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披露】:腰打太極

【披露】:腰打太極

引子

我的道家南宗功法是張師傅所傳。後來我拜入了李(瑞東)式太極門和我老師鄭昭明先生又學到了很多。拋開拳術這個技,太極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子孫們的共同遺產。因為是將太極原理應用到這種姿態的拳術當中所以才叫太極拳,才能練好太極拳。否則,徒具其名又有什麼意義呢?

很多人總提太極拳不能打還算什麼武術?貌似不能如此太極拳就不厲害了似的。可即使如楊祿躔先師那麼有名氣,不也仍然要在法治之下,兢兢業業的為國家機器,為權貴們服務嗎?審時度勢,知所進退,這才是大智慧。學個太極拳或者什麼拳就老子天下無敵,心胸,眼界局限爾!

不到深圳不知道錢少。可深圳再有錢的又會告訴你,不到中東不知道自己的渺小。而真正富有的人他已經超越了物質上的尊享,他會告訴你沒有什麼比一個人的健康,開心更為重要。一層不到一層迷。層次的不高讓多少的人迷在底層尚不自知呢?!

練太極拳在當代的時效性就是它能幫助我們獲得健康,保證健康。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健康,那麼一切都將是空談。我致力於通過正確的練法的傳播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回報,以期讓更多的人在太極拳上獲得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一顆健康的心靈!

在和張師傅學道家功法的時候,他有一次鄭重其事的對我說:「我教你的是道家的丹道功法。丹道是我們的祖先為了實現我命在我不在天,人生不被天地自然所主宰的理想境界的實踐。然後在《黃帝內經》基礎上經過了幾千年一代代人的總結,提煉,完善而形成了對人體性與命的深刻認識。這就形成了具體的練法體系和次序。所以,從內功方面而言,任何武術都出不了丹道的框架範圍。你學會了這個就等於找到了根,你抓住了根再看各門各派的內功就會雲淡風輕,瞭然於胸。」後來我和鄭師學拳他也告訴我,練咱這拳要做到周身的團圓緊湊,上下,內外都要相合。講究形神意氣的混合為一。練太極的不能用四肢玩身體,得用身體玩四肢。

用身體玩四肢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太極拳的特點之一就是圓。離圓非太極!而這圓呢並不僅僅是圓形動作和圓形軌跡。還要在練拳的時候體現出它的圓活,圓潤而不可。想做到這一點,除了需要具備很多方面的要求,最為關鍵的就是在於腰這裡。

太極拳是放開小我,將自己融入到天地自然當中,要處處都能感受到地力的藉助。而這個力要想作用到人體的梢節,沒有腰進行串聯可不行。而且這樣的串聯為了實現連綿不斷就得時刻做著大圈和小圈的轉動。只有這樣,動作開合當中才沒有斷點。才能符合如環無端。才叫做太極拳。象其形,循其理中的象其形指的就是這個圓形。練太極拳必須要時時刻刻都要做著圓形,環形,螺旋的運動。

所以,在過去的武術界,人們一提到太極拳就總是提太極腰,太極腰。其實說的意思指的就是這個。但練太極拳的人卻在這上面做對的比例不多。你看很多人練了一輩子的拳,看著也挺鬆柔,動靜開合的虛實也很分明,甚至是給人以行雲流水的飄逸感。

但是,他就是沒有什麼功夫,就是沒法把太極的技術原理在使用的時候呈獻出來。問題出在哪裡?雖然原因不少,但其中的一個就是沒有腰,不會用腰而造成的。圓活,圓潤,圓形就是所謂的動如車輪,但是車輪的轉動無滯的前提是什麼呢?就是得有一個車軸。太極拳的車軸就是腰。所以說腰為主宰,以腰為軸。

看到這裡,有人會心想說了半天到底身體怎麼玩四肢啊?身體玩四肢就是要會用腰去盤拳。但用腰不能練成水蛇腰。水蛇腰就是腰扭來扭去的。在前人留下的古譜當中告訴後人「腰為纛」。纛就是軍隊里的大旗,是屹立不倒的,它一倒就意味著兵敗如山倒了。

所以,腰這裡要松但是不可軟。你外面無論是什麼招什麼式,都得圍繞這桿大旗來動。所以,化,收,吞,引離不得這裡,隨即一變的發,放,吐,出也是源於這裡的。前者為陰,後者為陽。陰完即陽,陽完即陰。能陰能陽,陰陽一體,相為既濟,方為懂勁。能懂勁才能真正進入太極拳的奧妙世界當中。但不會用腰打太極,則永遠練的都不是那個玩意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宣傳片 火爆登陸紐約!
力發於跟!楊式太極拳有兩種腳法,一對一錯,你屬於哪種?
太極真功原來是這些表現,對照一下看看你符合幾項?
太極拳的「肩胯相合」以及關於太極拳的「發力」
太極拳技擊基本功:滑如冰粘、如膠軟、如棉硬似鐵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