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書拿錢!憑什麼要感謝老師?

教書拿錢!憑什麼要感謝老師?

早上起來,眼屎都沒來得及開乾淨,就看到了很多祝福,家長的學生的同仁的還有各種教師媒體的。一篇名為《教書拿錢!憑什麼要感謝老師?!教師節一場「尋釁滋事」感動了無數網友。》文章在眾多祝福語中迅速吸引了我的注意,看完了之後大致摸清楚了這個「尋釁滋事」的來龍去脈。大致是,一個知乎網友很耿直的提了一個問:

(圖截屏於《當代教育家》官微)

然後小編就開始各種舉例論證,我們這個職業確實是很辛苦的,很令人感動的云云。

但是,我覺得小編們肯定還有未盡之言,我在此續上我的點點感觸。

知乎網友的邏輯直接把老師定位於「教書匠」,有了這樣一個角色定位之後,才有了後續問題的邏輯思考起點。即,老師們都屬於「匠人」,職業化明顯,我們拿錢講課,講完課之後就走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師生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純粹的知識傳遞鏈條上的關係。

我也希望就這麼簡簡單單該多好呀!

但是,國家、社會、家長給我們的定位可不僅僅是教書而已,更重要的是育人。這一層次的意思,知乎網友們是沒有讀出來的。

如果光是教書,上完課就走,什麼都不管,我覺得每個月拿個幾千塊兒也差不多夠了(這一點都還值得商榷,待複議,請看新東方等私營培訓機構的老師)。但是如果附上了「育人」這一層責任,我心底盤算了一下我的工作量,你就算給我們2萬一個月都不夠。原因如下:

首先說教書。

請問學生們是不是都整齊劃一的在學習,有沒有消化不良的學生?

再請問學生們是不是在學習過程中天天跟打了雞血似的,動力十足,有沒有消極怠學的?

還要追問,學生們是不是都有一樣的基礎,一樣的能力,以至於你給他們講什麼,他們都聽得懂什麼?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學生不是千人一面的,而是參次多態的。那面對差異,就要「因材施教」,這才是教學的難點,也足夠耗盡老師們的心血與心智。

我們學校的《瘋狂物理》團隊率先利用互聯網平台關注學生們學習的差異,利用自己休息的時間開始製作微信平台,把一周的重難點重新整理並推送,而且有時候要製作實驗視頻給學生們看,請問這得花費多少時間?!

以前和我搭檔的周佳老師,為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開始在班上整出了一個《奔跑吧,物理》欄目;去韓國旅遊也不忘為進步的學生準備「面膜」。

我也學著這些前輩,在不斷的運用各種方法來讓學生感覺新鮮,為了鼓勵學生,激發鬥志,也有各種名目繁多的獎勵措施——情人節水杯,熱COCO,蛋糕卡,班級信物等,而且是花樣翻新,創意層出不窮。有時候為了兌現給予學生的諾言,真的要冥思苦想好長一段時間。我身邊有太多太多這樣的老師,幹得非常棒,而且常常是無私的!比如說送生日書——良心挑選符合學生氣質的生日書。每一本書都不便宜呀!而這還僅僅只是教學環節當中的一個環——反饋!

還要說說每個老師都要強調的「教學過手」,就是教後要讓學生消化。這也是教學的延展,很花時間。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學」並不等於「會」。我知道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老師,在改完作業之後,做完測試之後,發現一大堆問題的時候,心急如焚,找到一切可以找到的時間在幫助學生——數學是一個一個的訂正,英語是一個一個當面抽問,物理是一個個的輔導過關……即便不是一個一個的,老師也願意找出一堂別人不要的課,恨不得把學生的知識漏洞全補上,請問那些時間有工錢嗎?

再說回來,教書何嘗是你想像的這麼簡單?大家都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最要的就是面子。一堂課乾癟癟的上下來,誰願意聽?一堂課幾年前也是這麼上,幾年後還是這麼上,誰聽?看到學生懶洋洋的,耷拉著腦袋,無精打採的帶著鄙視加盲目的眼神望著我們的時候,誰能受得了?於是,為了這張臉,我們也是拼了。教育界都有這麼一句話——推動自己,才能推動教育。那怎麼推動自己?讀書、反思、求教等接受再教育的方式。常常兩個月的暑假,一半都不是自己的。(贊成的小夥伴舉手!)

其他的人不敢說,我就說說我最熟悉的自己。教英語,要讀《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了解英語最前沿的科學教學法和理念。要穩固自己的英語辭彙量和定期的輸入,最近,我選擇的方式是讀《論語》英文譯作,每天還要背誦。還不夠,教書不懂學生是完全不夠的,懂學生就要研究心理學,於是把大學本科心理學教程從頭到尾的學了一遍,各種各樣的《學習心理學》《學習論》《心理學導論》《發展心理學》等大部頭書籍充斥案頭,而且都要找各種時間去讀。與此同時,為了擴大自己的知識背景,豐富課堂,很多老師都是在花一輩子的時間在備好一堂課。教育類書籍要讀,經濟類的書要讀,文學類的書籍要不能少……光是看書花費的時間,大家就可以算算了。假期一半時間都是用在充電上,包括讀書、聽報告等。

是不是讀了就完了?根本不是,讀到好東西就忍不住和教學聯繫起來,於是自己又要開始反思一通,我採取的方式就是訴諸筆端。有時候覺得讀到的內容特別適合家長,於是我也要給家長推薦書籍,還要和你們開一些沙龍會。準備階段還要背下數千字的稿子。大家掐掐指頭就知道會花多少時間了。而且各位要絕望的認識到,時間是有限的!在這方面用多了,另外一方面就用少了。

其次談教育。教育我姑且狹隘成「德育」,我把它看做是以下幾個關鍵詞:人身安全、心理健康、三觀健全。

第一:人人都知道的人身安全就不詳細說了。反正我經常給學生說,你老師我的一隻腳在講台,另外一隻腳在監獄。我們班出去野炊、變形記等富有創意的德育活動都是建立在反反覆複寫,修改《安全預案書》《安全責任書》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的。

第二:心理健康。我們越來越重視的是「健全人格」「,教育界言必稱「人」;「學生主體」等。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學生「健全心理」基礎之上的,我們家長也慢慢認識到,教育計之長遠,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今後能夠幸福生活更重要。於是心理健康又成為了老師們德育工作的另一陣地。再加上,中學生階段的心理衝突是「角色混亂」和「自我同一性」的確立階段,他們的自我形象還沒有高度穩固的統一,需要外界不斷的加以確認。而這一階段,學生的第一影響源,已經開始由「父母」「老師」開始過渡到「朋輩」。那人際關係常常就成了當務之急。人際關係和情緒、歸因方式,解釋風格息息相關,而情緒、歸因,解釋風格都和未來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連。那請問,當老師的就只教書,對學生這一階段出現的問題全然不管不顧了?我還記得初一的時候,為了了解每一個新生,每天下午放學之後都要按照學號,對照他們的《心靈檔案》一個一個的談話,每個學生交流的平均時間不少於一個小時?請問這一份時間,有沒有工資?算不算補課費?

第三,健康的三觀。還別說理性思維這些高級思維人才了,就說合格的公民。合格公民是不是我們時代的召喚?我想請問那些質疑老師工作量的人,請問,當你把學生送到學校來的時候有沒有完成他的公民性屬性,有沒有完成他的社會化屬性?答案是否定的!你根本沒有完成,而且做都沒有做,現在很多家庭培養出來的「媽寶」「巨嬰」,基本上都是共生思維,都是自我思維。請問這些工作,誰去做?你去?你已經錯過了他聽你話的那個階段了,你或許已經喪失了權威,說的都不中用了。所以要「易子而教」,我們說話,還管點用。於是,學校給老師們排了一堂課叫做——班會。我們班的每一堂班會課,我可以拍著胸脯保證,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完成學生的社會化屬性,即幫助他成為一個社會需要的人,從認知,從情感,從行為,樣樣都要絞盡腦汁的去考慮和照顧。就拿最近一堂班會課《定義修養——從田家炳的故事談起》,這堂課從搜集素材到聯繫學生實際就花費了我好幾個小時呢!

請問,我可不可以直接在百度上下載一個課件?可以的,但那不一定是學生需要的,也不一定是學生感興趣的,更不可能是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思維特點的。基於此,還得自己做。

算上我的一些特色工作,如寫文章,找素材給你讀(至於你讀沒讀,我就不知道了),讓你了解班級動態和學生心理特點,這每一篇文字焦點一個概念,解決一個問題,每個字每句話都是自己端坐在屋子裡,在鍵盤上敲出來的,時間穿透一切,定格了我們老師的身影。

我想,如果要按照工作量和時間心血來衡量老師的工資的話,你每個月給我們兩萬都不夠!然而好多老師只有幾千,甚至部分老師連納稅的起征點都不夠,連當光榮的納稅人資格都沒有!請問這其中的差價誰來補?

其實,在當老師的時候,我就知道了,差價用良心和熱情來填補!

殷哥說教∣一個有用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殷哥和你的成長心路 的精彩文章:

TAG:殷哥和你的成長心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