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焦慮的自我拯救

論焦慮的自我拯救

文|金澤香

曾有人做抽樣調查,對象群體是普通工薪族:「如果給你一百萬是否能解決現在的煩惱?」答案「是」與「否」持平,怪的是,該調查給題目加上年度標尺繼續發問:「如果每年給你一百萬是否能解決現在的煩惱?」答「是」的以絕對優勢領先,看來第一條回「否」的,不外嫌金額過少,當知曉每年有一筆不菲的固定收入,立即心安。該調查的結論是:對普通百姓來說,錢是萬能的,它化身天秤平衡物質與精神。

此種說法與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相比,可謂簡單粗暴。姑且不論科學性,從現實角度來看,該結論實則影射大眾追求仍停留在「生存」層面。以北京房價收入比舉例,相關數據表明,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大約是北京市民年收入的37倍,而國際上通行的說法是房價收入比在3至6倍之間為合理區間,我國除一線城市,大部分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已超過6倍。也就是說,多數人工作一輩子只為一套房,介於生存與生活的中間地帶,面對巨大的現實落差,唯金錢可補,這已是一代甚至幾代人深感焦慮的事。

然金錢真的是萬能的嗎?我看未必。前不久「焦慮症」成網友討論的熱點,相對各類煩惱而言,「焦慮」這個更為精準的情緒表達,引起大家共鳴。是啊,活在當下,競爭激烈,為爭取更多更好的有限資源,誰能逃得了焦慮呢。就算不爭不搶,迭代迅猛的多元信息,擠壓人們生活空間,形成被迫接受,被時代簇擁而行,怎能不焦慮。

焦慮的根源在於,受外力影響形成的過激反應,如驚恐、緊張、煩躁等。從醫學層面講,此類癥狀並不能用上文給予的調查結論「金錢是萬能的」來治癒。它可能由金錢引起,但形成的情緒波動,已不能單靠金錢撫平,它隸屬於神經診療範疇。

心病還需心藥醫,面對日常小焦慮,可行佛家內觀法。一旦觸碰焦慮邊界,自我調整呼吸,觀察心念起伏,如深呼吸緩吐氣,或轉移注意力,或尋求其他解決辦法。在我看來,焦慮與沮喪、失望、泄氣有著本質區別,前者是正向過激,後者是負面過激,前者躍躍欲試想嘗試或嘗試後因結果不甚理想,產生煩躁、緊張、恐懼;後者是喪到極致,失去動機,坐以待斃。當今焦慮與感冒一樣,時而發生,無不源於我們與外界接觸面廣,總有某個小點被一觸即發。

想起幾年前,微信剛流行,我被拉進各種群、礙於情面加了各種人,看各類熟的不太熟的甚至陌生人的朋友圈。坦白講,當無數信息湧來,我焦慮了。我的空間呈無序狀態,每天需拿出時間、精力應對種種不相關的人。這對擅長或熱衷人際交往的人算小事,但對我這種天生慢熱又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來說,簡直如坐針氈。一次出門忘帶手機,那種不被打擾的感覺甚覺可心,於是我決意改變:首先清理好友名單,留存的界線是,家人與日常互動多的朋友,次之是工作夥伴,其餘一概清除;接下來查看微信群,不重要或自己不怎麼發言的設為消息不提醒,要麼直接退出;然後清理訂閱號,有閱讀價值的置頂,其餘取關或不聞不問;最後,關閉朋友圈。完成此番清理後,焦慮明顯緩解,之前被微信叨擾的世界終於恢復正常。前不久,我注意到朋友圈功能迭代升級,推出了取消紅點提醒、關閉朋友圈入口等人性化設計,看來為此焦慮的不止我一人。

這個事例說明,焦慮可大可小,外物是起因,心性是主因。內心的平靜難以用金錢衡量。如果這時還有人問我「給你一百萬能否解決你的煩惱」我會將是和否都打上對勾,即是也否。有錢固然好,買買買,可暫時放下焦慮的事。但錢是有限的,焦慮的黑洞是永存的,花光之後還需面對,所以心病還需心藥醫,跳出本我,理智審視焦慮根源,然後對症下藥,是謂自救。

當然,世間哪有那麼多法子,總有無解的狂躁。無解不可怕,可怕的是與之深深凝視不知回眸。一味沉溺其中,勢必自我損耗,步步滑入情緒的深淵。此時不必糾結結果,不妨去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如健身、書法、觀影等。相對於消滅焦慮,我們隨時需留意自身的能量值,一旦發現下降趨勢,則需進入「充值」狀態,為日後解決疑難留存足夠的精力與體力。提到「日後」可能又有人要焦慮了,如果以後也無法解決呢?是啊,無能為力的事還少么。如果註定無解,應行妥協寬慰之法,事無萬解,人非萬能,妥協不是認輸,而是識破事物真相,擱置爭議。妥協什麼呢,妥協於事實;如何妥協,依從於個人的世界觀與價值判斷。

總之,焦慮不可怕,它是一座蠢蠢欲動的火山,不留意自有引爆的危險。儒家佛家道家一致認為:「靜能生慧」「靜能開悟」「靜能正道」,浮世喧嚷,既然萬物無法止息,唯有自我時刻善待,於「靜」中參悟,於心中化解,讓無從依傍的內心多一份沉著依靠,便不會隨境而轉,又似武俠高手,不慌不忙中一一接招,百鍊鋼化作繞指柔。基於詩意憧憬,我願相信,火之另一極是水,只要降伏之,自安寧溫柔,想來焦慮之火亦是。

----------------------------------------------------------

【版權聲明】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文藝美學網」,歡迎微信搜索關注,查看更多推送。謝絕網路轉載,違者視為侵權。媒體轉載請添加公眾號獲取授權,謝謝。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美學家 的精彩文章:

少數派許知遠:其實真正的奇葩是不受歡迎的
山丘的孤獨:李宗盛《山丘》和高曉松《越過山丘》
在專註里重生,兼談闖關的意義

TAG:文藝美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