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探訪一代宗師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尚雲祥為尚式形意拳的開創者,雖然也深通八卦掌、太極拳等功夫,但一生專攻形意,窮究其理,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形意真功。經過多年的習練,真切地體會到尚雲祥所傳的形意拳看似平凡簡潔,卻有平凡中的大道理,真正體現了形意拳脫槍為拳、一往無前的古戰場搏殺術內涵。

尚雲祥一生基本在北京,獨撐北京形意拳門戶數十載,當時人們評價為形意門的頭號英雄,身雖未出燕趙,名已揚大江南北。尚雲祥在京住所幾經搬遷,都留下了不少令人神往的傳奇故事。


一、給孤寺

尚雲祥祖師逝於1937年10月10日,1938年五月的《體育月刊》刊登了何秋揚、馬祖仁兩位先生所寫的「形意拳宗師尚公雲祥略傳」。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原文中記載:「後考入前清五城練勇,地址在前外給孤寺廟內,名為中城衙門。在職之時,每日公餘之暇,則日夜用功。惟因每月所得甚微,糊口尚不敷用,更無餘資顧及衣履,故每於練習時,輒赤足露背,於佛殿中,嚴寒暑熱,未嘗稍怠。久之,殿內之金磚已磨有深溝兩道,而公之足踵腳心已生堅硬之鐵底。且常試以碎小石塊,散置地上,用足一踏,即成粉末,故當時有鐵足佛之稱。」

可以說,尚雲祥先生的形意真功始於給孤寺,可以算是尚先生開始跟李存義練形意拳的早期住所,練功極為刻苦,真功由此開始,由於練武強度很大,當時的飯量也很大,劉俊峰老師曾說,當時尚雲翔每月的薪資只有七錢二分銀子,老北京的大油餅尚先生一頓吃好幾個,要是一般人一個也就夠了,薪水難抵家用。給孤寺位於現在的珠市口西大街,紀曉嵐故居東200米。

相傳,給孤寺在唐貞觀年間(公元7世紀中)建立。明代稱寄骨寺。清順治(公元17世紀中)時重建,稱「萬善給孤寺」。清朝和日本時期都是駐兵之所。20世紀四十年代初末毀於火災。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現在為武警北京總隊某支隊所在地。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二、寶禪寺

《武林名門尚芝蓉》中有一段內容:「尚雲祥為了練功的方便,曾一度將家遷到西城的寶傳寺。寶傳寺顧名思義似乎是寺廟,其實不過是一座豪宅。……」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據《北京寺廟歷史資料》1936年寺廟總登記材料記載:「寶禪寺為僧廟,其建立年代無從考查,經本寺前住持宮安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置買,屬私建。……附屬塔院墳地七十八畝,坐落平西韓家川村,佛殿及群房共五十三間……另有石碑兩座,大小槐樹兩棵,鐵樹四棵,松樹兩棵。」

這也與文中提到的:「寶傳寺面積很大,里外三重大院,只住了尚氏一家人。尚雲祥正是看中了這深宅大院,地方寬敞,好授徒練功。」相符。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寶禪寺現在為民宅所佔,但仍基本保持原有建築面貌。


三、新寺衚衕尼姑庵

據《武林名門尚芝蓉》中記載:「在寶傳寺住了一年,尚雲祥在朝陽大學的弟子們感到學藝十分不便。因為朝陽大學在東城,而寶傳寺在西城,大學生本已學務繁忙,更須於課餘間隙穿城而過去尋師學藝,深怨時不為我用,於是大家聯合起來去請師父搬回東城。當時在東四牌樓北大街十二條衚衕中,有一個小巷子名為新寺衚衕。新寺衚衕中有一個尼姑庵,三進大院,卻只有一位老尼主持,另有幾家人租住在裡面。眾學生便將前院兩座大殿租下來,將師父寶眷安置在這裡,朝陽大學離此甚近,他們可以早晚請教學藝。」

查閱資料可知:朝陽大學創辦於1912年,是一所以法律、政治、經濟等係為主的法科大學,原校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海運倉,當時世稱「南有東吳,北有朝陽 」,其知名度可見一斑。

1949年解放後,在原址建立了中國政法大學。次年2月,中國政法大學與華北大學、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合併成立中國人民大學。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筆者近日到辛寺衚衕實地考察了一番,經詢問得知,文中所說的尼姑庵的建築已經不復存在,其原址上建了很多低矮的民房,住了幾十戶人家,現在也正等待拆遷。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進一步打聽得知:這顆大樹是當年尼姑庵門口的「古物」,歷經百年風雨,依然鬱鬱蔥蔥,冠蓋數十米。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查查地圖就更清楚為什麼當時朝陽大學的弟子們勸尚先生搬到這裡了,短短800米的距離可真是近水樓台!

探訪尚雲祥當年在北京留下無數傳奇的幾處住所,歲月變遷令人感懷

另據文中記載:「宋哲元亦是山東樂陵人,以同鄉之誼,邀請尚雲祥為他的二十九軍訓練大刀隊。大刀隊為一營人,駐紮在鐵獅子衚衕,正對十二衚衕的一個兵營中,內有一大片操場。尚雲祥每天步行去操場訓練士兵刀法。」

鐵獅子衚衕是北京最古老的衚衕之一,與尚雲祥的住處很近,以前是一條死胡同,現在已被擴寬改建,並以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的名字命名為張自忠路。

辛寺衚衕的尼姑庵是尚雲祥終老之地,在此留下了最多的傳奇,李文彬先生曾寫了在此向尚雲祥求學期間的所見所聞,今日讀來,彷彿歲月穿梭,令人感懷。

李文彬先生描述道:「一次我們幾個小師兄弟在辛寺廟院中一個個接連在先生坐的椅子前面練動作、套路。大家習慣性地連完後站在先生身旁,聽聽有沒有什麼說教。一般先生說話很少,音質大家練完了就王身後一站去休息,大家都年輕,有些孩子氣,雖然都不說話,但難免你捕我一下,我還你一手地斗著玩。先生一般不理會,但大家斗得放肆些先生也一時興起,既不回頭張望,也不出聲詢問,突然一個「鳳凰旋窩」圍著我們幾個人急如旋風似的兜了一個圈子。先生這一突然行動使我們既意想不到又恍惚如幻影,似見又未看清。大家正在驚詫間,先生卻帶著孩子般的嬉笑坐回到那椅子上看著我們。這一舉動竟引得大家齊聲驚笑起來,有的還鼓掌跳起來。先生平素一向莊重嚴謹,不苟言笑,今日先生特別高興,而且做了個平時根本看不到的有如風馳電掣般的環形身法,令人格外振奮。當想到先生已古稀又有二之年,有此精神和身法!怎能不為先生的高超技藝和矯健身法而騰歡,這般師徒情誼深摯難忘。雖事兒過幾十年,猶歷歷如在眼前!還有一次我和李明師兄陪先生上街,從西四歸來,欲穿過隆福寺描繪,抄近道奔十二條門辛寺衚衕回師家。先生因好清靜,不耐描繪攤販雜耍人聲嘈雜,臨近隆福寺南門,變告訴我二人說,廟會太吵鬧,不要留戀,快點過去,我倆應聲就緊跟先生身後,擠入人群中頭幾步還能看見先生在引路的後影,只見先生一塌身,左轉右閃,行進很快。我二人也放開腳步,加速追趕,但是沒走幾步就再也看不見先生的身影。我兩便著了急,慌忙地追趕,又不好橫衝直撞,怕碰了婦孺老幼,就這樣越落越遠。待到北門已經是汗如雨下。卻見先生是有意考驗我倆。大家都知道人老不以筋骨為能,論靈活敏捷是老不如小的,可在這次趕路中確不得不承認,卻是少不如老!而且相差懸殊!可見先生真是老當益壯,步法、身法更是過人之甚!」

獲取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號:尚雲祥形意拳法(xingyiquan99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