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您,是教我如何明媚怒放的護花人

您,是教我如何明媚怒放的護花人

小時候,

大人們都說我們這一代是祖國的花朵,

鮮艷而明亮,擁有著朝陽般的思想力量。

而老師,

就是教會我們如何努力張開初生的柔弱花苞,

如何緩緩盛開,

如何明媚怒放的護花人。

今天是2017年9月10日

是我國一年一度的教師節

借著這一天的機會,

我們對敬愛的老師們說一句:

老 師 ,您 辛 苦 了 !

我們最常使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老師這個職業,那就是「桃李滿天下」。

世人一半用此詞語來比喻老師培養的後輩或學生很多而且遍布各地,是對老師最好的讚譽

「桃李滿天下」最早出自《資治通鑒·唐紀·武后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可見在中國古代時期,人們對於「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的評價就已經如此之高,而且在古代,也有「教師節」一說。

古說教師節

1

古代的教師節和孔子有莫大的關係。在漢、晉時期,每到孔子誕辰日(農曆8月27日),皇帝就會率領文武官員去祭拜孔廟,還會請教師們吃飯,當時雖沒有確立孔子誕辰日為教師節,但教師已開始享受節日休假、會餐等福利待遇了。

唐宋時代,每到這一天國都和各州、府、縣都要舉行孔子誕辰祭典,當時的祭典非常隆重。並且,國子監、書院以及州、府、縣也會選拔成績突出者為「司業」,報送朝廷,這些「先進教育工作者」最高可獲賞銀500兩。

到了清代,孔子誕辰祭典的規模和範圍愈加宏大,成績最為卓著的教師在這天會被授予八品職銜,提升為院長、監院、掌教、館師等。清代許多著名學者如顏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時得到的提拔。

2

古代教師的稱呼也有很多,比如先生、夫子、師父、師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

那麼,有些在現代社會中常見的稱呼和古代是表示同樣的意思嗎?

教授

如今的教授一詞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種職稱,但在古代太學中則是講學的博士。中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學校始設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學以及明清兩代的府學也都設有教授。

助教

如今的助教有助理教師的意思。然而在古代,助教指的是在國子監任教的教師。西晉咸寧二年立國子學,始設助教,協調國子祭酒、博士傳授儒家經學。此後除個別朝代外,國子監中都設經學助教,稱國子助教、太學助教、四門助教、廣文助教等。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廈名師眾多,三尺講台,立德樹人,無私奉獻,成就廈大"南方之強"。

值此特殊的日子,我們衷心祝願廈門大學全體教職工:

節日快樂,萬事勝意

新媒體中心

文案:李童

排版:黃璐瑤

責任編輯:汪鵬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廈門大學學生會 的精彩文章:

TAG:廈門大學學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