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在聊電影之前我不得不先吐槽一下萬達CBD店的IMAX影廳。廳小銀幕更小,我絕不相信這是標準的IMAX銀幕尺寸,不服咱拿尺量量。另外座椅極不舒服,座墊凹陷、頭枕凸出,本想正襟危坐膜拜本片,座椅卻把我塑成了一隻小龍蝦,窩著身子低著腦袋,我只能抬眼盯著這塊假IMAX銀幕。為了舒服點兒,我來回調整坐姿,最後終於找到竅門:歪著身子往前微探,再以一個標準的45度角斜視銀幕,總算舒坦了。再看四周,哇塞,你們都找到竅門兒啦?最後再說說此廳的音響。本以為IMAX廳的音響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但萬達CBD店向我證明,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它試圖用震耳欲聾的音量掩蓋所有的缺陷,似乎是在以砸夯般的氣勢向我們宣告:你少跟我這兒扯什麼音質、細節、層次、定位,我用大音量弄死你!

好了,言歸正傳。讀過我短文的朋友都知道,我寫東西不正經,但是今天我一定端正態度,以表我對影片及歷史的尊敬。

首先必須承認,《敦刻爾克》的確是一部優秀的電影。諾蘭以極其講究的畫面構圖,通過不同時間維度的三線敘事結構,超脫傳統的音樂氛圍營造,向我們展示了一部不一樣的戰爭影片。然而,恰恰是以上三點並沒有發揮到極致,所以很遺憾《敦刻爾克》只能是一部優秀的電影,而稱不上偉大。


一、三線敘事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敦刻爾克》以不同時間維度的海陸空三個敘事空間交叉行進。海灘士兵撤離的過程長達一周;海上民用船前去敦刻爾克營救撤離士兵的過程為一天;空中噴火戰機保護撤離士兵的過程為一個小時。

當我在影片開端獲取了「一周、一天、一小時」的概念時,我真的很興奮。它立刻讓我產生了強烈的期待。以我對諾蘭的了解,他一定會以海灘——海上——空中的循環結構形成一個驅動力十足的車輪,一路向故事高潮奔去。加上他胸有成竹地埋好的幾處讓我們稱奇的交叉敘事點,讓三條故事線擰成堅固的車轍。隨著影片情緒層層提升,三線交替頻率逐步提高,時間差逐步壓縮,張力逐步增大,最後三點交匯,到達高潮,形成嗨點!

是的!諾蘭一定會將三線敘事發揮到極致,塑造《敦刻爾克》的牛X!

然而,實非此。

《敦刻爾克》的車輪走得並不順暢,時不時還會磕我幾下。比如海上民用船營救第一位落水士兵的那場戲。剪輯得很啰嗦,而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出現了兩次紅衣小伙兒扔繩子的畫面,動作、角度、景別一模一樣。當時我還以為卡碟了!(雖然在萬達的假IMAX廳出現卡碟我也不表示意外)。我不排斥同鏡頭重複使用,但如此短的時間內還是盡量別用為好吧?除了磕磕絆絆以外,這三個敘事空間的切換也幾乎看不出任何亮點,更談不上巧妙,三者相互的情緒推動更是無力。這不僅讓我感覺此車輪隨時會散架,而且還是老牛拉車。最後的三點交匯草率至極,虎頭蛇尾,一直在大力宣傳的三線敘事卻沒有給觀眾一個具有說服力的總結,這個賣點算不算注水?

總之,既然你打亂時間維度,玩兒多線敘事,那你為什麼不在時間和多線上下足功夫,讓我們觀眾真正感受到不同時間維度、多線敘事所能達到的觀影快感,讓我們看到最後禁不住喊一聲:「我靠,牛X!」達到這樣的效果,你的概念玩兒得才有意義,不是我吹毛求疵,畢竟你諾蘭是大師。另外,你不是宣稱《敦刻爾克》是一部懸疑片嗎?不同時間維度的三線敘事結構是多好的發揮懸疑性的元素啊,你怎麼不好好用呢?《敦刻爾克》的三線敘事結構不僅沒有添彩而且還隱藏著把觀眾搞糊塗的危險,有點弄巧成拙。好好的一個概念被白白浪費掉了,遺憾……

既然講到了三線敘事,順便說說《敦刻爾克》的這三條故事線:

海灘、海上、空中。

這三條故事線中講得最完整,最精彩的要數空中這條線。人物相對飽滿,懸疑性吊得很足,故事也相對順暢。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從一開始,通過哈迪飛機的油表損壞,瞬間就確立了這條線的主懸念。他的油表是真壞了還是油箱出問題了?他還能飛多久?會不會在殲敵的關鍵時刻沒油?等等懸念一直伴隨著每一次他的出現,我不由得替他捏把汗。最後,當他在無油的情況下擊落最後一架德軍戰機之後,哈迪完成了他的使命,觀眾一直吊著的心也總算踏實下來。按常理,哈迪這個人物可以在此畫上句號了,但如果是這樣,哈迪只能算是一個優秀的軍人,而諾蘭要讓他偉大。因此,哈迪沒有在英軍控制下的海灘或海面迫降,而是選擇默默離開,遠離他們的視線。因為他是士兵們的希望,他要讓士兵們留住希望。所以他遠離了士兵,最終降落在德軍的控制範圍,犧牲了自己,保住了整個撤離部隊的士氣。人物飽滿、故事完整,主題深刻。

而另外兩條線就略顯單薄,故事情節也多有刻意牽強之處。海灘和海上這兩條線首先沒有設置一個能驅動劇情的主懸念,所以很拖沓,很鬆散,看著很著急。為了彌補,諾蘭只能不斷地製造外部因素來豐富故事,也就是他所宣稱的懸疑性,對「無知」的恐懼,就像《異形I》一樣。這樣的懸疑就像一堆等著串成羊肉串的肉塊兒,不成型,沒有魂。


二、畫面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我們能看出諾蘭幾乎為每一個鏡頭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所以畫面非常精緻,構圖非常完美。但是諾蘭為了這份精緻和完美卻犧牲掉了重要的一點:真實性。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說,諾蘭還是沒有把精緻和完美做到極致,因為你完全可以將真實性融入你的美學體系。舉一個例子:

海灘的第一場空襲。當湯米卧倒抱頭之後,出現了本片非常著名的畫面:攝影機以低角度拍攝湯米卧倒在地抱頭。畫面左右平分,左邊是湯米抱頭的近景,右邊則通過由近至遠的幾層士兵形成了一個景深構圖。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諾蘭讓我們看清這個著名畫面之後,炸彈開炸,最遠一層士兵被炸飛,接著由遠而近,一層一層,直到炸彈停在湯米的前景處。看第一遍,我真的很喜歡這個鏡頭,構圖完美、景深設計精巧、形式與內容結合得非常到位。於是二刷的時候我死盯銀幕好偷學幾招。可這一死盯,完了,把毛病盯出來了。首先,這幾層士兵的站位非常刻意,這明顯就是導演為了構建景深效果而刻意擺位,並且他們的站位恰恰就在由遠至近的這幾個炸點上面,因此才呈現出了一層一層被炸飛的畫面。其實這都未嘗不可,要命的是炸彈一開炸,這幾層士兵沒有一個人跑,也沒有一個人趴下,他們保持著規整的隊形,整齊劃一地盯著由遠而來的炸點,在導演的要求下沿著統一的前後方向無所事事地移動、等待,等待炸點到達自己這一層好配合做出被炸飛的動作。我承認,電影是一門藝術,需要形式表達,但你不能一昧地追求形式而完全忽略內容。其實諾蘭完全有能力設計出更高明的士兵走位及反應,讓這個畫面看上去更真實,更經得起推敲。雖然只看過一遍電影的觀眾可能不會留意這個瑕疵,但諾蘭你別忘了,在很多影迷心中你是神,你的每一部影片都會被翻來覆去地膜拜!

和三線敘事一樣,諾蘭你並不是沒有能力做到登峰造極,只是你沒捨得把自己逼到絕境。


三、音樂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割裂!割裂!割裂!

《敦刻爾克》的音樂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這個詞:割裂!

在萬代CBD店的IMAX廳我一直有一種錯覺,我感覺我看的是假《敦刻爾克》,或者說是從某個後期公司流出來的未完成版,就像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悟空傳》一樣。此版的音樂還沒來得及加入,所以就用老漢(漢斯·季默)的《星際穿越》臨時代替了。我當時就在想:好你個萬達,IMAX廳是假的我就忍了,你還給我放個假片子!你是在什麼網站下載的?

開玩笑開玩笑,我發誓萬達是放的真電影!造假的不是萬達,是老漢本人。

從電影院出來之後,我把《星際穿越》的原聲配樂翻出來聽了一遍,完全證實了我在電影院的錯覺!老漢這次《敦刻爾克》的配樂完全就是翻版的《星際穿越》。我懷疑是不是老漢當年創作《星際穿越》的配樂時剩下了好些素材,這次老諾一催活兒,老漢一著急,乾脆直接拿來冒充《敦刻爾克》了?算了,畢竟都是自己創作的,抄就抄吧,我也管不著。還是來說說音樂本身吧。

先講老漢割裂的風格。老漢不僅完全沒有抓住《敦刻爾克》的魂,就連影片的基調都沒把握住。《敦刻爾克》有它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故事情境、特定的主題以及特定的氣質。你可以打破傳統套路,你可以讓它變得現代變得酷,但你起碼要讓音樂聽起來像《敦刻爾克》吧?你不能讓我們感覺是在看科幻片吧?

我並不是一昧地詆毀老漢。老漢作為獨立署名給諾蘭電影創作的幾部電影配樂中,《盜夢空間》就非常好。風格、氣質定位準確,對故事基調的詮釋和對主題的外化都相當到位,對夢境的氣氛營造也堪稱上乘。總之,《盜夢空間》的音樂和影片渾然一體。到了《星際穿越》,老漢的水準便邁下了很大一個台階,一個質的台階,它僅僅是合格地完成了對星際空間的營造。而到了《敦刻爾克》,老漢一頭跌下台階,徹底崩塌!可憐得讓我們觀眾無話可說,只能拿所謂的「謝潑德音調」自我安慰。

老漢為諾蘭創作的這幾部電影均使用了謝潑德音調。《盜夢空間》運用得很克制、很高明,尺度把握得非常得體。通過謝潑德讓音樂與《盜夢空間》的主題勾連起來,抓住了《盜夢空間》的魂。《星際穿越》,老漢便開始沾沾自喜,濫用謝潑德初顯端倪。而《敦刻爾克》徹底摧毀了謝潑德音調應有的正面形象,它被老漢濫用成了一群綠頭蒼蠅。舉個例子:

海灘,湯米和哈里抬著一名傷員跑向救援船的那一場戲。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本身,此刻的劇情還未達到那種如果登不上船湯米和哈里就必死無疑的張力,所以觀眾的心不會被吊到嗓子眼兒,撐死了吊在胸部。也不知是諾蘭的命令還是老漢自作聰明地對諾蘭表態:

「老諾你別擔心,我保證讓觀眾的心離開胸部直奔嗓子眼兒!」

於是,老漢拿出了他樂此不疲的謝潑德音調。鏡頭一切換到兩人抬傷員奔跑,老漢便立馬拉響密集單調的音符。看著湯米和哈里小碎步的畫面,我瞬間想起了我國抗日神劇里深夜偷襲行軍的場景,本來吊在胸部的心立馬回歸原位。好好的一部大片被你搞出了抗日神劇的質感,老漢吶,你是吸入沼氣了嗎?還是雇了一位我國的作曲老師給你當槍手了?正經點說,此處的音樂不僅與畫面順拐,而且完全扼殺了情節的懸疑性,它真的像一群綠頭蒼蠅死纏著我,在我耳邊嗡叫、嗡叫,不甚其煩!高明的懸疑音樂要抓住觀眾的心理,將觀眾的情緒死死扣在情節推動上,而不是弄些不和諧音程快速循環。雖然這場戲的剪輯存在問題,導致節奏慌亂敘事磕絆,降低了緊張感,但你老漢的音樂也休想逃脫干係!

另外我還要吐槽一下本片最明顯的一段音樂主題,也是唯一能聽出點韻律的音樂段落。當那位海軍將領看到遠方海面出現大批前來救援的民用船,老漢再次發力,音樂氣勢極其雄偉。可惜這段音樂不論是音型、旋律走向、音色還是配器都與《星際穿越》、《盜夢空間》中的某段主題太過相似。老漢你讓我說你啥好?當年你把《角鬥士》的某段主題直接拿到《加勒比海盜》用,現在又這麼干,這樣好嗎?

歸納一下,1.《敦刻爾克》的音樂與本片割裂感太強,不屬於敦刻爾克。2.太像《星際穿越》,可兩部電影可是隔著十萬八千里啊!

老漢,這些年你啤酒肚越來越大,肚子里的貨卻越來越少。你還是那位當年讓我聽著音樂流淚的作曲家嗎?且行且珍惜吧……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好了,批了《敦刻爾克》這麼久,到最後,我還是要佩服《敦刻爾克》,由衷地佩服。作為一個英國導演,諾蘭讓本民族經歷的二戰歷史呈現在了全世界人民面前。如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敦刻爾克,人人都在談敦刻爾克,人人都在給敦刻爾克點贊,人人都在複製別人的評論然後粘貼到自己的朋友圈裝13。僅僅這一點,它就能輕鬆幹掉我對它的所有不滿。這是《敦刻爾克》最大的勝利,這是諾蘭最大的勝利。我在想,咱們中國也是二戰極其重要的經歷國,咱們什麼時候能拍出一部本民族的《敦刻爾克》?讓全世界知道,讓全世界談論,讓全世界點贊,讓全世界複製粘貼裝13?

真心期待……



《敦刻爾克》,請喝下我潑來的這瓢冷水

子曰朔言 · 影貧 票房我也貢獻了,耍幾句貧嘴,擔待點兒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