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生命的關懷》接受患癌現實後,還會出現心態波動嗎?

《生命的關懷》接受患癌現實後,還會出現心態波動嗎?

接受患癌現實後,心態波動.mp3

01:51

來自網路

接受期的情緒表現

在患者心理變化的幾個時期當中,有一個時期是與其他時期完全不同的。那就是接受期。

與處於其他心理階段的患者表現不同,接受期患者不會表現出一種特別激烈的態度變化,或者表路出想要找各種「靈丹妙藥」的急躁情緒。

接受期的患者多表現得比較平靜,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治療和情緒波動後患者逐漸開始接受事實,也能儘可能的配合治療,接受期的患者會願意和家人聊一聊過去發生的事情,多和家人在一起,也會開始安排出自己的時間來完成一些願望。

比如臨床上有這樣一位患者,對於自己的疾病情況非常的了解,也表示接受,每天他會早起送小孫子去幼兒園,晚上再接回來。白天的時候嘗試著寫回憶錄,將自己的一生記錄下來。他就表示,既然疾病已經發展到了無法恢復的階段,只要醫生可以用藥讓自己不疼,不難受,他就希望能多陪伴家人,給家人留下點什麼。等他走了以後,小孫子長大了也能夠通過回憶錄了解自己的爺爺是個什麼樣的人。

接受期的轉變因素

但是接受期的患者的情緒也並非一直如此。有的患者可能即便到了接受期也會突然的變為憤怒期。

臨床上我們也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情況,患者已經做好了面對癌症的準備,打算出院回家和家人渡過最後的一段時期,但是沒過幾天,患者就又入院了,並且情緒非常的不好,表現出強烈的憤怒,焦慮。家屬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一檢查才知道患者出現了尿儲留。

其實,患者的這種情緒反覆的情況,如從接收期又變為憤怒期,大多數是由於身體的不適造成的,當我們解決了患者的身體不舒適的問題,患者一般又會趨於平靜。

由此可見,我們之前提到的患者的幾種心理變化,否認,憤怒,協議,抑鬱,接受。並不是按照順序依次出現,而是交替出現或者反覆出現,貫穿整個治療過程。

哪怕是在經歷了手術,放療,化療等那麼多治療之後,出現了腫瘤的再次複發和轉移,患者也會有以上這樣的心理階段出現,但最終都會接受現實。

但不論是哪一個時期的患者,作為家屬的我們都需要耐心的傾聽患者和與患者溝通,找到患者情緒不愉快的原因,才能夠真正的幫到患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