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就从这枚2000年前的金印开始

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就从这枚2000年前的金印开始

这是一枚很小的金印,大约2厘米见方,印钮是一条弯曲的小蛇。虽然看上去不太起眼,但这枚金印竟然是中日交往的最早实物证据!其历史价值就在下面五个汉字里:

印面上有五个字:“汉委奴国王”。“委”是“倭”的通假字,汉朝人称当时的日本为“倭国”——这难道是汉朝皇帝赐给日本天皇的金印?

你猜错了。两千年前的日本还处在石器时代,不存在封建国家,就更不要说天皇了。日本列岛由许多部落或者说“古国”组成,“汉委奴国王”金印可能赐给了其中一个古国。

有专家认为,这个国家叫做“奴国”。所以“汉委奴国王”可以理解为“大汉属国倭国所辖之奴国的国君”——这里的“倭国”是个地名,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

“汉委奴国王”金印发现于1784年,是日本福冈的一个农民从地里刨出来的,当时就引起了轰动!日本学者觉得难以置信,因为这枚印章的故事竟然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古籍里有记载。

《后汉书·东夷列传》是这么写的:“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翻译成白话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倭奴国”使者来洛阳进贡,使者自称是大夫,说自己的国家位于倭国最南边,刘秀把印章赏给了使者。

两千年前从中国赏赐到日本的东西,居然就在日本出土了,实在太巧了吧!多数人认为这是日本古代某个小国国君自己刻的,为了跟邻国炫耀说我跟大汉有交往。还有人觉得这干脆是江户时代的文物贩子制作的赝品,理由之一是笔划的起笔和落笔处几乎都是方的,而汉朝印章的笔划两端大多是钝圆形。

直到近200年后,南京博物院的一件镇馆之宝才为“汉委奴国王”金印证明了清白。

“广陵王玺”金印,东汉,南京博物院藏

“广陵王玺”于1981年在扬州出土,它的主人是东汉广陵王刘荆。专家看到它,立刻就放心了,因为它和“汉委奴国王”印的制作风格实在太像了!

两枚金印的大小几乎完全相同,边长都是2厘米出头。“汉委奴国王”金印是蛇钮,“广陵王玺”金印是龟钮,无论是蛇还是龟,身上都有小圆圈装饰(学名“鱼子纹”)。两个印章都是用黄金制成,符合汉代诸侯王使用金印的规定。

更重要的是,“广陵王玺”上的四个字,无论起笔还是落笔,都是方的。其实原因很好理解。绝大多数汉代印章都是青铜做的,比较硬;而黄金比较软,笔划两端刻成圆头比较麻烦,所以都是方头方脑的。有人甚至猜测说,两枚印章应该都出自东汉宫廷工匠之手。

2000年前的小小金印,记录了中日关系的初始原点;整整70年前的受降仪式,标志着中日交往的全新起点。对于这两个“一伸胳臂就能碰到对方”的邻居而言,故事显然还会继续。

【小链接】在汉代官印体系中,最高等级的印章为帝后使用的玉玺,存世只有一枚,是刘邦的老婆吕后使用的“皇后之玺”,是一件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文物。

“皇后之玺”玉印,印钮为螭虎(螭音吃),即一种似龙似虎的神兽,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第二等级的印章是金印和银印,再次是铜印。

印钮上的动物主要有龟、蛇、骆驼三种。龟钮印章用于本土官僚体系,其中龟钮金印仅用于汉室王侯和高级官吏。“广陵王玺”是迄今所见唯一一枚汉室诸侯王金印,极其珍贵。蛇钮和骆驼钮印章用来赏赐周边属国和各族首领,比如“汉委奴国王”金印和下图中的“朱庐执刲”银印。

这是海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海南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官印,其主人是西汉时期的海南黎族首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汉朝 的精彩文章:

盘点7000万刘姓迁移史 多有外族血统 此省刘姓人口最多
这些中国古代酒具,你知道几个?
汉朝军事有多强悍?竟让一国征服完波斯和印度,数百年都不敢东进
历史最悠久的王朝-周王朝
碑是否真的有现代人穿越回了古代呢?

TAG: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