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隋唐書法:繼承六朝,開啟大唐,肇始書為「法」制

隋唐書法:繼承六朝,開啟大唐,肇始書為「法」制

以六朝碑誌及寫經為代表的一派書法,用筆嚴守「八法」原則,點畫準確,毫不含糊,唐楷即是在這一雄厚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盛唐寫經雖超越六朝,但究其點畫,均源於六朝。「唐尚法」,這不僅有大量史實和碑刻所證,且屬隋唐的書法論著也把重點放在法上。它總結歸納了晉人真行草方面成果,進一步把「法」規格化,於是「八法」、「十法」、「十二意」、「書諧」、「書訣」相繼出現,歐陽詢的「三十六法」、「七十二法」,亦相繼問世。由此,書為「法」制。隋唐時代書法的發展,為中國書法藝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隋代有《龍藏寺碑》,結體樸拙,用筆沉摯,為唐初書家所取法。清楊守敬《評碑記》說:「細玩此碑,正平中和處似永興(虞世南),婉麗遒媚處似河南(褚遂良)。」

唐代書法的發展,分兩個階段,前段以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薛(稷)為代表。他們是六朝書法的繼承者,又是大唐書法的創造者;後一段以顏(真卿)、柳(公權)為代表。他們不僅精通虞、褚、歐、薛各種技法,且追本溯源,由漢隸而及右軍,經過吸收變化,形成自己風貌。至於行草,於顏、柳之外,孫(過庭)、張(旭)、懷素,爭奇鬥勝,各具千秋,別有景象。

唐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唐楷具有劃時代的成就,虞、褚、歐、薛,嚴謹華妙,格局眾多,各有特色:虞世南氣秀色潤,外柔內剛;褚遂良羅綺綽約,婉美華麗;歐陽詢剛勁不撓,體格精嚴;顏真卿莊嚴篤實,淳和深厚。至於行草,張旭之高逸豁達,春林煥彩;懷素如壯士拔劍,氣貫長虹。過庭《書譜》,書文並茂;真卿《文稿》.情感激昂。流美在人,各有千秋。他如中楷《多寶塔》,小楷《靈飛經》,或結構嚴謹,或筆墨超逸,均為後世典範。

唐張旭殘千字文

這些書法大家,雖都源於二王,彼此問又有師承,且注重於法,然又各有側重,於嚴謹的法度之中,又顯示出書家不同風骨與修養。不僅文如其人,書亦如其人。宋岑宗旦論及顏書時說:「真卿淳謹,故厚重如周勃。」(《岑氏書評》)

周勃在平定「諸呂」叛亂,安定漢朝中,有不朽的功業,表現了他質樸敦厚和剛正堅強的品格。顏書博大精深,當時在百花爭艷的書壇上,領袖群倫.被稱為「顏體」,它對東晉之後,在書壇上占統治地位的二王父子,以及虞、褚等代表南派的書法,在筆法、結構和布局方面.均有巨大突破與創新。顏真卿在書法藝術上的創新,以及在他影響下出現的一代書風,都有深刻的社會根源。

唐顏真卿祭侄文稿

王文治《論書絕句》說:「曾聞碧海掣鯨魚,神力蒼茫運太虛;問氣中興三鼎足,杜詩韓文與顏書」。杜詩、韓文、顏書雖都在盛唐,而他們在美學上的表現卻各不相同。李白的詩與張旭的書才華橫溢,儀態萬方,在藝術上是內容溢出形式,對舊的規範與美學標準有所突破;而杜詩與顏書則與之相反,要求形式與內容的嚴格結合和統一,為以後樹立了可供學習的典範。

唐懷素自敘帖

當然,有時也會因過分強調法規,受到拘泥而出現「排如運算元」的奴書。不過唐代所強調的「法」,主要是針對楷書而言,使真書變成楷模,成為學習書法的基礎。孫虔禮《書譜》說:「圖真不悟,習草將迷。」學書猶如行走,即所謂楷如立,行如行,草如奔。所以後人談學習書法,多強調從楷書著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迪文谷 的精彩文章:

用一首詞寫出一部苦難人生傳記:蔣捷《虞美人-聽雨》讀後感
人民幣「連體鈔」的收藏價值和投資鑒戒
古人寫詩如作畫,巧思妙想筆生花:賈島《尋隱者不遇》讀後感
禪畫欣賞:簡遠筆墨、脫塵境界和具意兼容
民國珍郵「中山像邊框倒印」的前生後世

TAG:思迪文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