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的「肩胯相合」以及關於太極拳的「發力」

太極拳的「肩胯相合」以及關於太極拳的「發力」

習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練拳講究「內三合」與「外三合」,而「外三合」中的「肩與胯合」尤為重要,正所謂「根節不明力無源」,無此便談不上中節和稍節了。但是許多人練了很多年也不知道這「肩與胯合」應作何解釋?在練拳的時候應該如何操作?而僅僅只停留在「上下照應」這個字面上。

首先習練者要明白,太極拳要求的是一種軸性靈活,不像外家拳超越身體限度大幅度伸縮,故不需專門柔韌訓練,通過長期松沉盤架,自然會得到軸性靈活。有了這個前提之後,我們再來建立一個幾何模型:我們把人體的兩個肩(肩井穴)和兩個胯(環跳穴)抽象成四個點,把這四個點順序連接起來,便構成了一個長方形,這個平面會因我們在轉身時發生扭曲。我們要做的是,盡量減少這個平面的扭曲程度。和別的內家拳不同(例如八卦掌),太極拳要求「腰胯一體」,即「言腰必言胯,轉腰必轉胯」,而這也正好為這個幾何模型提供了理論根據。

這樣做有什麼道理呢?我們來舉個例子,讀者可以試一下:當我們向右轉腰時,盡量保持腰以下的部位不動,慢慢地右轉,你會感覺你的左胯變得越來越死、越來越不靈活了,呼吸也受到了影響;好,現在放鬆腰以下的部位,讓你的左胯跟上你的左肩,同時鬆掉左胯,怎麼樣?不僅身子正了,呼吸順遂了,而且還獲得了更大的轉動空間!這時如果有力量施加於你的右胸,你這麼一找肩、一松胯,力量自然就被化掉了。

其次,我們的肩和胯在力學方面存在著一種天然的「照應(骨骼和肌肉共同作用的結果)」,即「肩與胯的狀態總是趨於一致」,而這種照應在後天的勞動中被淡化了。通過太極拳的訓練,會逐漸恢復這種天然的照應,使之步調一致,一致又體現出協調,不論是運化還是發力,都會產生極大的效果,從而產生特有的「太極勁」。

同樣,用這個幾何模型也可以解釋太極拳的「發力」,長方形通過下邊的兩個角獲得兩個相反的力道,同樣,上邊的兩個角也需要一個較小的引勁兒,上下兩股勁兒反彈後促使整個長方形產生抖動,而不會使身子出方圓線,這就是發力。(具體可參見本文附:關於太極拳的發力)

當然,這種肩胯相合也存在特例,即「左肩與右胯合,右肩與左胯合」,這種斜向的合所表現的力道是出了方圓線的,被稱為「四隅勁」,但這種情況都是比較短暫的,絕大多數的時候為正向的合,表現出的為「四正勁」。

現在我們再去練拳的時候,應該知道怎麼去做了:在保證兩肩和兩胯向下松沉的情況下,,除了表現四隅勁的時候,要盡量減少「平面」的扭曲程度。不過,這裡要注意一下「盡量」二字的兩層含義:第一,平面的小範圍扭曲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否則便真成了「胸腰鐵板一塊」了,靈活並不在於位移的大小,在最小的位移之內產生最大的變化——這才是真正的靈活;第二,不要把「盡量」二字理解為「強求」,實際上它反而會給你一種順遂感,也許初期不太明顯,時間長了你就會感覺到其中的奧妙,舉個例子,學乒乓球時,老師會否定你自由握拍的方法,而教你一種標準的握拍方法,初期你一定不太適應,待習練到一定程度時,你就會發現這種握拍的方法對你今後的提升將有著多大的幫助!

做到了兩肩、兩胯的放鬆和照應,轉換自然迅速,上下自然相隨,這正是「上下相隨人難侵」,你的太極功夫定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關於太極拳的發力

一提到太極拳的發力,很多練習者都會聯想到「起於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這句古話,對這句話的理解也往往是:腳先蹬地,然後將力量通過腿傳到腰部,再通過臂部傳到手上。

我們暫且不討論這種理解的對錯,而先從太極拳的名字上入手。太極者陰陽也,也就是說在行拳的過程中始終要體現出相反的兩個方面。事實上陰陽之理蘊涵在任何形式的動作中,即使你練的不是太極拳,不是武術,而是其他的運動形式,陰陽也始終存在並作用於其中,只是於拳學無益而已。

太極拳所求的陰陽通常只是限於武術範疇,這是研究傳統太極拳(畢竟太極拳是武術)的一個前提。那麼,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太極拳的發力也應當符合陰陽之理。太極拳追求一種動態的平衡,「陰陽互為其根」就是一種體現,我們講:「發力要有根」,但並不是說力由腳起就算是有根了,根的作用在發力的整個過程中都應在起作用,而並不僅僅作用於一開始。蹬地之後,腿的作用就不見了,力被自下而上地「拋」了上去,這時腳下空空如也,那裡還有根的影子?失去了根的作用,這種被拋出的力便不是「整力」,而是「斷力」,是不能夠隨勢而變的,一旦出去便再難控制。拳論還說:「彼有力,我亦有力,我意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在研究發力時,不要僅限於彈抖力,當將陰陽勁兒作用於對方時,都在此範圍內。所謂「陰陽勁兒」指的就是互為其根的力。

那麼,怎麼來理解「互為其根」呢?我們都知道,按照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描述,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並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缺少了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將不存在。現在請你按照描述做以下動作:以陳式太極拳「掩手肱捶」的最後一個發力動作為例,發力時後腳不要蹬地,只要站穩即可,然後快速向左旋腰,帶動右臂沖拳,好!你感覺到後腿的動作了么?它竟然不由自主地蹬地了!這便是上下互為其根的力,物理學上稱之為「動量守恆」,而且這種發力比文章開始時提到的方法更加快速、沉穩和有力!這正是太極拳的發力方法:一切動作先從腰發,即所謂的「腰不動,手不發」,通過上下梢節的作用反彈回腰部,上下兩股力量交匯于丹田,再由丹田以「上六下四」的比例重新分配後傳向梢節,形成第一次彈抖,以後之餘振則完全順其自然,形式同上,只是速度越來越快,振幅越來越小,切不可做作。

這便是太極拳的發力特點: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蓄于丹田又發于丹田。由於牛頓第三定律的作用,上下的力量總是對稱的,並且大小也相等,兩力對頂,既快又穩,並且可以連續爆發,「發即是蓄,蓄即是發」,使自己真正處於一種動態平衡中(當然,這只是複雜的發力過程中的一對兒力而已)。這種描述和「起於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理論並不矛盾,古人只是描述了力在人體中傳導的「感覺」,而並沒有上升到「牛頓第三運動定律」這樣的高度,因為這樣的兩對兒力總是同時出現,同時消失(請注意「同時」兩字),當快到了極限,便難以察覺了。

由於重力的存在,人只要站在地上就必然和地面產生力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力也是太極拳的主要動力源(人體的肌肉也參與做功),人體在其中充當著一種特殊的媒介,作用便是將地面的反作用力施加到對方身上。請設想這樣一種情形:將一張小紙片摺疊後,豎立在桌子上,讓後你站在桌子旁用手指輕輕推動它。好,問題來了:大地對你的反作用力在此過程中有貢獻嗎?可能很多人會說沒有,那麼看看牛頓第三定律就知道錯了!這種反作用力一定是存在的,只是力太小,人體自身難以察覺,不信的話你再推推牆壁就知道了。所以說,不論是運勁兒還是發力,不論是以身帶手還是以手帶身,主要的力源皆來自於腳下,只是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已,之後才能「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哲學告訴我們,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發展,太極拳也是如此。正像張志俊老師在中國珠海國際太極拳交流大會上說的那樣,古人在太極拳的宏觀發麵已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但在微觀方面仍給我們後人留下了極大的拓展空間。我們在總結和繼承前人理論成果的同時,必須注重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太極拳進行研究,那種神乎其神的論述無益於太極拳的發展與創新,說到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甚至就是無知的表現。「陰陽五行」等都是古人用來描述事物的工具,這也符合他們的思維習慣和文化背景,但並不適合於我們現代人。太極拳要想得到根本的發展,就必須透過「陰陽五行」看到其本質,從而利用符合現代人思維習慣和教育背景的描述工具把太極拳傳給後人,這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也是義務。

10月21日

太極養生堂公眾平台將在10月21日繼續邀請太極拳友相聚武當「祈福太和,問道武當第二期太極拳研修班,結緣武當,祡宵同修,大道同行!

報名方式: 請添加白老師微信諮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技擊基本功:滑如冰粘、如膠軟、如棉硬似鐵
跆拳道品勢教學之太極三章分解圖!
揭秘太極拳——李雅軒先生書信摘錄
太極旗原由中英兩國設計,韓國卻至今不願承認 偽造假證據
除了站、坐、卧、行,太極樁功還應具備什麼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