人也要學到一定的層次後(一般要正式入道修行五年以上的道人才有資格收徒),經他本人所屬的道觀或師父允許後,才能收弟子的,也不是一般的道家中人隨意可以收的。

再說一次:要拜明師,自己先多積善行德,有機緣的自會相遇, 師父也要考慮個人的人品、德行才會收的,隨便亂收的估計你學不到真東西,又花錢 。信道慕道之心可以理解,可以選擇在一些道觀先辦理皈依,成為一名道家居士。但是要學道修行,拜師求道,就一定要嚴格考,極其慎重的選擇。人品、性格、修為、觀念都需要一定時間的考核,畢竟以後需要相處一生,因為師徒如父子,恩重如泰山。道教歷來及其尊師重道,修行之人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要踐行道教自古以來的宗旨,切不可以妄自背離。

(以上部分資料參考天津盧道長的博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一個讓我牽掛的老頭
老子道學的偉大意義和學術價值
求人需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
音聲相和——賞析浙西道情《九拜願》
七夕不是情人節而是道教的道德臘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