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滿足客戶需求,賣出產品成交:僅需要三個技巧,就能學會正確地辨別客戶異議的真假

滿足客戶需求,賣出產品成交:僅需要三個技巧,就能學會正確地辨別客戶異議的真假

摸清客戶底細,四維立體成交:認清誰才是我們的准客戶在大客戶銷售中,決定成交的往往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具體說來,任何一個客戶裡邊都會有四類人:一個叫做使用者,一個叫做教練,一個叫做技術把關者,還有一個叫做決策者。這四種人都叫做關鍵人,他們分別構成了四維成交法中的點、線、面、體,這四種人我們必須通通考慮到,然後一網打盡。

————【大客戶營銷專家】孟昭春

滿足客戶需求,賣出產品成交:僅需要三個技巧,就能學會正確地辨別客戶異議的真假

在購買產品時,客戶總會提出形形色色的異議。這些異議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些客戶的確是在也很對產品的不足理性分析,提出有實際意義上的異議,而有些客戶的異議中則隱藏著一定的小伎倆,喜歡於和銷售人員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做文章。這就需要銷售人員具有良好的洞察力,能正確地辨識客戶異議的真假。

現實生活中,有一些「殺價高手」,在與商家討價還價的過程中,故意找產品的小毛病:「你看這衣服連線毛都沒處理幹勁,還要這麼高的價,我最高只能出價200元,賣不賣隨你。」顯得一副滿不在乎的態度。其實該顧客很想擁有這件商品,他的心理底價是500元,他故意從多方面「貶低」商品,目的就是要以儘可能低的價格買走商品。銷售人員如果不能仔細辨識客戶的內心渴求,要麼成交告吹,要麼低價賣給他。

在實際的銷售中,常有一些銷售人員不能正確理解客戶的異議,對於客戶的真正異議不重視,假異議不分辨,結果將精力用在了很多不重要的事情上,致使銷售工作以失敗收場。這是因為客戶提出異議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如果銷售人員不將談話的中心放在客戶關心的問題上,就無法真正了解客戶的需求,就無法真正解決客戶的需求,銷售工作無論如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因此,銷售時,銷售人員要善於分辨客戶提出的異議,找到客戶真正關心的問題,並採取正確的方法解決,以增加成功的機會。

張娜是一家服飾店的銷售人員。一天,一位女士走進來,身邊帶著一個小男孩,在裙裝區轉了幾圈,最後將目光鎖定在一件洋裝上。張娜看到後馬上迎了上去:

客戶:這條裙子多少錢?

張娜:原價1999元,打完折1888元。

客戶:1888元?那麼貴。就這種款式和花色,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且還是去年流行過的,哪裡值得了那麼多錢。你們這裡就沒有今年新流行的款式嗎?

張娜:太太,櫥窗里掛的是今年的新款。但對您來說不太合適,還是這款洋裝比較適合您。

客戶:是嗎?可是這個款式是舊款了,能便宜點嗎?

張娜:太太,不好意思,不能便宜了。其實,您的皮膚比較白,這款洋裝單單從顏色上就很適合您。如果您喜歡流行款,那邊也有很多,您可以看一下。

客戶:這些嗎?我不太喜歡……

客戶的異議有真有假,以上場景中的客戶所提出的就是假異議。客戶借衣服花色過時,希望用更低的價錢買下看中的衣服。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在購買產品時,常有一些客戶會利用類似的假異議。然而不少業務員無法真正了解這類客戶產生異議的真正原因,進而輕易放棄,致使銷售失敗。針對以上的場景,業務人員可以這樣做:

客戶:1888元?那麼貴。就這種款式和花色,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且還是去年流行過的,哪裡值得了那麼多錢。你們這裡就沒有今年新流行的款式嗎?

張娜:太太,櫥窗里掛的是今年的新款。但是對您來說不太合適,還是這款洋裝比較適合您。

客戶:是嗎?可是這個款式是舊款了,能便宜點嗎?

張娜:太太,這已經是非常優惠的價格了。看您的穿著,我想您該是一位穿衣服很有自我風格的人,也很會搭配衣服。如果有適合自己的服裝,您一定是不願放過的。這件洋裝就特別能凸顯您的氣質。您可以來親自感受一下,這裡有試衣間。

客戶開始試穿衣服。

客戶:您看,這洋裝穿在您身上更能凸顯您的氣質了。如果再配上一條項鏈,出席宴會或參加私人聚會,絕對是全場的焦點。

善於從細節中觀察真相,並能以溝通驗證客戶異議的真偽,銷售人員就能清楚地了解客戶的異議是真是假。待辨識清楚客戶異議的真正原因,銷售工作也就更容易展開了。

作為銷售人員,對於客戶提出的異議固然要予以解決,但是在解決之前,務必分清其異議的真假。如果銷售人員對客戶異議的真假無法辨識,甚至盲目解決,就無法真正解決客戶的關心點上,而失去客戶。只有在清楚客戶提出異議的真正原因,銷售人員才能對症下藥,進一步採取正確的銷售手段。

在銷售過程中,要想知道客戶異議的真假,銷售人員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辨別:

(1)仔細觀察

不善掩飾自己的人,如果說出一些不符合心理的話,在舉止上可能會表現出些許不自然。因此,在與客戶溝通時,銷售人員不妨注意一下客戶說話時的舉止。

專家發現,如果人們在思考問題時偶爾恍惚,臉上浮現迷茫的神情是很正常的,但若在回答問題時出現飄忽不定的眼神,則有可能是在撒謊。所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即使是撒謊者始終表現得很自然,然其眼神也會泄露其語言的真假性。

所以,當客戶提出異議時,如果銷售人員難以從其舉止上作出判斷時,那不妨觀察他的眼神,若客戶在回答問題時的眼神安靜、平和,那麼其異議可能是真的,若客戶出現飄忽不定的眼神,這時就可以判斷其異議可能另有其意了。

(2)認真傾聽

人們在說出與內心想法不盡相同的語言時,不僅會表現出行為、舉止上的變化,也會有聲音上的變化,而且往往比舉止表情的變化更大。

在提出假異議時,客戶也會在語調、聲音上與平常有所不同。例如客戶說話時表現得過於強硬,有可能其提出的異議有假。因為人們在說出與內心不符的語言時,總會試圖放大音量或以堅決的語氣掩飾心裡的真實想法。

所以,在與客戶溝通時,銷售人員要特別注意其說話的語氣、語調、語句連貫性等,繼而判斷其所提異議的真假。

(3)及時詢問

當客戶對產品提出異議後,銷售人員通過觀察和傾聽,發現客戶提出的異議可能並非出於產品本身的原因,有可能只是客戶的主觀意識,但又不能確定時,銷售人員要懂得發問,掌握時機使用語言引導,使其說出異議產生的真正原因。在與客戶溝通時,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銷售人員可以使用以下倆各種詢問方式:

·直接詢問——當銷售人員根據觀察和傾聽,對客戶異議做出了初步判斷之後,不妨直接向客戶詢問,請求客戶的解答。例如:「您有什麼問題嗎?」「您對產品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等等。一般情況下,如果客戶提出的異議是假的,又不想再多費時間的話,大多會說出異議的真正原因。

·間接原因——有時,客戶提出的異議概念比較模糊,銷售人員不容易從中做出判斷,這時,直接向客戶詢問是不可行的。銷售人員可以採用間接詢問的方式,在溝通中有意強調一些話題,通過對客戶語言、舉止、表情等方面的分析去判斷客戶異議的真假。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昭春 的精彩文章:

逾越四座大山,驚險跳躍成交:學會站在客戶角度考慮問題,讓客戶感覺你在幫他
善用問號,沒有不成交的訂單:策略性提問是一種流程,在推銷中起什麼作用呢?
逾越四座大山,驚險跳躍成交:客戶提出錯誤的異議時,銷售人員應如何來應對?
善用問號,沒有不成交的訂單:提出一連串診斷式問題,摸清客戶的底牌
逾越四座大山,驚險跳躍成交:客戶拒絕的原因

TAG:孟昭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