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默克爾還會再贏嗎?

默克爾還會再贏嗎?

新聞導讀

這個月是德國的大選月,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將會繼續領銜執政黨出徵選戰,目前的民調顯示她也是極有可能第四次勝選出任德國總理的。默克爾為何可以保持不敗之身十幾年之久呢?

評論員陳迪

2017的德國大選將於當地時間的本月24號,也就是兩個星期後的今天舉行,而本次大選的最主要看點就是:默克爾是否將獲得她的第四個德國總理任期。已經在德國總理的位置上待了12年的默克爾還不是戰後歷史上任期最長的德國領導人,排在她前面的還有在任時間長達16年的、來自與默克爾同一個黨派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前輩、恩師赫爾穆特·科爾。然而即便如此,在如今這個人們普遍急切尋求改變的世道里,一個通過開放渠道產生的世界大國領導人人選能夠做到12年不變、並且現在正在展望16年、而且可能性還非常大,這當然還是非常罕見的。

默克爾正要完成的目前這個任期分明非常不輕鬆,或者更準確來說應該是剛剛才從一場巨大且漫長的政治危機中劫後餘生,那指的就是從2015年開始的中東難民危機。德國作為歐洲狀況最良好的經濟體,成為了眾多難民的首選目的地;而德國作為歐盟事實上的核心領袖國家,以及出於德意志民族對二戰歷史的深切反思而形塑的人道主義國家價值觀,都讓德國與默克爾必然地選擇了向難民敞開大門。在最開始,默克爾的行動為她帶來了巨大的政治聲望,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然而,奉獻終究是有代價的。源源不斷的難民最終高達百萬以上,讓哪怕富庶的德國也無力消受;而與難民有關的層出不窮的惡性事件,例如新年夜科隆廣場上對德國女性的大規模性騷擾,又例如聖誕市場上的卡車衝撞恐怖襲擊事件等等,都逐漸讓當初的政治功績變成了政治危機。

然而,讓世界上不少期待著默克爾突然倒台的人們大失所望的是,想像中的德國執政黨黨內嘩變並沒有發生,默克爾依然坐穩了總理的位置,並且自始至終不後悔當初的選擇,只不過承認應該做得更好而已。而就民意而言,默克爾分明已經熬過了最糟糕的時候。如今民調顯著回暖,對比其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德國社會民主黨的舒爾茨,默克爾的領先優勢居然已經攀升至高達兩位數的百分點。憑什麼?不少人肯定要問,默克爾憑什麼就不需要為難民危機付出政治代價呢?

當事實與想當然之間出現了巨大的鴻溝的時候,那也許只能說明,要不就是身處外界的人們接受到了存在偏差的信息,要不就是外界的人們更傾向於挑選他們自己關注的議題進行放大與討論,而不管那其實並不是德國選民全部的注意力所在。德國社會目前正在享受著本國歷史上最低的失業率,經濟狀況穩健,這在目前普遍增長乏力的世界經濟中顯得尤為珍貴。難民危機固然促成了以德國另類選擇黨為代表的極右翼政治勢力的興起,他們在本次大選中估計有望跨過5%的門檻進入德國國會。然而除此之外,在整個德國政治的版圖上,就再也找不到抱持和他們哪怕是稍微接近的政治立場的黨派了,如今的所有主要政黨都表示不可能和極右翼合作。而僅僅憑藉8%的民意,德國極右翼當然沒有可能做到他們的美國英國同好所掀起的風浪,甚至連法國的瑪麗娜·勒龐那樣的程度也無法達到。

默克爾得以在德國政壇立於不敗之地,既有政治大環境的決定因素,也有其個人政治特點的影響。就大環境而言,德國社會擁有著全歐洲比例最高的中間派選民,整體政治氛圍排斥極端化思想,不同意識形態的黨派事實上都在往中間地帶競爭,這對於一個實行比例代表制選舉制度的國家來說其實是不常見的。我們知道簡單多數、贏家通吃的選舉制度通常會催生兩黨競爭,例如像美國那樣;而比例代表制通常會催生多黨競爭與聯合政府,例如像德國那樣。在德國,要出現一個得票率超過50%的單一大黨是極不可能的,30-40%是大黨的常態。但是德國政治的一個特點就是,不僅左翼大黨會找左翼小黨聯盟,右翼大黨會找右翼小黨聯盟;甚至還會出現左翼大黨和右翼大黨的聯盟,就是選舉中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最後居然攜手組成聯合政府了。

默克爾前三個任期之中的兩個,就是和目前的競爭對手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她的對手舒爾茨所在的黨派,現在事實上和默克爾的黨派一樣同樣是現在德國實打實的執政黨。根據目前的民調計算,本次大選過後,默克爾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哪怕如願勝利,他們也恐怕找不到一個能夠湊起來剛好超過半數議席的小黨結盟,到頭來還是要和競爭對手繼續共同執政。所以上周日的德國大選辯論讓很多國內國外觀眾感到無聊乏味,看著默克爾和舒爾茨的政綱幾乎沒有區別,這是有原因的。風風火火打一場選戰,其實最後組成政府的還是這兩家人,都不會下野,區別只不過是老大由誰當、總理的名份掛在誰頭上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正午 的精彩文章:

性別歧視廣告 反映當地社會現實偏見

TAG:天下正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