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曾因杯子爆紅的搖滾青年,又做了個碗讓你好好吃飯

曾因杯子爆紅的搖滾青年,又做了個碗讓你好好吃飯

百匠大集031號匠人張一楊

時間總是來不及,飯吃得匆忙不已

越渴求完滿,越找不著方向

生活的真相,其實是

飯吃七分飽,做事留三分

用生活的精緻,彌補時間的有限

美好的店×百匠大集×質造

七分半飽玲瓏對碗

今日首發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我原本以為自己這輩子會成為藝術家,可當我每天回到工作室看著地上一堆爛泥巴的時候,特別絕望,我覺得自己是不是該干點別的什麼事。」

口述/張一楊 整理/百匠君

不愛陶藝的歌手不是好設計師

張一楊,一個留著中長發、穿著T恤衫牛仔褲、有著陽光帥氣笑容的大男孩,土生土長的89年杭州人。他現為質造的設計總監,同時也是「鬼否」「花招」兩個杭州獨立樂隊的吉他手。

這位正經八百的中國美術學院陶藝系高材生,祖上皆是藝術家,爸媽是體制內的媒體人。他既是玩搖滾的陶藝家,也是做設計的吉他歌手,出過專輯跑過音樂節,偶爾靈感來了寫寫歌。

很難想像,反差極大的多重身份竟如此和諧地交融於張一楊身上。

早在3年前,還在讀研一的張一楊就和合伙人朱雀創立了品牌「質造」,成立公司後,第一隻杯子「四季杯」便吸引了柳傳志、王石等眾多大咖客戶,馬雲太極禪苑的辦公室里至今還擺著它;隨後推出的「上下杯」,讓明星圈內的李連杰、舒淇、姚晨、孫儷、劉濤等都相繼定製。

馬雲太極禪苑辦公室里至今擺著的四季杯

從最開始連設計軟體都用不利索,到從容規劃著一個又一個新的產品方案,開天盤、執杯、月相杯、琢磨壺等相繼成功推出。張一楊從「三年造一杯」,變成現在每個月都能看到新產品。

這個說著「不愛陶藝的歌手不是好設計師」的有趣青年,今年秋季,再次用一對「七分半飽碗」證明了他的特別。

點擊下圖立即購買

七分半飽碗的由來:自律才能自由

因為經常往返景德鎮,張一楊對湖田村的瓷碗留有深刻印象——師傅們用傳家的精神來做碗,他們會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碗底,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誰家的碗。

對事物有著敏銳感受力的他,便從中看到了人與器物之間奇妙的關係。作為從古至今日用的重要器皿,碗在不知不覺中展現了人類的生活智慧與美感。

手捧一隻碗,圍桌而坐,不論富貴貧賤,人們內心共通的仍是中國傳統文化在骨血中的傳承。

他因此受到了觸動:「碗是帶有情感溫度的手工品,是可以拿來使用的生活物件。能否結合當代人的審美,設計出一款帶有獨特意義,又具有珍藏價值的碗?」

有了初步想法之後,他正愁沒有設計的靈感。有天加班到大半夜,忽然想到自己已經很久沒去運動,身體竟無意間長胖了。

儘管把「自律給我自由」奉為座右銘,但他卻每年都要不自知地發胖一次,然後再瘋狂健身。

他開始了自省。究其原因,還是吃飯時忘了講究,多吃了幾口,日積月累,量變就引起了質變。而發胖所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體型上的改變,還有內心的小混亂,以及生活計划上的小動蕩。

這時,他想起了古人提倡的「飯吃七分飽,做事留三分」的生活哲學。七分飽,既能滿足營養需要,又有對食物分量的剋制,能讓身體和靈魂保持清醒。「七分飽」的智慧就是:不苛求完滿,但必須精緻。

「人在不自查的時候,就容易失去自律的好習慣。我想,是時候給自己多一些警醒了。」

垂直碗沿,簡約的現代美

5次燒制,從土到器的升華

有了「七分半飽碗」的設計想法後,接下來,在碗的器型選擇上,張一楊展開了思考。

在現代家庭中,比較常見的除了充滿禪意的斗笠碗,另一種就是充滿宗族和家庭意味的正德碗。在外觀上,正德碗的口沿稍稍往外飄出,碗腹飽滿豐圓,造型端正,上面畫有精緻繁複的花紋。

(註:正德碗原本叫做「宮碗」,最初多作為皇宮用器,是明代正德時期流行的一種碗形。)

傳統的正德碗,口沿稍稍往外飄出

在追求新式審美的他看來,傳統的正德碗設計有些老氣,他決定採用碗壁直上直下的現代簡約造型,並用傳統的玲瓏工藝加以改造和創新。

做完設計草圖方案,興奮的他立馬找來景德鎮的匠人老師傅。但做慣了傳統食器造型工藝的師傅一看卻犯難了:「直上直下的造型存在很大的的技術難點。如果它上下兩邊都是直的,就意味著它底下不能有撐口泥,在燒制時就很容易變形。」

向來喜歡挑戰的張一楊聽完並沒有退卻,他耐心地和師傅溝通,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給碗上釉

最後,為了保持碗沿垂直不外翻的現代造型(往往外翻邊的造型顯得古舊)以及輕薄的口沿,堅持手工瓷器的感覺,張一楊和團隊使用了扣燒的兩次燒成工藝。

在工藝的操作上,他們先通體上釉,將口沿的釉去掉,扣燒一次,在1300°的高溫下並成瓷,這樣保證了碗的口沿周正。之後再反過來,在碗口部再上一次釉,再燒一次,保證使用的衛生安全。最終經過兩次施釉、兩次重燒,碗口才得以周正而纖薄。

解決了第一道技術難題後,他們迎來第二道工藝亮點——景德鎮古代制瓷技術的絕招:玲瓏工藝。

素燒後挖空文字

傳統的玲瓏工藝,圖案大多數是一成不變的米粒、花紋,看起來比較老式和過時。張一楊結合現代人的審美和價值觀,用極簡的「七分」和「半飽」文字代替傳統繁複的裝飾花紋,提倡人們健康飲食,推崇半飽精神。

傳統的米粒花紋

按照玲瓏工藝的做法,他們先將坯體素燒至800度,冷卻後通過手工在坯體上挖去需要呈現的紋理和圖案,並在裡面填上透明釉。其次,再素燒一次,將孔洞內的透明釉燒固定,接著再上外釉,最後再用1300度還原燒成。

為了做出玲瓏透明的視覺效果,張一楊團隊在整個工藝中共施釉兩次,燒制三次才最終滿意。

一般的快餐瓷器工序比較簡單,且一次燒成,而七分半飽碗總共11道工序,比一般的碗多出3、4道,一共要燒5遍,整體多出一倍以上的時間。

經過近一年的反覆推敲、打造,七分半飽碗從最初投入燒制500個,只有不到100個成功,到現在,它的良品率基本穩定在60%左右。

平靜又克制的美,端在手中的小確幸

「當端著碗吃飯時,我希望大家品嘗到的不只是食物的美味,也能細心感受到碗在指尖那股平滑的觸感,因為對它的愛惜而擁有一顆惜物之心。」張一楊說道。

對渾身散發藝術氣息的張一楊而言,七分半飽碗則是一次感性的自我探索。把「七分」「半飽」四字,放在每天使用的碗上,每天至少看到它三次,「日省吾身」三次。

通過它,提醒自己健康飲食和自律,讓身體和靈魂都保持清醒,把精力放在「重要的」而非「所有的」事情上。

GIF/1.2M

對喜歡精緻器皿的人來說,它更像是端在手裡的小確幸,手感和分量都剛剛好,有種平靜而剋制的美感,每使用一次,就多一層親近的溫暖。

現在,人們工作越來越忙碌,一份不算可口的外賣,就把一頓飯應付了。倒不如慢下來,與一隻矜貴的碗互相陪伴,從吃飯到日常生活,慢慢變得細緻起來。

美好的店×百匠大集×質造

七分半飽玲瓏對碗 正式首發

原價188元,下單即送50元優惠券

(和產品一起發放,請在收貨時查收)

前300套下單者,享168元優惠價

垂直碗沿,簡約的現代美

細膩的手感,恰到好處的分量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購買

GIF/20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曉波頻道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比人類更強,反而是一件好事?
關於留守兒童,除了同情,我們忽略了什麼?
萬達緊急發聲明闢謠,科大訊飛遭遊資砸盤
那個被小貨車殺死的男人,提醒我不要死在每個早晨
曾是世家顯貴必備,2000年前的博山香爐重現人間

TAG:吳曉波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