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馮小剛信主的見證

馮小剛信主的見證

點擊"耶穌的愛"進入,點關注即可免費訂閱!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永生神的殿中,直到永遠。(詩 23:6)

導演馮小剛曾為了電影《1942》等待和醞釀了十八年之久,讓很多人關注的是,這部作品的片尾曲選用的是讚美基督的歌曲。選自讚美詩,由小敏譜寫的《唱一首天上的歌》,馮小剛選擇這首詩歌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小敏曾經在紐約講述了背後神奇妙的工作。

《1942》講述的是河南遭遇饑荒的事情,作者劉震雲和馮小剛是好朋友,他在拍電影的時候,想著一定要深入河南,他到了那裡與兩位饑荒倖存者見面。

馮導看到這兩個人臉上流露著深深的喜樂,他也十分好奇為何苦了大半輩子的老人竟然這麼快樂?於是問他們喜樂的秘訣是什麼?

老人回答說因為他們是基督徒。

馮導追問說,「基督徒幹啥?」

老人家答覆:將來上天堂。

馮導又問,「上天堂幹啥?」

他們回答得很乾脆又幽默,「上天堂喝涼水都餓不死!」因飽受飢餓的困苦,老人這樣樸素地回答。

小敏笑著說:「這就是沒有文化的老百姓給大導演傳福音,老人家又為馮導唱了小敏的《唱一首天上的歌》,馮導聽後大為震撼,他說此生第一次聽到這麼讓人敞亮的天籟之音,覺得自己的心門敞開了、亮了。他也學會了這首詩歌,回來後告訴劇組電影的片尾曲要用這首歌。」

馮導決定把這首歌曲用作《1942》片尾曲,但劇組人員覺得詩歌表現的歡快感與電影內容的凄涼氣氛不搭配,於是請知名作曲家進行修改。

當時,馮小剛還在微博上說:「生命的河喜樂的河,緩緩流進我的心窩,我要唱一首歌,一首天上的歌,頭上的烏雲心裡的憂傷,全都灑落。」《一九四二》片尾歌,歌詞取自基督教讚美詩歌,由震雲整理,趙季平作曲,姚貝那演唱。

大陸基督徒藝人孫海英留言說這首歌出自小敏的《迦南詩歌》。馮導因此才知道詩歌作者的身份,經過核實,《1942》製片方註明了歌詞出自「小敏《迦南詩歌》574首」,並主動支付稿費4萬人民幣。

因著這首詩歌,馮小剛開始接觸到基督信仰。小敏說,她當時給馮導、徐帆夫婦寄去《天歌2012——悉尼音樂見證會》DVD,裡面有美好的福音信息以及孫海英、呂麗萍的演講,同時祝願他們被主得著。

下面是改編過的基督教讚美詩歌《天上的歌》:

馮小剛說:「出國時見到教堂總會蒙生進去坐一會的願望,因它宏大又安靜。走進去坐下來,敬畏之心就被喚醒,甚至還會意識到自己罪孽深重……」也有網友分享說:「我當初就是這樣信的。在國外到了一個大教堂,一進去就被那萬人高唱讚美詩的場面所震撼。全身不停地顫抖,感覺自己很卑微、不配坐在那裡。那是我一生中頭一次覺得自己是個罪孽深重的人。所以牧師一呼召,我迫不及待地站起來接受。當時什麼都還沒搞懂。但是我後來感到自己逐漸的變化。」

國外教堂唱《哈利路亞》讚美上帝:

北京一位牧者聖風牧師則從其經歷中發出對「什麼是真正的信仰」的思考。他認為,比起宗教更重要的是遇見真理,「基督教與佛教:馮小剛的內心感受與經歷,讓人思想什麼是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信仰不是我們的精神寄託或找到讓我們更成功的拐杖,而是真實面對人生的終極課題時尋找到可信任的答案。比尋找怎樣的「宗教」更重要的是遇見使我們經歷重生的『真理』。」

聽了馮導的經歷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同感,教堂的恢宏與安靜讓人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轉而聽見自己來自良心的聲音,意識到自己是在罪惡當中。

聖經《羅馬書》中說,「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已經顯明在人的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人的靈魂有趨向造物主上帝的一面,渴慕祂的聖潔、公義和祂的愛,當人開始起敬畏之心,意識到自己的罪孽便離信仰不遠了。但這不能成為終點,而當成為信仰的起點。基督徒網友也多盼其能從這裡開始走入到上帝的裡面,認識祂,悔改迎接耶穌基督這位真正的救主。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主耶穌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除耶和華外,天上地下再無別神?看完你就明白!
巫術、邪術、交鬼之危害
大魔鬼寫給小魔鬼的一封信
兩起慘烈車禍,沒想到,兩種信仰兩種結局!震驚……
唱讚美有三大好處

TAG:主耶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