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師節:給家長們的一封信

教師節:給家長們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們,新的學期我調走了,接替我的是一位很溫柔,很負責的老師,她一定會照顧好孩子們。我知道你們會擔心,孩子讀四年級時換老師,會影響他們的學習。不過,我請你們放心,小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換一下老師未必是壞事。新的老師不會改變他們好的學習習慣,只會帶給他們新的刺激,新的體驗,讓他們離開學習的舒適區,更快的成長。這就跟我們大人跳槽換工作一樣,沒有新的挑戰,哪來成長和進步。

想到要離開孩子們,我心中有很多的不舍。過去三年,他們給了我很多快樂、美好的回憶。當然,也有一些小麻煩,和來自家長的誤解。所以,我有一些心裡話,想跟大家聊聊。

一、關於家訪

還記得我剛來的時候,孩子們剛剛幼升小,學校要求我做開學家訪,要到每一個家庭去了解情況。

家訪中,有兩件令人頭疼的事:一是有不少家長愛「曬娃」。

讓孩子背拼音、做算術、講英語,唱歌、跳舞、講故事,把孩子弄得很緊張。其實,初次見面,我只是想跟大家好好認識,了解孩子們的生活習慣,有沒有什麼壞毛病。

另一件頭疼的事,是家長給我買禮物。

我知道,你們是一片好心,是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是希望孩子不被區別對待。給老師送禮是一種陋習,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如果我拿了禮物讓你的孩子當了班幹部,你會覺得這是禮物的功勞,會忽視孩子的努力;如果我拿了禮物卻沒有給你的孩子優待,你會覺得是禮物給少了,或者是這個老師不行。

所以,送禮物對孩子並沒有好處。你們不必送,我也不能收。

二、關於壓力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上學很輕鬆:一本語文書、一本數學書、一本思想品德、幾個作業本就是我們的整個世界;而今,孩子們要學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音樂、美術、安全、品德與社會、研究性學習、心理健康、手工、信息教育、 綜合實踐。

還要上樂器、跳舞、書法、畫畫、主持人、網球、游泳等各種興趣班……每年上興趣班都要花上萬元,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教材」。

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至少報4個興趣班,這真的有必要嗎?

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要多才多藝,有那錢,不如花在孩子真正有天賦、有興趣的事情上。

經常看到狼爸、虎媽的故事,也看到一些孩子不堪壓力離家出走、甚至跳樓自殺的報道。據上海教委的調查:5.85%的孩子曾有自殺計劃,34.39%的孩子曾有「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一旦出事,家長往往認為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要求巨額賠償。這裡先不說學校、老師有多冤,就算賠你100萬,孩子能起死回生嗎?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而不是開學了把孩子送進學校完事。

三、關於寵溺

寵愛孩子的方式有很多,過度寵愛就成了寵溺。最近網上就在熱議,普通人家的孩子該不該富養?

很多家庭是4-2-1陣容,4個老人寵1個孩子,那是要什麼買什麼,打不得,說不得,而就算是父母自己帶孩子,也有不少父母認為什麼都該給孩子最好的,吃穿都用名牌。

吃飯得吃必勝客;穿衣得穿阿迪耐克;電子產品得用蘋果三件套。這樣富養的小孩,就怕富人的教養沒學到,只學到任性和虛榮。

特別是手機,學校讓買電話手錶,家長覺得這是在創收。說」我小孩有蘋果手機

幹嘛還要買電話手錶「。其實我們真是為孩子著想,要是每個小孩都配一部手機,孩子成天就想著玩手機,這課還怎麼上。

我希望班上的每一位孩子,都能簡簡單單、快快樂樂的成長,而不必成為家長希望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希望你們不會因為沒有iPhone7而自卑,不會因為沒有學位房而怨恨,不會因為玩王者榮耀而沉迷,不會因為成績差而放棄。

孩子們的未來是全新的,我們所不曾經歷的未來,是璀璨如煙花,壯闊大海,神秘如星辰,神奇如AI的未來。期待在未來,我們能再次相遇。也歡迎家長、孩子們給我回信。

最後,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也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一網 的精彩文章:

TAG:奧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