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類人不適合光腳走石子路健身

3類人不適合光腳走石子路健身

現在,很多住宅小區的休閑區域,都鋪有石子路。入夏以來,早上和傍晚,不少中老年人便走石子路按摩腳底,期望通過按摩腳底穴位,達到健身的目的。

河南中醫學院推拿科學術帶頭人、河南中醫學院三附院推拿科主任、主任醫師王華蘭教授發現,在石子路上走路健身的人都穿著鞋。她提醒大家,石子路健身的原理,是石子與腳底親密接觸,石子按壓腳底穴位完成的,如果穿著鞋走石子路,會分散石子按摩腳底的力量,影響按摩效果。

王華蘭教授建議走石子路的人最好脫了鞋光著腳走,如果腳部較敏感,不能忍受光腳走石子路,可穿一雙比較厚的棉襪。

走石子路比去足浴店做按摩的效果還好

走石子路,其實就是變相做足底按摩。

雙足支撐著全身重量,一個體重68公斤的人,每走一步,腳部承受的壓力是260公斤,正常情況下,我們平均每天雙腳要承受260萬公斤的壓力,相當於4萬人在腳上踩一下所產生的力量。腳在人體中距心臟最遠,加之地球引力,腳部末梢循環易出現障礙,有害物質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積,造成局部皮膚組織變異,如皮膚變色,皮下有顆粒、條索、硬結狀物,進而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影響相關臟腑、器官的正常功能。

時間長了,人們逐漸發現足部某一部位和人體的某一器官的病症有著內在聯繫。當人體患病時,在這些部位可能出現壓痛、酸痛、腫脹、硬結等異常現象,對這些部位進行按壓,則能夠起到預防、減輕病痛、恢復健康的作用。我國最長壽的皇帝乾隆活了89歲,他就很注重足底保健,每天「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盆湯」。

人的腳部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淋巴網和末梢神經網,當按摩腳底時,可使毛細血管網、淋巴管擴張,神經末梢產生興奮,從而改善微循環,加速機體新陳代謝,將沉積物清除。沉積物最終通過腎臟等排泄器官排出體外,以維持循環管道的暢通,改善和恢復相應組織器官的功能,促使機體健康、正常地運轉。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天天去足浴店按摩腳不現實,在小區的石子路上走一走,照樣能起到按摩腳的效果,既方便,又不花錢。更重要的是,去足浴店是被動運動,只能運動腳,而走石子路是主動鍛煉,既按摩了腳,全身也得到了放鬆。如果在走石子路時,再配合誇張的甩臂等運動,更能起到鍛煉全身的目的。

走石子路的時間先短後長堅持才有效果

走石子路,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剛開始走時,腳底很不舒服,甚至疼得受不了,此時可穿底子比較薄的軟底鞋,或者穿一雙類似賓館裡的一次性棉拖,等慢慢適應了,可改為光著腳走石子路,也可穿一雙較厚的棉襪。

王華蘭教授說,走石子路就像按摩一樣,應長期堅持,才能起到作用。一般一天走兩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因為早上多是空腹走路,所以走路時間不能太長,以15分鐘為宜,否則會出現不適現象。晚上多是飯後走,可以適當延長走的時間,時間以30分鐘為宜。

剛開始走時,時間不要太長,可先從一次5分鐘、10分鐘走起,逐漸拉長走的時間。走路前,最好喝杯白開水,也可邊走邊喝,可促進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有利於腳底毒素的排出。

走石子路時,不要走太快,以慢走最為合適。走路期間,可停下來把腳放到台階上,用雙手拍打腳脖到大腿的內外兩側,也可單手拍打另一隻胳膊的內外兩側,一次拍打3~5分鐘,以促進四肢的血液循環。

有些人不適合走石子路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種波及大小微血管、神經、肌腱等部位的病變。有糖尿病足的人,對於冷、熱、壓力的感覺都不明顯,當走石子路時,腳若被硌傷會造成皮膚破損,但患者常常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往往很輕微的外傷,因為沒有及時發現,導致病足的感染、壞死,甚至出現截肢的悲劇。

扁平足

正常人的足底有一個拱面,像弓一樣,醫生把它叫做足弓。走路時,足弓起到緩衝震蕩,保護足底重要神經、血管、肌腱組織的作用,而扁平足患者的足弓很低甚至沒有,這就使得足底的彈性變差,失去對足底重要組織的保護,如果再在石子路上走來踩去,很容易造成足部組織損傷,反而會加重病情。

足癬患者

足癬患者,平時就容易引起足部的破潰,走石子路時,容易加重病情,或者導致新長出的嬌嫩皮膚受損,容易出現外傷,不利於足癬的恢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姆斯壯2018 的精彩文章:

腹肌鍛煉的四個重要小秘訣
瑜珈減肥9大經典動作
年輕的一代 科學健身安排
每天看6小時電視少活5年
專家解讀日常簡易健身方法

TAG:阿姆斯壯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