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有嘻哈,我才不會裝作從沒想紅

中國有嘻哈,我才不會裝作從沒想紅

這個夏天,從一句「你有freestyle嗎」到「我覺得不行,我覺得OK」,燃起了90後的狂歡,也書寫了中國嘻哈的奇蹟。

6月,看到愛奇藝的主頁出現了《中國有嘻哈》專欄,鑒於我對嘻哈也沒有什麼了解,就把它關上了。

然而第二天,朋友圈幾乎全是「你有freestyle嗎」的刷屏,過了一周,幾乎各大品牌都蹭上了freestyle的熱度,感覺不會freestyle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持續到7月份,每周六《中國有嘻哈》的話題都成為朋友圈和微博的重頭戲,於是我重新打開了它,當看到第二期的時候,我發現我徹底入迷了。

熬夜看到了最新更新的一期。從沒想過,對於嘻哈完全不感冒的我,居然不斷地單曲循環著曾經覺得很吵的rap。

我不懂什麼是嘻哈,可是我覺得keep it real很酷

儘管《中國有嘻哈》在爆火的同時引來了許多爭議,有人指出其抄襲的嫌疑,在節目的剪輯和營銷上也凸顯出許多套路,可是它確實讓大眾知道了什麼是Freestyle,什麼是Diss,什麼是Flow,什麼是嘻哈,同時也讓大眾發現曾以為「非主流」的地下Rapper原來可以那麼酷。

嘻哈是什麼,嘻哈譯自Hip Hop,這一詞源於美國黑人,Hip的意思是屁股,Hop的意思是跳躍。嘻哈起源於美國黑人,代表著純粹的平民文化,也經過無數人的傳遞和創新,不斷演變成為一場全球的青少年文化運動。

拋開以上的名詞解釋和專業術語,我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嘻哈,可是我覺得keep it real很酷。

不管節目里玩了多少套路,是否充滿著劇本,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有嘻哈》里rapper們確實展現了一種「keep it real」的精神,這是近幾年綜藝節目少有的一點。

印象最深的就是就是bridge的那句話。

以及Jony J在歌詞里唱的。

不滿意製作人,就在微博上diss;不滿意節目,就摔話筒;不滿意對手,一言不和就開懟;從不掩飾多麼想贏,多麼想賺大錢。

這樣的態度放在日常社會中可能是不懂事,不成熟的表現,但是為什麼要永遠遵從規則,哪怕只有一次,不向現實低頭,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即使輸了也無憾。

如果永遠帶著面具做人,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是誰。

從勤勤懇懇的學生到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人生的軌跡好像都成了定數,面對著社會的條條框框,盤算著生活的形形色色,或許很多人都習慣了呆在虛偽的假面里。

然而《中國有嘻哈》向我們傳遞了一種real精神,即使最後要走向平庸,也要聽從內心地掙扎一次。

不給自己下定義,也別輕易定義別人

我身邊有一個學霸,從前她幾乎每天行走於圖書館與教室之間,然而我沒想到,她也瘋狂地迷戀上了《中國有嘻哈》,原來每個人骨子裡都有著不羈的靈魂。

《中國有嘻哈》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她,同時也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吳亦凡。

曾經對吳亦凡的印象僅僅停留在「偶像派」,「沒實力」,「小g娜」,「演技差」這幾個詞里,當看到吳亦凡出現在《中國有嘻哈》的節目里,甚至覺得不可思議,然而認真看完節目,確實很多人對他由黑轉路,甚至轉粉,無論他曾經有多少緋聞,他對嘻哈的認真和態度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吳亦凡,還有中國有嘻哈的選手們,最近爭議較大的大概就是PG ONE和GAI了。從兩周前雙方粉絲的互掐,到最後的雙冠軍,網友紛紛站隊,先是扒出了GAI的黑歷史,而後又開始了對PG ONE的攻擊。

但是兩人的矛盾和私下的事迹其實並不影響他們成為優秀的Rapper,在舞台上展現自己獨有的風格。或許你只看到了他們放蕩不羈的一面,卻沒想過他們罕為人知的辛酸,或許你正在忙著給選手們下定義,但是下一秒可能會將自己打臉。

生活也是如此,今天故事這樣演,或許明天劇本又倒過來了。

踏入2017年,個性化的聲音和態度越來越受重視,在《中國有嘻哈》里,Rapper們歌詞並沒有多麼煽情,也沒有多麼深刻,但是恰恰是這種簡單直白,表達心聲,不拐彎抹角的方式直擊了觀眾的心。

不管節目背後是否充滿著套路,但是這個夏天,《中國有嘻哈》真的帶給了我們不一樣的體驗,也讓很多人認識到不一樣的自己。

對啊,中國有嘻哈,我才不會裝作從沒想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淺談當代青少年兒童親子教育
發現屬於你的數學之美
燈火七律《淘》12則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