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鄧曦澤《為人師表:一個童話——獻給教師節》

鄧曦澤《為人師表:一個童話——獻給教師節》

為人師表:一個童話——獻給教師節

鄧曦澤

中國傳統強調要尊敬老師,同時也要求老師為人師表。那麼,老師真的應該為人師表嗎?其實,為人師表,完全是一個童話,根本不可能實現,同時也是對老師的壓抑和不公平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從法律規定來看,對於法律禁止的事情,不論教師是否為人師表,即不論教師是否違法,學生都不能做,學生服從的都是法律條規,而不是模仿老師。所以,教師是否為人師表,與學生做不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毫無關係。法律本身是否妥當,是另一回事(下同)。

同理,對於法律要求的義務,不論教師是否為人師表,即不論教師是否履行,學生也都必須做,學生服從的仍是法律條規,而不是模仿老師。所以,教師是否為人師表,與學生必須履行法律所要求的義務,也毫無關係。

從政治方面來看,如果法律對某些政治選擇有規定,學生就應該遵守法律。如果法律沒有規定,學生就可以自由選擇,而不必模仿老師。

從日常生活方面來看,中小學要求學生不準吸煙喝酒,教師為了為人師表,是否也應該不吸煙不喝酒?若是,許多教師根本就不能吸煙喝酒。老師不是要為人師表嗎?請戒煙戒酒,否則,你就是不合格的,就應被清除出教師隊伍。但是,教師根本沒有這個責任,因為他們不是學生的榜樣,也沒有作為學生榜樣的義務。

同理,為了做和諧家庭的榜樣,是否不允許教師離婚呢?如果教師離婚了,學生是否也要跟著學?顯然,答案也是否定的。

如果有興趣,我們還可以繼續列舉,看看教師是否應該又是否能夠為人師表。可以肯定,對於絕大多數行為,教師既不應該為人師表,且絕大多數教師事實上也無法做到為人師表。

為人師表、師道尊嚴觀念,既是對教師的一種苛求,更是對學生的一種壓迫。就後者而言,這種觀念在邏輯上蘊含了學生應以老師為榜樣,模仿老師,服從老師,使學生形成奴性

如果要為人師表,可以說,今天的絕大多數老師都是不能作為師表的。學校教育的確是通過教師來實現的,但在品格教育方面,教師(在這裡等於教育)對學生的獨立、想像、探索、拼搏與創新的精神與能力的培養,總體上極為薄弱。表面上,我們似乎已把這些精神和能力的培養寫在了紙面上(而在古代,這些精神連紙面上的肯定和提倡都尚未獲得),但實際上,教育或教師仍然受傳統慣性的支配,常常要求、告誡學生要聽話、順從;做事要保險,不要出格;不要標新立異,因為槍打出頭鳥;生活要力求穩當,因為拼搏闖蕩太辛苦,風險太大;等等。如果不是這樣,就難以解釋中國學生除了善於考試外,獨立、想像、探索、拼搏與創新精神都比較差——難道中國人天生就缺乏獨立、想像、探索、拼搏與創新精神?精神體現於能力,而能力須通過教育來培養。「性相近,習相遠」,學生的優良品質和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師來培養。但遺憾的是,許多老師自身的問題意識、思維能力、想像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等就比較差,他們怎麼可能為學生提供合格的基本訓練,更不要說優質的訓練?怎麼可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想像、探索、拼搏與創新能力呢?否則,我們無法解釋當代中國,為什麼鮮有世界級的創造性的傑出人才。當然,直接責任未必該歸咎於哪一批教師,因為這些教師也是他們的老師培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多中國人尚不知現代科學背景下的現代教育究竟該怎麼搞。

有人說孔子是非職業化意義的教師。他們在使用「職業化意義的教師」時,暗含貶義。但是,他們完全錯了。對此,我反倒要說,中國的絕大多數教師離合格的職業化教師還有很大距離。中國的教育,或中國的絕大多數教師,還不知道如何培養現代社會所需的合格人才和優秀人才。500年前並上溯2000年,中國可能是教育大國、強國,但這不等於今天的中國仍然是教育大國、強國。近代科學產生以後,西方的教育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而中國仍在老路上蹣跚。「老子先前也闊過」,只能說明沒落和沒出息。某些人還在倡導為人師表、師道尊嚴,甚至試圖通過設立尊師日來表達對教師這個行當的尊敬,這其實是受傳統陳舊觀念的束縛,而缺乏反思與批判。

必須清醒地看到,現代的教師首先是且必然是職業化教師。也就是說,教師首先是一種謀生手段,一種飯碗。其次,教師是一種有科學、規範訓練的專業和職業。教師必須根據自己的職業要求來做事,至於某些教師在職業之外,是否能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那是他的選擇與追求。既然有些人主張為人師表,那麼,試問:教師該在哪些方面為人師表呢?從前面所列的法律、政治、日常生活幾大方面可以看出,實在難以找出教師應在且能在哪些方面為人師表。如果老師無法為人師表,憑什麼要尊敬老師呢?反之,如果大多數教師能嚴格遵守職業規範,能在品格教育與專業教育方面提供優質的教育,人們(包括學生)通過自己接觸的教師,進行不完全歸納,認為大多數老師都值得尊敬,從而對教師這一職業群體形成一個整體的正面評價,尊師自然形成,何須設立「尊師日」?即便設立了「尊師日」,如果教師們不爭氣,不能提供合格或優質的教育,人們仍然不會尊敬教師。

所謂為人師表,乃是人治社會的產物,也是榜樣社會的產物,因為在人治社會中,主要是通過正面榜樣和反面人物來揚善懲惡的。但是,必須明白,在法治社會,人們越來越按規則行事,榜樣的功能雖然也有,但會越來越弱為人師表,不是不應該,而是不可能

這個時代,若要問哪些人才是人們心中真正的榜樣,比爾?蓋茨、李嘉誠、馬雲、馬化騰、成龍、劉德華等商界、科技界、娛樂界精英,不用號召,效者若鶩。

試看,有幾個人是以老師為榜樣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曦澤思想與學術 的精彩文章:

TAG:鄧曦澤思想與學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