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婚姻要幸福?務必讀懂2個關鍵詞

婚姻要幸福?務必讀懂2個關鍵詞

00

愛情是要經營的。

而經營愛情,講究的不只是感性,更多的反而是理性。

因為有了理性,你的感性才能有正確的落腳處。

我曾在《愛情的童話在現實中還有第2季》里寫過戀愛前後會面臨的一些問題,但闡釋的大多是現象,而沒有剖析過現象背後的本質原因。

其實啊,無論什麼關係都是很脆弱的,因為它涉及到人性。

愛人也不例外,一樣逃不過與人性相關的兩個關鍵詞:

一是恐懼,二是自利

01

先說恐懼。

如你總是把好脾氣奉獻給外人(如酒肉朋友、領導上司等),而把壞脾氣留給家人,是因為你害怕外人對你有不好的評判,故而疏遠你,冷落你,冷藏你……這關係到你的事業,人情,圈子關係等,無可厚非。

但你知道家人不會:從長遠看,他們離開你的概率極低,你甚至不會考慮到有一天他們會拂袖而去。

而在婚姻里,用「恐懼」一詞或許過重,用顧忌一詞會更準確,但道理相同。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兩人尚未步入婚姻,就意味著彼此的愛還沒有真正塵埃落定,怕自己一旦表現不佳就前功盡棄,因而有所「顧忌」,時時處處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直至步入婚姻殿堂,情人成了家人,「顧忌」消失了,至少消減了一大半,故而真實的、「怎麼舒服怎麼來「的自己就原形畢露了。

所以,從相愛相知到步入婚姻,之所以會出現落差,除因新鮮感喪失的原因外,「無所顧忌」是最大的「殺手」。

戀人成為夫妻後,大多要經歷磨合期,就是這個原因。

之後,夫妻共同財產增加、孩子出生……這些因素又讓兩人之間的「顧忌」值緩慢回升,直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值——因為此時分開,就要考慮到財產分割、兒女撫養權等問題,分開的「成本」更高了。

正因為顧忌,婚姻才成了圍城:入城不容易,出城也不容易,或許還得褪層皮呀!

顧忌這個關鍵詞告訴我們什麼呢?要保住自己的價值,讓對方對你有所」顧忌「——價值二字聽起來或許過於功利,但這就是事實。

當然,這種價值未必是物質支撐,還可以是精神依賴

你可以不會賺錢養家,但你要懂得體恤分擔;

你可以不貌美如花,但你總得溫柔嫻淑;

……

總之,你要讓對方心裡明白:TA對你是有所」顧忌「的,說白了就是倘若失去你,TA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

這樣一來,彼此的關係才能穩定。

為什麼總說要保有自我,要愛自己,就是因為這個。

GIF/413K

那如何保住自己的價值?

一是讓自己保持新鮮感。

戀愛之所以美好,當然有人體內各種激素引起的生理原因。

但除了生理原因外,還有人的好奇心在作祟。

初見時,你是一本書,TA對你從建立好感開始,到對你加深了解,繼而越來越愛或者因為三觀不同而落荒而逃——這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當中充滿了新奇刺激,自然讓人興緻盎然。

但到了愛情的成熟期以至進入婚姻一段時間後,彼此已經沒有可供探索的空間了,此時,就只有兩條路:

要就設立(或自然而然地形成)共同目標(如兒女培養、改變經濟狀況),攜同共進;

要就一起墮入了無生趣的柴米油鹽,愛情也隨之萎靡困頓,甚至無疾而終;

所以,為什麼說人要不斷地更新、進步,是因為這樣既保持了對方對自己的新鮮與好奇,又達成了執子之手,共同探索,「一起變得更好」的局面。

有一句話說,你有沒有愛對人的衡量標準,就是你和他在一起後,有沒有變得更好。

知名演員陳道明也說過:「共修是夫妻關係的最高境界。夫妻結緣的最大意義不是吃飯穿衣、生兒育女,而是彼此滋養、彼此成就,提升生命的層次。」

說的都是一個道理。

二是恩威並重,由恩生威。

讓對方有顧忌,不是有恐懼,所以你應該是自求,而不是通過外緣來他求。

顯而易見,自求,就是上述的更新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那「他求」呢?

就是知道了」顧忌「的重要性,卻在行為上背道而馳——如三天兩頭查電話挖隱私,報備查崗甚至制定一些不平等條約,試圖綁住對方,把對方對你的「恐懼」當成了對你的「顧忌」。

然而,恐懼是負面情緒,是會讓人避之不及的;

而婚姻里的」顧忌「不是恐懼,它是發自內心的敬,是真心實意的順服;

有一個成語叫恩威並重,其實,在婚姻里也講恩威。

婚後,僅有愛還不夠。

我們形容情侶很少說恩愛,但說夫妻則常常用恩愛來形容,就是因為夫妻在一起,有男耕,有女織,軍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可見,這愛里是有恩在的——你是我的恩人,我也是你的。

當你的付出,成為對方捨不得離不開你或者不忍心離開你的「恩」時,你的威才算真正地建立了。

這樣子的威,才是有力量的。

當然了,即使你不斷更新自己,付出也得不到回報,甚至對方還成了個渣心不改的白眼狼,那你大可選擇放手,找到屬於你的精彩,因為你已經能夠配得上更好的。

02

再來說人的「自利」性。

其實,顧忌就是源於人的自利需求。

從某種程度上講,人都是自利的動物——即使你是想通過「利他」來解脫自己,這「利他」是為了自我解脫,不還是「自利」么?

婚姻亦然

如舉案齊眉,如你挑水來我澆園,或者你依賴我我依賴你,誰也離不了誰,這就是各取所需的「自利」。

雙方關係穩定,是因為滿足了彼此的「自利」需求;不能滿足彼此「自利」需求的關係是不會長久的,即使勉強在一起,也難言幸福。

話說回來,人的「自利」需求同樣闡明了:對愛人,用綁,是綁不住的。如上文所述的約法三章對對方不利,對方即使勉強執行,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甚至是抵抗的。

——對方不認同的、所謂的約法三章其實形同虛設,甚至會適得其反——想想看,即使你制定了100條家規,對方也不得已遵守了,但對你的「顧忌值」不會有絲毫上升,反而會有所下降,直至最後權衡發現,相較於失去部分財產、兒女而言,離開你於TA更有利,TA就會不惜破釜沉舟。

那TA真正顧忌的是什麼呢?不外乎上面說的:新鮮感以及你由「恩」建立的「威」。有了這兩點,再加上雙方父母、兒女等親緣關係形成的深度連接,你們的關係才會大概率地趨於穩定,且是健康的穩定。

有一句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

於婚姻而言,得伴侶心者,得幸福。是否真正得到了伴侶的心,很重要。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恩居士的文字客棧 的精彩文章:

TAG:悟恩居士的文字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