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高校圖書館館長共謀發展之道

高校圖書館館長共謀發展之道

日前,由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17年數字出版與數字圖書館融合發展國際研討會」在山西太原召開,主題為「轉型升級、跨界融合、創新發展」,吸引了包括22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海內外1200名出版界、圖書館界專家學者參加,並圍繞「互聯網+大數據環境下的學術出版新業態、新服務」「圖書館資源發現與跨學科知識服務」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記者獲悉,在過去的十年間,我國已向美國、英國、加拿大等43個國家和地區,累計輸出數字出版物近21億冊;截至今年上半年,向「一帶一路」沿線22個國家輸出數字出版物約3.7億冊,包括期刊、圖書、工具書、年鑒等,輸出對象有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專業圖書館、政府研究機構圖書館等。

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亮認為,在當今大數據、互聯網背景下,知識生產、傳播與服務能否通過更加深入廣泛的合作和業態創新,形成現代知識創新和學習方式的新業態,決定著一個行業、單位和機構,以及每個人獲取知識、利用知識和創新知識的總體能力。因此,圖書館將會在創新與學習需求驅動下跨界發展,博物館和檔案館會轉變成為知識的生產傳播平台,也是歷史文化研究與學習的平台。

「知識只有在流動中才能發揮作用。」清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竇天芳說,過去我們的知識是固化在一個物理的載體上,不容易將知識釋放出來,也就是說知識的流動性是非常差的。但是數字網路的發展為知識流動創造了無限的可能,今天隨時發布的一個消息,可以說是「秒回」,因此,促進知識流動應該成為我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和共同追求。

針對一些大學圖書館忽視了基礎建設、盲目創新的現象,武漢大學圖書館館長王新才坦言:「一個圖書館要進行創新應當量體裁衣,圍繞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人才和設備來做事。」他認為,未來圖書館將朝著資源數字化、特色化、空間需求化、服務泛在化、職業創意化、管理智能化等方向發展,我們應當注重從小做起,量體裁衣,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與會專家一致表示,知識資源的國際化共建共享、跨界融合發展,已成為海內外學術界、出版界、圖書情報界的共識,將努力建立新的網路條件下的合作共贏機制,開闢更多的國際化合作渠道,推動科學技術與文化的國際化交流和傳播。(本報記者 卻詠梅)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1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年度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專題研討班啟動
校長的西行漫記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多語種新書發布
一門成功通識課能幫學生「蛻層皮」
為老師「亮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