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把「小怪物」變成「鋼琴王子」

我把「小怪物」變成「鋼琴王子」

都市時報記者 馮冕芸 盧靜 鄒佳琪 整理

昆明市藝術學校教師李英:

教師的人格

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

段同學才從美術專業轉過來時,不上課,不講衛生,不洗鞋襪,不換衣服,同學們不和他坐,他也從不和同學說話,我和他談話的時候 ,他從不敢抬頭正眼看我……我趕緊和他原來的班主任溝通。

老師說:「他父母很早就離婚了,他是爸爸帶著,他爸開旅遊車,很少在家。有一次打電話給他爸,說了一下他的情況,結果他爸趕到學校把孩子一頓暴打,孩子害怕得躲到角落裡,縮成一團,渾身發抖。從那以後,老師再也不敢打電話給他爸爸,也不敢管他。」老師還說:「有一次,段同學把熱熱的一杯水一下子潑到門衛老師家小孩的臉上,問他為什麼,他說『小孩的臉好看』。」

聽完之後,我倍感壓力,處處留心觀察他。一天早上查早課,班長說段同學又沒來,我趕快跑到宿舍。剛走近宿舍,就聽到段同學在唱鋼琴譜,唱得挺準的,節奏感也挺好。我從門縫裡看進去,看到他躺在床上,一隻手拿著鋼琴書,一隻手在打拍子,嘴裡唱著樂譜。我輕輕推門進去,站了好一會兒,他都沒有發現我,我笑了一下,他嚇了一跳,一下把被子蓋在頭上。我說:「我剛才聽到你唱鋼琴譜,唱得挺好、挺準的,怎麼不到琴房去練琴呢?」他把被子拋開,看了我一眼,俯下頭說:「沒琴房。」我說:「到我的琴房去練好嗎?我在外面等你。」一分鐘後他拿著琴譜出來了,我把他帶到我的琴房說:「只要我不在,琴房你都可以來練琴。」

之後,我向他的鋼琴老師詢問情況,鋼琴老師說他是所有學生中彈得最好的一個,就是不說話。我高興極了,把他的家庭情況和各科老師說了一下,請老師們多鼓勵他。慢慢地,他開始來上課了,願意和同學說話了,每天在琴房可以待上七八個小時。

一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的時候,他彈了一首鋼琴曲《眼淚》,非常美,把所有的監考老師都聽哭了。他以全班第一名的鋼琴成績讓人刮目相看。我把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通知了他的父親,他父親好半天沒有說話,我又說了一句:「是真的,希望你放假的時候來接他回家。」現在段同學成了學校的「鋼琴王子」,在畢業彙報演出上,他獨奏了《霞光》,演出剛結束,他就被教工一幼要走了。

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一個擁有人格魅力的老師,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追隨。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璧光小學教師溫顏博:

做個盡職盡責的點燈人

在斯蒂文森的兒童詩《點燈的人》中有一個點燈人,他每天在太陽落下後扛著梯子把街燈點亮。他的工作平凡至極,可在孩子眼中,卻是如此詩意美好,甚至成為孩子們長大以後的夢想。而這種境界,正是我所嚮往和追求的。

我一直堅信教學相長,學生就是老師最大的力量源泉。所以,在教學的20年時間裡,我立志用實際行動做好學生的那個「點燈人」。

只會用有限的知識教書,不懂得提升自己、處處成長,只能算是合格的教師;不和學生做朋友,教會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同樣也不是一個「完美」的老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一邊工作,一邊利用業餘時間參加成人自學考試的學習,經過幾年的努力奮鬥,拿到了漢語言文學的自考專科畢業證書。

除了日常的學習督促,我特別注意觀察學生的成長方向,即先教他們做人,做善良、有信心、有責任、有能力的人;在班級管理中,通過班會、隊會、晨會及各科的學習,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樹立「集體光榮我光榮,我為集體爭光榮」的觀點……

班上有一名顧同學,又聰明又調皮,因為學習上愛耍小聰明,有些偏科,有時還會欺負同學。我採取的方法是做個耐心的「知心人」,多次以朋友的身份和她交心,讓孩子放下「溫老師是老師」的戒心,說出了「我願意改,願意和大家一起進步」的決心。從此以後,顧同學開始主動和同學一起說笑玩耍,不會再獨自一人遠遠觀望了;對於有聽說障礙的特殊學生李同學,我除了在身體上給予他母親般的關懷,還對其進行了「學習責任」教育,邀請其他同學分時段的互助,解決李同學學習責任意識較差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改革了班級管理制度,採用了個人競爭、小組加星的評比方法。在這種評比制度下,受益的同學越來越多,大家都在集體榮譽的教育下,改正了自己的缺點,做到了「要我做變為我要做」。

雲南師大附中教師顏坤:

美麗的樂章

是我與學生共奏的樂曲

潮水退去,海灘又積澱下了新的收穫。漫步其間,四野已暗,心情卻未得清閑。浪花雖能撫平這段模糊的往事,但波濤又會泛出那些熟悉的笑臉……這是我在2016年新生入學時寫下的一首詩。

寫下這首詩是有故事的。2016屆新生入學,我擔任高一(16)班班主任。面對陌生的環境,學生顯得比較拘謹,對班主任也不甚信任。一次自習課,我依次走過大家身旁,他們有的奮筆疾書、有的默默閱讀,時而會心一笑、時而若有所思……我看著這些憧憬未來的孩子,心生感慨,於是寫下了這篇《海灘》。

我是雲南師大附中的一名普通地理教師,也是班主任,平時與學生見面的機會較少,所以我經常利用課餘時間主動與學生交流。用耐心去傾聽、以愛心來行動、將開心帶到教室、把信心留給學生。有些學生認為品德教育都是說教式的,對老師的談話也較為防備。我喜歡嘗試不同的方法,讓同學們自己來感悟生活中的真誠、善良和美好。

除了寫詩,我還會帶領我的學生們在操場跑上兩圈,和學生一起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鬥志拼搏高考。

詩歌表達感情,音樂亦如此。生活充滿了美,青春的校園更是五彩斑斕。我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帶領學生美化和裝飾自己的教室。我也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學校的文藝活動,學會愛美、審美和創造美。

在擔任2013屆高一(15)班班主任時,學生提出藝術節合唱時要唱屬於自己的歌。我讚賞孩子們的大膽思想,在認真回憶相處的點滴之後,我寫了一首給全班75名同學的歌——《十五乾坤》:朝霞暖風和雨露,校園裡開始變忙碌,學海的魚兒傾聽著,誰在把書讀?金榜上無聲記述了,前輩們奮鬥過的路,鐘樓的節拍激勵著,向前的腳步……

七甸野竹小學教師戚志剛:

不做威嚴老師

只做可愛可敬的老師

陽宗海風景名勝區七甸野竹小學是一所鄉村小學,我是一名真正的鄉村老師。12年的教師生涯,歷經了走山路教書的艱苦,也從當班主任的繁瑣中體會到了當一個好老師,威嚴並不能在學生心目中立本,可親可敬才能讓學生真正認可你,成為他們心中能說心裡話,能共同成長的「家長老師」。

家長的責任是解決孩子生活上的問題,老師的責任是輔導學生學習的提升。任教以來,我擔任過野竹小學一至六年級各年級的班主任,以及語文和英語的教學任務。從每天清晨巡視教室起,就要把學生一天的生活和學習都在心中做個方案,小到學生每天有沒有按時到校上課,大到住校的學生生病等生活事宜,可以說是兼具父母和教師的雙重職責。

「同學們在學校的饑寒冷暖、喜怒哀樂事事關心」是我多年工作的總目標。關心學生就應該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既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又要關心他們的健康,還要關心他們是否懂得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是否懂得怎樣做人。這正是作為班主任的職責所在,也是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

付出總有回報。在帶又一個六年級班時,同學們集體為我準備了驚喜的生日會,當教室的燈突然打開,同學們手捧蛋糕,唱著生日歌出現在我面前時,我忍不住哭了。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那時,我的眼淚是欣慰的,是值得驕傲的。

昆明市中華小學教師李季薇:

用有愛的教育

使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出生於一個教育之家,祖父和母親都是小學老師。從我踏上三尺講台至今,已有23個春秋了。作為一名小學普通的班主任老師,我一直深信,愛是教育的基礎,愛是教育的源泉。每個孩子都有潛力,優秀的教師就應該發揮其最大的潛能,用有愛的教育方式使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2003年,我從縣級中學調入中華小學,面臨著一次艱難的轉型。在大多數孩子心目中,老師是高高在上的「權威」,有著陌生感和距離感。我們校長鼓勵我說:「蹲下身來說話,多給孩子們微笑,他們會喜歡上你的。」於是,我試著「蹲下來」,用兒童化的語言走入孩子的世界:「小不點兒,你過來一下」「寶貝,你像小鬧鐘一樣準時,及時收發作業」……課間和孩子一起說說笑話,猜猜「腦筋急轉彎」,談論好看的動畫片,傾聽他們的訴說。有了親和力,孩子們的心向你敞開時,一句善意的提醒會勝過一頓劈頭蓋臉的批評。

作為班主任,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的是非觀,我們有責任讓真善美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愛是行動的傳遞,在經意或不經意時,我彎腰幫孩子撿起掉落地上的筆,拿起拖把和孩子一起拖地,挽起袖子清理生病同學的嘔吐物……在關愛和感動中,我也看到了可喜的變化,很多孩子也成為了熱心人。在放學小結時,我繪聲繪色地描述孩子間的關愛細節,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話題,在讚許的目光中,每位同學都想成為每天故事的主人公。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時報五華快訊 的精彩文章:

TAG:都市時報五華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