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是,但不是你認為的那樣

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是,但不是你認為的那樣

本文作者: 李萱 、張聰

文章來源:GEP 媽媽圈

常有父母問:″聽說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這是真的嗎?″

的確,眾多心理學研究發現:那些爸爸親力親為帶得較多的孩子,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和同齡人相比不僅在學業和職業上的發展更好(可能是這個″更聰明″說法的來源),而且對他人也更富有同理心,和父母關係也更親密,婚姻生活比同齡人也更為幸福(Lewis &Lamb, 2003;Sarkadi等,2008)。

可是,看到大家解讀為什麼爸爸帶孩子會有這些好處時,誤會就大了。

許多人認為,應該鼓勵爸爸帶娃,是因為″有些事情有些教育不是媽媽能替代的″。

爸爸參與育兒的作用是彌補媽媽和其他女性照顧者普遍缺乏的種種″男性特質″:邏輯性和計劃性強、喜歡冒險、有探索精神、運動天賦高、動手能力強……如果在成長中缺少了這樣的″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等都會受到影響。

他們擔心的是,孩子從小接受那麼多的″女性教育″:嬰幼兒時期是媽媽,外婆,奶奶,保姆帶;到了上學的年齡,學校又大多是女老師。如果爸爸再不參與進來,我們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哪還有″陽剛之氣″?

基於上述理解,很多爸爸在參與帶孩子時,認為要充分發揮他們的″男性優勢″,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玩和掌舵:陪伴孩子做戶外運動、輔導孩子理科學習、為孩子制定長遠的教育計劃和目標……

換句話說,等孩子到了具備運動能力和可以上學的年紀,當媽媽滿足不了孩子日益增長的運動、教育、規劃需求的時候,爸爸就該出馬,發揮″意義″和″作用″了。

至於嬰幼兒時期的日常照料,吃喝拉撒睡,反正也不需要爸爸的″男性特徵″。況且爸爸″五大三粗″,″粗線條″的男性育兒方式好像也沒有辦法把小寶寶照顧好呢……這個階段,貌似沒爸爸什麼事。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其實這些對爸爸帶孩子的想法,大約是五十多年前盛行的想法。

當時大家普遍認為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特別是男孩)身心健康出現問題,主要與家庭中男性角色的缺失有關。而當代社會男孩子缺乏″男子氣概″的原因,也常常被歸結於父親缺席的″偽單親式婚姻″。換句話說,不少人認為,爸爸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主要是通過他的″男性角色″實現的。

然而,過去幾十年的研究證明,爸爸和媽媽雖然性別不同,但爸爸並沒有什麼媽媽無法做到的″獨特的貢獻″。也就是說,並沒有科研證據證明,爸爸的″男性屬性″會對孩子的成長發展起到什麼特殊的影響。

關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否既需要女性照顧者也需要男性照顧者,最直接的證據來自於對女同性戀家庭的研究:在過去 25 年內來自對女同性戀家庭的大量研究都發現,生長在女同性戀家庭中,那些″所謂缺乏男性模範″的孩子在性別認知、心理、情緒、社會能力上都與成長在″傳統的有父有母的家庭″中的孩子並無二致(Golombok& Tasker, 2010;Lamb, 2012)。家長的性別、性取向和家庭結構都不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根本原因。

那麼,″爸爸帶的孩子更優秀″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1. 親密的親子關係

爸爸帶的孩子更優秀,不是因為爸爸比媽媽帶得好,也不是要″請爸爸進來,讓媽媽讓位″。爸爸帶的孩子更優秀,是因為經常有爸爸照顧的孩子比很少有爸爸照顧的孩子多了一份來自爸爸的關心和照顧,多了一個可以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人。

如果爸爸媽媽都和孩子建立起了安全的依戀關係,那麼當父母之中有一人無法提供敏感、正面、支持性的教育的時候,另一個人可以站出來彌補,為孩子多提供一個心理安全的港灣。

所以,爸爸是否參與了培養″男性氣質″的活動或者爸爸有沒有能力進行高瞻遠矚的規劃,並沒有那麼重要。甚至,如果爸爸參與育兒是為了展示給孩子威嚴兇狠的男性″硬漢″形象,扮演沉默的″大山″角色,忽略了對孩子情感的回應,甚至刻意壓制溫柔親情的表達……反而不會有我們期待的效果。

爸爸帶的孩子更優秀,前提是爸爸能夠自願積极參与育兒,並和孩子進行高質量的互動,建立起溫暖、親密的親子關係;是爸爸能和孩子經常做一些快樂的事,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回應、可靠的安全感。要是爸爸為了交差一邊陪孩子,一邊刷著手機、打著遊戲,或者″非常男人″的對孩子非打即罵、獨裁專制,會對孩子的成長好?我只想說:呵呵。

2. 爸爸給予媽媽的育兒支持

考慮到大多數家庭依然由媽媽主要照顧孩子的實際情況,爸爸參與育兒,能夠最直接地減輕媽媽體能和精神上的負擔。

媽媽和爸爸一樣,也並非生來自帶″家長力″。面對工作的壓力、繁重的家務、孩子的哭鬧,一樣焦慮煩躁。一個″甩手掌柜″和一個有力的幫手——尤其是在孩子年齡小、育兒任務重的時期——可以讓媽媽的生活質量天壤之別。一個心情和暢的媽媽,更容易成為″敏感媽媽″,和孩子進行溫暖民主高質量的互動,從而更可能帶出健康、快樂的孩子。

與爸爸參與育兒的具體程度以及爸媽之間帶孩子的分工相比,爸媽對兩者的滿意程度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更大(Chan, Brooks, Raboy & Patterson, 1998)。這也間接說明爸爸參與帶娃更優秀的前提是,爸爸有沒有給予媽媽最需要、最想要的育兒支持。爸爸的育兒支持如果能夠配合媽媽的育兒與個人需求,給媽媽充分的喘息、修復、學習的空間,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幫助。

我們曾在做中國城市父母育兒訪談時發現,雖然一些爸爸看似積极參与育兒,媽媽們卻並不滿意。一些媽媽覺得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爸爸得到了最有趣的部分,對媽媽來說並不公平:″為什麼爸爸就是帶孩子玩玩,平常這些吃喝拉撒,做規矩做壞人的事都要我來做?″

然而爸爸覺得自己參與模式就該是這樣:帶孩子玩,做運動;等孩子長大後輔導他們數學……這些才是爸爸能做,需要做,而且會比媽媽做的好的事情。嬰兒時期的日常照料沒爸爸什麼事,爸爸也做不好。

這樣的分工方式,很可能來源於大家對爸爸為什麼要帶孩子的誤解,和對爸爸是否有能力參與嬰幼兒時期日常照料的懷疑。

對新手爸媽的科學研究發現,爸爸在照料孩子″天賦″上並沒有遜媽媽一籌。研究者仔細觀察了剛剛生育頭胎的新手父母面對孩子的反應,結果發現,,真正零經驗的新手爸爸和新手媽媽對於孩子的需求,理解能力並無明顯差別 (Parke & Sawin, 1976)。換句話說,照顧孩子的能力,爸爸和媽媽一樣——″無它, 唯手熟爾″。為人父母的日常,除了懷孕生產本身之外,沒有哪一個是女性或者男性的生理專利。

在我們因研究走訪的家庭中,不少爸爸因為長期主要承擔照顧孩子的工作,和孩子(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的親密關係都不亞於媽媽和孩子的關係。所以爸爸有″潛力″和能力承擔嬰幼兒的日常照顧。

3. 高質量的夫妻關係

爸爸參與帶娃孩子更優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促進了父母的婚姻關係和和諧的家庭氛圍——而大量研究發現,父母之間的關係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不比親子關係來的少(Lamb, 2012)。

爸爸參與育兒,能夠最直接地幫助爸爸體察到媽媽的不易,而這份覺醒對於夫妻關係與家庭氛圍的建設不可小覷。研究發現,良好的婚姻關係能夠讓爸爸和媽媽都變得更溫暖敏感 (White, 1999)。爸爸媽媽之間的互相扶持,積極的互動, 也會給孩子示範良好人際交往的模式。相反,一個在父親撒手不管,媽媽怨氣衝天,父母口角不斷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很難自然順利地長成一個溫和、愉快、日後婚姻幸福的人。

所以,″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並不是因為爸爸做出了″男性的榜樣″,也不在於爸爸,作為一個男性對於孩子的成長做出了多麼特殊的貢獻,而是因為這些爸爸和媽媽一樣,參與了孩子日常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需求有著細膩觀察和敏感回應;是因為這些爸爸分擔了另一半的育兒責任,促進了夫妻關係和家庭和睦,和媽媽共同為孩子創造了理想的家庭環境。

爸爸帶孩子為什麼有益,該怎麼帶才有益,現在你了解了嗎?◆

參考文獻:

Chan, R. W., Brooks, R. C., Raboy, B., & Patterson, C. J. (1998).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lesbian and heterosexual parents: Associations with children』s adjustment.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2, 402–419.

Golombok, S., & Tasker, F. (2010). Gay father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5th ed., pp. 319–340). Hoboken, NJ: Wiley.

Lamb, M. E. (2012). Mothers, fathers, families, and circumstances: Factors affecting children』s adjustment.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16, 98–111.

Lewis, C., & Lamb, M. E. (2003). Fathers』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e evidence from two-parent familie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18(2), 211-228.

Parke, R. D., & Sawin, D. B. (1976). The father』s role in infancy: A re-evaluation. Family Coordinator, 365-371.

Sarkadi, A., Kristiansson, R., Oberklaid, F., & Bremberg, S. (2008). Fathers』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al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Acta paediatrica, 97(2), 153-158.

White, L. (1999). Contagion in family affection: Mothers, fathers, and young adult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2), 284-29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