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賣出好產品的人,能聽見產品的聲音

賣出好產品的人,能聽見產品的聲音

有一次,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被邀請到日本演講,到了日本他還沒想好講什麼。當晚,他和朋友到一家店裡吃壽司,在吃下第一口的時候,他發現這個壽司和在美國吃到的完全不一樣,從未吃過如此美味、回味悠長的壽司。

一個問題浮上心頭,為什麼這裡的壽司味道會不一樣?

這時,他抬頭看到一個70多歲模樣的老員工正忙前忙後。「這麼大年紀,怎麼還不退休?」旁邊的食客告訴他,老人是老闆,開了30多年的店,也在自己店裡當了30多年的服務員,每天接觸顧客,為顧客服務。

舒爾茨當時心裡強烈感慨,原來壽司的味道之所以與眾不同,也許就跟這個人做事的方式有關。那時,他突然想到了演講的主題,也是後來他自傳的標籤——《將心注入》。

產品如何最終贏得市場?靠你的技術?靠你的工藝?這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將心注入到你的產品中。一杯普通咖啡和星巴克咖啡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服務員把咖啡倒進杯子的時候,只是將咖啡倒了進去,而沒有將心倒到杯子里。這是他經營理念的核心。

而如今,星巴克已經變味了,也成為了平平常常的消費品,成為快餐化的遊戲,原因也在於他已經難以將心注入。

01 匠心重溝通,而非強硬的連接

吳伯凡先生認為:中國現在的製造已經走進心時代了。

2007年底,他去富士康參觀,那時的富士康還很封閉,極少向外界開放。在兩天的考察後,對富士康有了新的認識,雖然富士康問題很多,但是在經營理念上,有一個點我特別認可——他們有一句口號叫做「親近鐵塊」。

鐵塊是冷冰冰的,你要把一個產品做好,不是機械化地製造一個個零件,然後組裝,這樣做出來的產品一定是粗糙的,因為你的心沒有親近這些鐵塊。你的心跟鐵塊親近的力量、那種連接、那種感應,是你的產品勝過90%的競爭產品的最重要因素。

我們經常忘記產品里有一個最重要的看不見的元素,就是心。沒有心就只是一個平庸的產品而已。

金剛組,是日本一家有1300多年經營時間的長壽企業,做的什麼業務?就是給日本的神廟做修繕。

天壇,是一座偉大的建築,因為如此大的規模竟沒有一顆釘子,將木頭與木頭之間的間隙接運用得淋漓盡致、天衣無縫。神廟也是這樣,這需要對木頭有著深切的了解,而這個了解僅僅靠頭腦是不夠的。

負責修繕的木匠對稻盛和夫說,20多歲他只是個平庸的木匠,那時候他只會用斧頭強行決定木頭的形狀,但不同年份、不同氣候的木頭,習氣是不一樣的,每一塊木頭都有著自己的性格。製造過程看似是主動干預手裡的產品,但其實這不叫做工,真正地做工是跟木頭之間存在一種對話,交流越深入,木頭就會越聽你的話,最後做出來的產品是密切溝通的結果,而不是強硬的連接。

這個故事讓稻盛和夫明白,一個好產品或者一個好的製造企業領導人,應該是能聽見產品的聲音的人。

02 中等收入陷阱與莊子講道

吳伯凡先生說:中國在過去三、四十年里,我們一直在做以價格優勢為導向的產品,很少想到這個產品的用戶使用情景是什麼樣,做產品只是單純因為能賣出去,能夠賺錢。當客戶買了產品,他是怎麼使用的,他為什麼要買我的產品,他在使用過程當中,會不會出現各種各樣沒有想到的麻煩,甚至由於疏忽,產品里隱藏著很多障礙,不僅沒為他解決問題,反而給他帶去麻煩。

那時沒考慮這些,但今天就必須考慮。中國成為一個世界製造大國,GDP全球第二,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製造模式,確實功不可沒,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被我們忽略了:製造,心要投入。

中國製造,走過的30多年曆程,我們用粗製濫造的方式贏得了一些暫時性的優勢,但這個優勢今天已然不在,價格優勢沒了,勞動力成本持續增高。這就形成了常說的「中等收入陷阱」,勞動力價格漲得很高,但我們的技能根本卻未見增長,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沒有絲毫的改變,所以,產品還是一如既往的粗製濫造,失去了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力的。

莊子講道,道需要通過嫻熟的技法達到,技法是來自於哪?來自於將心投入到你眼前的世界裡,從心和物的對立,到心和物的和解,一直到心和物的合作的這樣一種狀態。

所以,一個佝髏病人頭抬不起來,但是他的竹竿沾一點瀝青,聽到知了在叫的時候,卻能將這個極為敏感的物種一擊即中。莊子說他,練的不僅僅是手藝,更是練心,首先忘掉自己。庖丁解牛,亦是如此。

03 恢復工匠傳統,尋找匠心

中國有兩個傳統斷了,一個是士紳傳統,一個是工匠傳統。尤其是工匠傳統,這是傳統製造業的根基。到德國、瑞士、日本去看,他的傳統一直是存續的。中國製造業莫忘了:「越老越值錢」。

在珠三角一帶的的製造業工人,16歲做五年就走,21歲就是老員工,廠方要求的根本不是製造中隱性的知識,那些在時間當中沉澱出來的技能,甚至是智慧,只是粗糙的加工,這樣如何談轉型升級?製造業要沿襲工匠傳承,像日本的年工序列,終身僱傭年工序列,用制度保證師徒關係,尊重隱性知識。

現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找不到新的增長點,不要從外部找原因,要從心找原因,回到一個人和物對話的狀態,這個狀態吳伯凡先生把它稱之為匠心。

一個匠人,他有著跟世界、跟物體,深切對話、溝通、感知的能力。

吳伯凡認為通常所說的工匠精神是「匠心精神」。工匠,側重技法;匠心,是一種道的層次。只有做一個製造業產品的時候,將心注入,得到的產品才會做出讓人驚嘆、讓人尖叫,而非簡單的價格取勝,而是以它的價值取勝的產品,這是中國製造今天面對的一個非常艱難但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本平台不對轉載之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英會 的精彩文章:

三招讓你的數據透視表處理能力提速1000倍
省總如何管理好代理商?
中藥注射劑受限靴子落地
省區經理如何進行高效終端拜訪?
淺議省總的協同拜訪

TAG:萬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