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分鐘掌握買基賺錢全攻略

10分鐘掌握買基賺錢全攻略

最近,又有朋友問我關於基金的問題。

我翻了翻文件夾,發現自己也寫了六七八九篇基金的文章。今天,我將這些文章梳理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系統地掌握基金知識。

基金分類 《買基金為啥能賺錢?》

基金主要分為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數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是指主要投資債券的基金。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於債券的為債券型基金。

在國內,債券型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家發行的國債(比如財政部),金融機構發的金融債(比如銀行),以及央企國企等發的企業債。

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是指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基金資產80%以上都購買股票。

因為大部分資產都用來購買股票,股票市場的走勢對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有最直接的影響。

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是同時投資股票和債券的基金。按照投資比例,混合型基金可以分為偏債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

偏債型基金是指投資債券比例超過80%並且投資股票比例不得超過20%的基金;偏股型正好相反。

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選取某個指數作為模仿對象,按照該指數構成的標準,購買該指數包含的全部或大部分的證券,目的在於獲得與該指數相同的收益水平。

購買指數基金的一大好處在於成本低。由於指數基金經理用不著積極選股,所以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用相對低。

購買基金渠道 《在哪裡買基金最便宜?》

購買基金的渠道主要有四種,如下圖:

購買基金是需要手續費的,在哪個渠道購買基金最便宜?

通過基金公司購買,手續費很低,因為人家是直銷,申購費1.5%通常可以打6-8折。

但是每個基金公司只賣自己公司的基金,所以想多買幾隻不同的話,就要從網上去多個基金公司進行註冊。

銀行網點很多,購買基金比較容易,還可以跟銀行的工作人員面對面的交流諮詢,但是在銀行買基金的話,手續費是最高的。

證券公司的基金種類多,你購入份額大的話,費用還會有折扣,相比銀行更合適,不過因為很多人對證券公司比較陌生,所以購買不太方便。

第三方平台是指螞蟻聚寶、天天基金、京東金融、好買基金這樣的平台。在第三方平台購買基金,申購費普遍為1折,有的券商APP還會推出「0元購基金」的活動。

場內購買需要你去券商公司開立股票賬戶,然後就可以像炒股那樣,購買ETF或者LOF基金,操作也簡單。

總體來說,還是第三方平台購買基金最為合適,不僅費用低,購買也比較簡單。

什麼是基金定投? 《輕鬆收益10%+ 最省心的理財》

對於普通投資者,要想實現10%+的年化,基金定投最容易達成目標。

所謂基金定投,其實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即在固定時間(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金額(如5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

需要補充的是,基金定投,每期投入的金額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動的。

怎樣選擇定投基金? 《講真,我這樣選定投基金》

選擇定投基金有一條重要的法則——4433法,大家可以根據4433法選出自己心儀的基金。

所謂4433法,即:

第一個「4」代表一年期績效表現排名在同類型產品前1/4的基金;

第二個「4」代表選擇兩年、三年、五年以及自今年以來績效表現排名在同一類型前1/4的基金;

第一個「3」代表選擇近6個月績效表現排名在同類型產品前1/3的基金;

第二個「3」代表選擇近3個月績效表現排名在同類型產品前1/3的基金;

4433法選基,兼顧長短期業績(3個月到5年),根據其中一條選出的基金,已經讓很多童鞋心動,如果某支基金,同時滿足四條標準,絕對是基金中的的戰鬥基。

定投基金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 《低風險還能賺10%+ 定投基金這樣玩》

定投什麼時候買?

我的答案是隨時可以買。

以中證500為例,為了模擬各種定投開始的極端情況,有人根據wind提供的數據做了回測,入場點位分別為:

6124點(2007.10.17)、3800點(2008.3.17)1664點(200810.28)

離場點位為:3500點(2015.12.31)

結果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2.13%、13.97%、12.75%。

這個回測說明了什麼?

基金定投,最幸運的人、普通人、最悲劇的人,經過7-8年的投資周期下來,收益水平相差不大。

定投什麼時候賣?

不知道何時賣出的朋友,有一種最簡單的方法,設置一條止盈線,比如收益達到20%就清倉走人,過後是漲是跌,都與咱們無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融360財秘 的精彩文章:

終於,騰訊也出了一款「餘額寶」!
3萬億存款去了哪裡?剛剛,銀行公布實情!
掏心掏肺對你說 多買點兒這類理財
睡後收入!真正讓你躺著賺一筆
剛剛!超級泡沫破裂 10萬人被套

TAG:融360財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