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買一個賺一生,撿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

買一個賺一生,撿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

撿漏就跟撿便宜一樣,都是國人的傳統心態。能撿到便宜貨不花大價錢的貨,幹嘛要花幾百萬去買。期盼神奇美好的「畫軸里出珍珠」的「撿漏」故事,就好像做夢一樣擁有好運氣。從古人醉心撿漏開始,到今人的「漏」撿不斷,獲得的收益,沒有上千也數百億美元了吧,怕快趕上BAT三企業的身家了吧。

買一個賺一生,撿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

像法國一位失業維修工那樣,在網上點了滑鼠,就淘到價值上千萬美元的雷諾阿畫作,或者在家的角落裡,發現乾隆時期的花瓶,再或者前往某國拍賣行,竟然發現價值連城的古董,施施然花了小錢買到手上……神奇的一夜暴富,都如同流行的穿越劇那般不可思議。

這裡講夢幻故事講嗨了,那順手再拈幾個聊聊。

最運氣「撿漏」:故事裡有兩撥「歪果仁」,運氣特別好,天價名畫說撿就撿,不帶一點猶豫,最重要的是,這些故事全部真實,絕無虛構。譬如上面所說的法國維修工在某網站淘了700美元一幅畫,回家一看,竟然是印象派畫家雷諾阿的名作,找專家一鑒定,不得了,有可能值個上千萬美元。

買一個賺一生,撿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

還有,澳大利亞一對夫婦在4年前花7500英鎊(約6.3萬元)買了一幅著名藝術家Tom Roberts的油畫,不知哪來的「磚家」非說這是贗品,後來改道去英國廣播公司的《藝術品鑒》欄目求鑒定,結果卻是槓桿的真品,市場估價為30到60萬英鎊。

所以,是否「撿漏」有時是靠「磚家」一張嘴的。

最「實力」撿漏:一對英國倫敦夫婦於20多年前居住香港時花費幾千英鎊購得吳冠中畫作,如今拿出來一看,哇都是精品,上拍價值達百萬英鎊,也就是有上千萬人民幣的收入。這完全是想都不用想的「大漏」啊!

買一個賺一生,撿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

日本電商大亨前澤友作花1.1億美金買的巴斯奎特一幅《無題》,是某某不知名藏家多年前僅以1.9萬美元在佳士得買下的。這1.9萬的「漏」,撿的真是眼光驚人。

最長線「撿漏」:莫利納,是美國紐約市的環衛工人。30年來,他從垃圾箱里挑選出那些還有價值的物件,並收集起來放置在東哈萊姆的倉庫中。到現在為止,他所收藏的垃圾寶貝的總價值已經高於16萬美元,約合100多萬人民幣。

那「人人都淘寶」的今天,能否有機會去撿這些個運氣漏呢?

買一個賺一生,撿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

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這麼總結:「七十年代是破壞的一代,八十年代是淡漠的一代,九十年代是關注的一代,到了二十一世紀則是蜂擁而起的時代了。」

其實無論在中國或者西方的國家裡,藝術品、收藏品撿漏都以五十五十的概率發生著。不過我覺得,做收藏,還是憑著興趣愛好「任性」玩玩就好,別老幻想那「一夜暴富」,整天就想著花幾十塊錢,就能賺到幾百萬的暴利。這是極為幼稚可憐的心態,是對自己的財產和人生極其不負責。這21世紀幾乎成了淘金客蜂擁而起搶奪古董的時代,你還想摻和什麼勁,淘什麼不靠譜的「古董」漏呢?

現在哪有太多值錢的古董,隨意擺在您面前,讓你一下手就把漏給撿了,那萬千老百姓都不用好好工作了,奔往各大藏品市場憑著運氣也好、實力也罷、或者內部消息,呼呼的推車趕腳採購吧。當然,事先要把專家搞定,證書開好,口徑談好,買家搞好,那這「大漏」必定屬於你撿的了。

每個愛好收藏的人,不管你是初出茅廬,還是久經沙場,沒有不想撿漏的,撿漏是收藏者孜孜以求的價值和樂趣所在。有的行家提醒,在資訊渠道高度發達的今天,撿漏的機會很小,就好像中彩票一樣。有的專家又認為,只要還存在收藏交易市場,對廣大收藏者來說,就一定存在著撿漏的機會。

買一個賺一生,撿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

撿漏首先需要精確的眼力和對市場行情的準確了解把握,真正的撿漏是一場交易雙方的眼力、對市場的洞察力,甚至心理素質之間的較量。隨著大眾收藏意識的覺醒,「漏」是比以前少了,但是「漏」什麼時候都會有,什麼地點都會出現。筆者從收藏經歷中體會到,通過易時、易地、易念、易途、易類的「五易」方法,可以增加撿漏的機會。

易時撿漏

藝術品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結晶,但由於種種原因,不同時候人們對藝術品價值的評價標準往往不同,對不同藝術品價值的認同也有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同的收藏者由於在學識、經歷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對藝術品價值的評判也存在一些差異。因此,某種藝術品,也許早買合算,晚買上當;反之,也許早買吃虧,晚買反倒沾了便宜。收藏投資者要善於打時間差,以最低的價格買到合適的物品。大凡買家,都懂得「養一養」、「捂一捂」的道理。好東西不怕「放一下」,不怕沒買家和賣家。筆者在與南昌滕王閣古玩市場的商販們交談時,他們無不後悔,當初為了一點小利,將改革開放初期收到的官窯古瓷過早出手,感嘆要是能夠留幾件到現在就好了。

買一個賺一生,撿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

一位藏友曾花1000餘元買了一幅於非廠先生的畫。於非廠是一位藝術造詣很深的畫家,擅長工筆花鳥,曾經拜齊白石老人為師。後來於非廠的名聲漸起,其作品也為藏家所關注,這位藏友將此畫拿到拍賣會上參加拍賣,最終以近2萬元成交,8年增值15倍。

香港頗有名望的華人實業家、慈善家,國際知名的古董表收藏家和鑒定師梅強先生,在幾十年的收藏生涯中,始終堅持:「搞收藏不能貪圖小利,即便短期內利潤可觀也不要輕易出手」。他通常收到一份藏品後,就把它鎖進銀行的保險箱,除非特殊需要,否則決不輕易動用。半個多世紀過去,他的保險箱變成了寶庫,其中不乏稀世珍品。梅先生因其豐富的收藏和卓越的鑒賞能力被歐洲的古董表權威機構授予「古董表鑒定特權」,成為惟一一位被國際鐘錶權威機構授予古董表鑒定權的華人收藏家。他還在上海創辦了一個「古董藝術鐘錶珍藏館」,免費向公眾開放。

易念撿漏

撿漏除了要具備紮實的鑒定基本功,還需要超前的、不同於常人的觀念,能夠對未來市場發展趨勢進行預測,買入極具升值潛力的藏品。由於人們因時代、民俗、社會傳統等心理因素的影響,對一些藏品可能一時難以認識其真正價值,所以導致不少有價值的藏品未被發掘或被輕視,此時購藏,正是撿漏的大好時機,也是使一些被忽視和遺漏的藏品重放異彩的大好機會,絕對是潛力巨大的「績優股」。以書畫為例,這種撿漏體現在購入一些冷名頭的作品,或是一些有潛力的中青年畫家的作品。冷名頭是指歷史上一些知名的畫家,這些畫家因為沒有被市場包裝炒作或者其他緣故,目前還不具備高價位,但遠期的升值空間巨大。比如晏濟元,這位當年與張大千齊名的著名畫家,其畫價一直偏低,且多出現在小拍上,直到近來某文化機構為籌劃其畫展等宣傳活動時,社會才普遍認識到他作品的真正價值,其畫價也隨之驟升。

易途撿漏

同樣的一件藏品,在地攤、藏家、古玩店、文物商店和拍賣會出現的價格是不一樣的,因此通過不同的途徑買進或賣出,如地攤買進、小拍賣出,小拍買進、大拍賣出等,均有漏可撿。

作為一名成熟的收藏投資者,目光不能局限於古玩地攤,還要有在文物商店、拍賣會「撿漏」的智慧和勇氣。尤其是小拍,由於不少賣家和買家對藝術市場行情的不夠了解,對市場趨勢的把握不夠敏銳,為眼力高的買家提供了一個撿漏的平台。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個人買了幅郭沫若的書法作品,拿不定主意後便請教某專家,這位專家用郭沫若20世紀60年代的書法風格去分析這幅20世紀40年代的作品,鑒定結論是假的,這幅作品不久後便以無底價起拍出現在小拍拍場中,讓真正懂行的人撿了個大漏。

買一個賺一生,撿漏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吧

易類撿漏

各類藏品在市場上有冷有熱,有高有低。如何正確把握其中之「度」,是投資收藏者必須了解的。

筆者的一位藏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對古玩市場進行了認真的觀察比較,發現古瓷收藏已經到了一個相對的高位,而銅墨盒有收藏價值空間,於是將收藏的著眼點從古瓷轉向銅墨盒。所費不多,先後收藏了100餘件銅墨盒,其中不少是名品、精品。沒過多久,以往不被人注意的銅墨盒不但價格飆升,而且日趨見少,精品更是幾乎絕跡。

古瓷市場,前幾年,明代、清代青花瓷行情看好,而淺絳彩瓷價位低,一位玩友將手中的明清青花瓷拋出,及時吸入了許多淺絳彩瓷,現在淺絳彩瓷價位上升,又追熱點拋貨,大賺一筆。這裡需要的是有眼力和魄力,收的是一些不被常人看好而實際上是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冷門――優秀的藝術品。

另外,要重視異型器物。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大凡收藏者和賣家都希望自己手頭上擁有「人無我有」的東西。異型的藝術品,不僅工藝難度大、成本高,而且具有特別的審美價值,不僅升值潛力大,想出手也容易些。獨特精美的器物,歷來都是收藏家追捧的,不僅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更是如此。

撿漏是低投入高回報的樂事,讓人能夠得到一種意外的驚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樂趣。不少收藏大家仍然熱衷逛地攤撿漏,許多收藏者也是通過意外撿漏而堅定了繼續從事收藏的信心,甚至有些初涉藏海的愛好者對收藏樂此不疲就是從撿漏開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撿漏是收藏價值的再創造,已成為收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事實證明:老婆被欺負不能忍氣吞聲
慈禧太后的「少女情愫」——大雅齋瓷
《清明上河圖》中的盛世危局,你居然不知道?
一塊玉佩的前世今生
一次性尿布也能變藝術品?盤點全球十大廢品藝術品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