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六堡茶有多香——30年制茶老師傅幫助你了解六堡茶香氣類型

六堡茶有多香——30年制茶老師傅幫助你了解六堡茶香氣類型

六堡茶之家:為你尋茶、鑒茶、答茶。

喝過六堡茶的茶友或多或少都知道,六堡茶的香氣類型不比普洱茶少,而且也有共通性,例如陳香、參香、木香、樟香、蜜香、果香等等。要說清楚六堡茶的香氣,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最複雜的事,也由最基本的因素組成。小編在一位從業經驗30年以上的六堡茶制茶老師傅的幫助下,從六堡茶的基本香型入手,為茶友梳理六堡茶的香氣類型結構。

一、六堡茶基本香型及定義

二、香型產生的年份

樟香和果香:在發酵過程中產生,是六堡茶最開始的香型結構。後期有三種情況:逐漸消失、仍然保留、繼續轉化為其他香型,每種情況視乎工藝和陳化條件而定。

木香和檳榔香:自然陳化的檳榔香,至少經歷15年以上的陳化年份才能產生。如果是工藝檳榔香,工藝得當的前提條件下,1年~2年可產生。

松煙香:和年份無關,成功與否由工藝決定。

三、各類香型的關係

樟香與檳榔香:樟香是檳榔香(自然陳化)的基礎,即六堡茶產生檳榔香(自然陳化),必須先產生樟香,但樟香能否成功轉化為檳榔香(自然陳化),視乎後期的倉儲條件。

果香:自行轉化,與其他香型可以並存,也可以獨立。

木香:即所謂的陳香(陳味),自行轉化,與其他香型可以並存,也可以獨立。

松煙香:獨立香型,工藝決定。

四、香型產生的條件

木香和檳榔香都是公認的優秀香型,但有些茶轉化為木香,有些茶卻轉化為檳榔香,有些茶依舊延續果香,主要是由六堡茶的原料、製作工藝和倉儲條件共同作用而成。

原料來自於蒼梧群體種或廣西本地的桂青種,根據採摘季節的不同,有些茶是夏茶,有些茶是秋茶;在工藝上,發酵程度的輕重掌握來自於制茶師傅的自身經驗控制;倉儲條件的不同就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即使是同一批茶在同一個地點存放,也會因位置的細微變化而產生不同的香型及口感。

在倉儲條件上,很多人都知道六堡茶的存放最好是在地面上放墊板隔離,但這個墊板的木材卻帶有一定的味道,例如樟木、杉木等等,而茶葉由於吸味的特點把木材的氣味吸收,從而產生所謂的「木香」。因此,吸味產生的「木香」不是自然陳化產生的木香,這個一定要區別開來。

五、更多的香型從何而來

以上介紹的是六堡茶最基礎的香型。其實,黑茶的香氣本來就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包括六堡茶、普洱茶、湖南黑茶等,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後,都會產生香氣,最明顯的就是木香(陳香),但根據倉儲條件的不同,後期進一步幻化為豐富多變的香氣類型。

就熟茶而言,經過陳放後,會幻化成藥香、沉香、參香、菌花香等多種香氣,而農家茶的香氣更加多變,因農戶存放的環境複雜,瑤香、煙香、火香、青葉香、茅根香、蜜香、郁香等等,無法有統一的說法,更多的是品飲者自己的體驗。

無論是熟茶還是農家茶,香氣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樣性。每一款六堡茶的香味成分都不是單一的,茶葉的香味是多種生化成分的綜合體現。

關於熟茶,有一個基本知識需要明確,現代工藝的製作使六堡茶有一些「渥堆味」,也稱「倉味」,這是不可避免且正常的,但純熟的工藝和嚴格的生產流程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這種氣味,並且在兩三年的轉化後,渥堆味逐漸消退,展現出更飽滿圓潤的滋味,經過五年以上的轉化會進一步升華,呈現出更加豐富多變的香氣及口感。

很多人說熟茶不會有檳榔香,檳榔香僅存在於農家茶中,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熟茶滿足檳榔香所需的陳化環境,經過足夠的年份,同樣能成功轉化。

七、茶葉的比較

綜上所述,我們評判一款好茶的標準,是結合原料、工藝、倉儲三方面的共同參與,拋開任何一方面去評判一款茶,都是不完整且不科學的。

原料不優秀,工藝和倉儲條件再好,都無法成為好茶;

原料優秀,工藝不過關,通過存放是改變不了茶葉的本質的;

原料優秀,工藝過關,但存茶環境不好,這款茶同樣達不到預期的香氣和口感,也就失去其應有的價值。

同樣,根據以上關係,在一定的前提條件下,可以作比較:

兩款相同原料、相同年份的茶,不好喝的茶基本可以判斷為工藝不過關;

兩款相同原料、相同工藝製作的茶,可以理解為同一批次的茶,不好喝的茶基本可以判斷為倉儲條件不好;

兩款相同工藝、相同倉儲條件的茶,不好喝的茶基本可以判斷為原料等級的差異;

在滿足同一批次、同一倉儲環境的條件下,兩款茶香氣及口感有差異,其中一款茶必定陳化年份不足,尚需時間陳化。

說明:適合自己的才是好茶!高級評茶員嚴選5款六堡茶,讓你先試再買!添加小編(xiaoding837325)即可了解詳情。

香氣固然是六堡茶的魅力之一,但我們品鑒六堡茶不能像綠茶、烏龍茶一樣追求高香,應在其低調內斂的香氣基礎上,認真體會六堡茶帶來的豐富口感,才是正確對待六堡茶應有的態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堡茶之家 的精彩文章:

沒喝過的茶不懂口感滋味?一張表格了解茶葉的各類口感滋味
一日三餐茶——分時段喝茶指南
從品飲的角度出發,衡量黑茶的優劣
什麼時候喝普洱生茶效果最好?

TAG:六堡茶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