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45萬人全軍覆沒, 強大帝國直接覆滅, 這個地方發生了什麼慘案?

45萬人全軍覆沒, 強大帝國直接覆滅, 這個地方發生了什麼慘案?

從河北萬全北行,約30公里到達一座山樑。這座海拔超過1600米的山樑是萬全與張北縣的交界處,也是壩上與壩下的分界點,同時也是農耕與游牧民族的分界線。由於古時這裡野狐成群,故此這座梁被稱為野狐嶺。此山谷地勢險峻,林高草茂,過去野獸出沒,行路艱難,如同入狼窩虎穴,因此被稱為「狼窩溝」,而此山口是張家口通向壩上的咽喉地段,風力猛烈,老百姓稱「黑風口」。

今天要說的,是公元13世紀初發生在野狐嶺的一場戰爭。

公元1210年,蒙古帝國的開創者成吉思汗正式斷絕與金國的歲貢,不再向金國俯首稱臣,這便預示著一場大戰即將來臨。第二年春天,成吉思汗在怯綠連河誓師,親率大軍南下,蒙金戰爭開始,而野狐嶺戰役也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拉開帷幕。

此次戰役,蒙古軍隊以少勝多,成吉思汗指揮十萬大軍集中打擊45萬金國大軍的中路十萬軍隊,蒙軍大勝,金國幾乎喪失了所有精銳,從此再也沒有能力抵抗蒙古鐵騎。而這場戰役不僅決定了蒙金交戰雙方政權的命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此後中國歷史的走勢與格局。

但是,金兵45萬,蒙古軍隊才10萬,是什麼樣的原因促使擁有絕對優勢的金兵潰敗呢?

女真族(金國)向來以能征善戰著稱於世,當年完顏阿骨打只幾年時間,僅憑數千人的起義軍隊(後來有所擴大)就推翻了遼國的統治,對於女真族的戰鬥力,民間還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人一滿萬,天下無敵」,這才匆匆近百年時間,女真族的戰鬥力就變得如此低下?

其實不然,依筆者看來,女真人這次失敗的原因,無非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輸。

首先金軍輸了天時。很明顯,金國對於這場戰役是準備不足的,當時,金朝對蒙古以長城為防線,以堡鎮為防禦要點,以屯駐軍為機動打擊力量。近十萬人的行動必定有大量蛛絲馬跡,但金國對待此事的態度一直很鬆懈,甚至禁止百姓談論北方邊事,得知這一消息金主才開始倉促布置,他一面調集軍隊向北方布防,一面求和延緩時間。金國的主力,也就是這時候開始調動的。

再次是地利。幾十萬大軍不應在野狐嶺作戰,行動不便,宜於分割,不宜排兵布陣,應選擇平原。金軍沿著野狐嶺一線處處布防,結果每一處的的兵力都沒蒙古人多,而且因山地原因,來不及互相支援。蒙古集中優勢兵力重點突破。就好像兩人對擊,一個出拳頭一個出巴掌。自然是拳頭打人疼。這也是指揮官戰略失誤。在古代真真實實的是兵敗如山倒,由於通訊不發達,人多反而更不利於指揮,再一個士兵並不了解戰場的局勢,一看前面敗了,馬上就慌了,陣型一亂就沒有抵抗力了,出現一個逃兵,馬上就會出現成堆的逃兵。

最後來說說人和,金軍真的有45萬人嗎?估計是有水分的,參戰的估計也就是30多萬士兵,而這些士兵還不都是金人,大部分是抓的壯丁。這些壯丁只是一時的聽從金人的命令,一看局勢不妙,早撒丫子跑了,怎麼可能死心為金國賣命。而反觀蒙古人,人數大概為9萬,這9萬人個人戰鬥力比金人強的太多,而且蒙古和金國是世仇,蒙古人被金國欺壓太久,所以說這9萬人是肯玩命的。

其實最本質的,雖不能說金軍戰鬥力低下,但此時的金軍確確實實早已不是一百年前滅遼時候的金軍了,而其國內政治腐敗,經濟蕭條才是其敗亡的根本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