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些年你未曾用過的奇葩共享產物 | 完全極客養成指南

這些年你未曾用過的奇葩共享產物 | 完全極客養成指南




摘要:

現在的好多東西彷彿和「共享」兩個字沾上邊,就存在改變世界的可能了,而這些變了味的共享產物似乎並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Uber 和 Airbnb 兩隻巨無霸獨角獸的崛起讓「共享」一詞異常火熱,作為共享經濟最具代表性的兩家企業,Uber 和 Airbnb 分別為計程車業和酒店業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也讓人們看到了共享經濟的巨大潛力,它幾乎可以滲透到各個行業。


從共享充電寶到共享睡眠倉,從共享雨傘再到共享籃球,從共享健身倉到共享停車位,甚至連共享馬扎都出現在北京的公交車站上。


如雨後春筍般,彷彿和「共享」兩個字沾上邊,就存在改變世界的可能了,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令人捉摸不透甚至讓人哭笑不得的共享產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你未曾見過,用過的奇葩共享產物,同時也聊聊這些變了味的「共享」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最不靠譜的共享產物


最近共享的風刮到了呼和浩特,呼和浩特近 300 個公交站點出現了共享公交硬幣,該共享硬幣一個站點共放置 8 枚 1 元硬幣,寫有「一次一枚,次日歸還」的字樣,供民眾免費取用,而這種共享產物在出現之時就引起了廣泛的談論。



有人認為公交車共享硬幣讓人感到溫馨,解決了出行的燃眉之急。而多數人則想到的是共享硬幣不像共享單車,既無押金,也無智能設備解鎖功能,取用多少、歸還與否,主要取決於市民的素質,且公交站人流較大,硬幣的取還很難保持平衡。


而事實也是這樣,在共享硬幣投放兩日之後,有的共享硬幣變身成了一角錢,粘貼共享硬幣的紙板也被掀起。雖然共享硬幣的出發點是好的,希望解決某些時候的出行問題,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硬幣有取無還現象嚴重,更是有人想直接全部拿走,目前看來共享硬幣還不是很靠譜。




最會賺錢的共享產物


當提到繁多的共享方式中哪種最會賺錢時,很多人會想到 Uber、Airbnb、摩拜這些獨角獸,大公司肯定最會賺錢,但其實真相往往超出你的想像,共享雨傘是目前最會賺錢的共享方式。這裡說到的共享雨傘最會賺錢不是指它獲利最多,獲利最快,而是指它的營銷很經典。


9.9 元一把的雨傘需要交納押金 19 元,雖然 3 萬多把雨傘在投放幾天後多數都沒有收回,但仔細一想原價 9.9 的雨傘最終以 19 元的價格售出,是不是很會賺錢,而且最主要的這還是無人銷售!而網友對此也紛紛亮出犀利的點評,網上賣耐克鞋假一賠二,結果寄過來三雙,真是清庫存大法。


對於共享雨傘這種共享方式,微博 CEO 也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 3 萬把共享雨傘押金 19 元,半小時收費 0.5 元,雖然投放了沒幾天,就全部被人拿回家,但這應該是一段經典的營銷案例,必將載入中國銷售史冊。




損失最快的共享產物


在一個下雨的周末,北京街頭出現了一種「共享馬扎」,供人們使用。這種「共享馬扎」與普通馬扎無異,只是頭頂二維碼,將自己裸露在天地間,而且這種「共享馬扎」只需掃碼便可使用,並不需要註冊和押金。



這種「共享馬扎」很是質樸,並沒有智能、定位、智能鎖可言,用戶想掃碼就掃碼,不想掃碼也能直接坐,而這種哭笑不得的共享方式也引得的一些網友的吐槽,「哈哈哈哈承包了我所有的笑點,不掃碼會扎屁股?坐完之後是不是還可順便拿走?」


沒有鎖拿起來就能走,這也加速了「共享馬扎」的流失。當時網傳在雙井地鐵站附近也有不少的「共享馬扎」,但有網友到達現場後卻一個也沒看到。而附近保安稱,有人在此投放了十多個「共享馬扎」,「但後來哪兒去了,我也不知道」,「共享馬扎」也成了損失最快的共享產物。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共享做不到的

今年的 4 月 1 日,某 App 宣布推出共享衛生巾。據悉,只要下載 App 就可租用一片智能衛生巾。該款智能衛生巾擁有定位,自潔,防盜等功能,據說還能測試經期流量......App 內選用吳亦凡、鹿晗等眾多知名男明星的聲音進行語音導航,指導用戶一鍵到巾。


在前不久的七夕節,北京三里屯出現一身著蜘蛛俠服飾的「共享男友」,路人掃碼可與他互動,他身後的牌子上則「明碼標價」。陪逛街:5 元/15 分鐘,20 元/小時(鞋底要報銷);陪吃飯:6 元/15 分鐘,30 元/小時(僱主請客制);陪看電影:7 元/15 分鐘,30 元/小時(禁止看鬼片);陪去 K 歌:8 元/15 分鐘,30 元/小時(禁止看鬼片)。


除了上述的共享產物,共享內褲、共享半張床等也曾出現,「共享」一詞帶來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們做不到的。




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在這個處處都存在著共享元素的時代有人就表示過,共享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任何東西都向「共享」二字靠近,任何東西都想裝進「共享」這個筐里,這也導致了「共享」已經變了味,現在出現的一些共享產物其實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一方面,這些所謂的共享只是想與「共享」兩個字沾上邊,而並非真正的共享,並不是把閑置的資源進行利用,而是生產一批新產品進行共享,這有些偏離了共享的基因了。另一方面,它們的出現雖然解決了某些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甚至是更多的問題,而來帶更多問題的共享產物顯然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講真,現在「共享」一詞似乎有些被我們玩壞了。

 ■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wangxue@geekpark.ne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新零售風口來臨,如何建立精準「用戶畫像」?
這些年你未曾用過的奇葩共享產物
魅族「變形計」,在順風的方向飛行
從小米 MIX到MIX 2,「全面屏」從何而來,又將會是如何?
無線鍵鼠不能用來打遊戲?你需要看看這些新品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