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千方百計想抹去的黑歷史:向突厥稱臣納貢十二年

李世民千方百計想抹去的黑歷史:向突厥稱臣納貢十二年

千古一君,唐宗宋祖。

這裡是「唐宗」,當然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想當年,李世民南征北戰,指東打西,威震海內,名揚天下。還獲得了「天可汗」威名。意思是說,李世民是當時天下的共主。

鮮有人知的是,李世民也有一段千方百計想抹去的黑歷史:向突厥稱臣納貢十二年。

那還得從公元617年那個騷動不安的夏天說起。

公元617年的夏天,比往年來得更早些。當時,坐鎮晉陽(今山西太原)的李淵、李世民父子,心裡也是騷動不安。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浴血奮戰了7年之久,不管是隋朝政權,還是各地起義軍,都已經打得疲憊不堪、嚴重受創。針對這種情況,李淵、李世民父子作了一個愉快的決定:下山摘桃子。

當年7月,李淵、李世民父子正式在晉陽起兵,打算竊取農民起義的勝利果實。

可是,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就在李淵、李世民父子從晉陽起兵後,來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軍隊,趁虛而入,襲擊了李淵、李世民父子的老巢晉陽,大肆掠奪了一番,揚長而去。

李淵、李世民父子很是生氣,卻無可奈何。他們要全力逐鹿中原,這突厥軍隊就是背後一根刺。他們來去如風,打一槍就跑,讓人光是想一下腦殼就痛。

怎麼辦呢?硬的不行,就來軟的。李淵、李世民父子派心腹劉文靜帶著厚禮前去突厥,展開秘密談判。

劉文靜來到突厥後,突厥始畢可汗問:「唐公起事,今欲何為?」

劉文靜回答說:「皇帝廢冢嫡,傳位後主,致斯禍亂。唐公國之懿戚,不忍坐觀成敗,故起義軍,欲黜不當立者。願與可汗兵馬同入京師,人眾土地入唐公,財帛金寶入突厥。」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李淵、李世民要到中原去摘桃子,成功之後,我們要土地,你們要錢財。

始畢可汗聽了大喜。這樣的好事情,誰聽了都會大喜。始畢可汗大喜之後,送了千匹好馬錶示友好,還借了2000騎兵,幫助李淵、李世民父子摘桃子。

從那一年起,李淵、李世民父子向突厥稱臣納貢,引以為援。從表面上看,這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實際上,李淵、李世民父子消除了來自背後的隱患,對他們最終奪得天下,發揮了極為重大的戰略作用。

及至後來,李淵登基做皇帝,建立唐朝。突厥就來分享勝利果實了。他們的胃口越來越多,而且態度很蠻橫,讓李淵很不高興,「及高祖即位,前後賞賜不可勝紀。始畢自恃其功,益驕踞;每遣使者至長安,頗多橫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優容之。」

不高興也得高興,那時候唐朝初定,打不過人家,只好花錢買平安。

後來,突厥變本加厲,直接派兵前來中原掠奪人口和財富。更有甚者,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剛剛繼位,突厥頡利可汗就送了一份「厚禮」:親率30萬大軍南下,一直打到距都城長安僅40里的渭水橋北。

李世民迫於無奈,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人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一邊怒斥突厥背約,一邊許以金帛財物。雙方殺白馬結盟後,突厥才撤軍而去。這就是著名的「渭水之盟」 。

痛定思痛。此後李世民注重經濟發展,增強軍事實力。公元629年,東突厥發生內亂。李世民趁此機會,以李靖為主帥,統率10多萬人馬分道進攻東突厥,經過一番窮追猛打,將頡利可汗擒獲,送回長安。

至此,氣焰囂張的東突厥永遠消失了。

李世民高興壞了。他說:「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複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

原來,在李世民眼裡,當初在渭水被迫與突厥結盟,是他隱藏在心底的奇恥大辱。

《辛丑條約》中國賠了4.5億白銀 為何沒有割讓國土給列強

趙雲神勇過人 斬殺無數名將 為何生平最後一戰以失敗告終

曹操手下第一猛將是誰:率八百精兵打殘孫權十萬大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以60人征服大明王朝 16世紀的西班牙為何如此自信?
隋朝第一冷血猛將 大戰前必斬犯錯士兵 為何大家願跟他打仗
漢高祖劉邦為何在臨死之前下令賜死救命恩人樊噲?
皇帝想回家鄉看看 內閣首輔苦苦勸阻 於是到死都沒能回去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