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裝配式建築關鍵技術推動人才「硬升級」

裝配式建築關鍵技術推動人才「硬升級」

2017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實施的第二年,也是國務院出台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文件的第一年。政策的出台,體現了國家對發展裝配式建築的重視及關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應用,加快了施工進度,改善了施工階段的環境。為了滿足裝配式結構工程應用的需求,與之相關的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從結構設計、生產運輸到施工安裝、驗收,都需要制定完善的規範和標準,有效推廣,提高工業化技術集成水平。

在這方面,為加強裝配式建築實施單位的能力建設、培養裝配式建築專業技術人才,2017年8月,山東省建築產業現代化教育聯盟特組織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築套筒灌漿職業技能培訓」,解決了很多企業和學校在這方面遇到的難題,為裝配式建築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套筒灌漿技術在整個裝配式建築關鍵技術體系中只佔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技術不夠完善,影響了大量企業的轉型,導致了裝配式建築在推廣中遇到阻礙。因此,需要更專業的施工隊伍和創新型人才,廣泛應用新技術,以專業和責任保證質量。在培養這類新型技能人才方面,學校是主陣地,應因時而動,對接國家戰略,與政府、企業合力,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出「懂技術、會施工、能管理」的中高級技術型、管理型人才。

首先,要夯實理論基礎,開發更新的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案,尤其側重於技術和技能教育,進行具有綜合性、技術性、應用性的課程教學。提升教學研究能力,並同時開展裝配式建築職業技能比賽,設立專屬名次獎學金,用以鼓勵技能實踐好的學生繼續努力。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人才培養規格與職業崗位任職要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

其次,提升師資隊伍水平,促「雙師」隊伍建設。建築產業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教師整體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方法都要更好地適應高職教育的要求,既能承擔理論教學,同時又要具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和科研工作能力,要做能承擔實踐教學的 「雙師型」教師。

再其次,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貫穿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強化認識實習,讓知識與先進技術接軌,著力提升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養、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出適應企業一線需求的高素質工程師。不斷提升合作的力度、廣度和深度,讓學生可以更快、更熟練掌握行業發展所需的各項技術要求,具備真正的實踐能力。

最後,建立建築產業化人才培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實訓基地對專業人才培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應不斷加大實訓設備的投入,建設先進性和適用性強的實訓項目,使其成為學生實訓、技能培訓和技能服務為一體的公共實訓服務平台。此外,充分利用學校實訓基地,讓實訓基地同時兼具培養企業員工的作用,成為服務區域產業和經濟發展的有效平台,服務於社會人才的培養。

發展裝配式建築將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大型建築企業正在往裝配式行業轉型。裝配式建築快速發展所衍生出的大量新技術崗位,對於學校、企業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對從業人員是一個重要的挑戰。技術崗位能力的升級,需要大量「新鮮血液」的補充,對於我們的建築工人來說,「肯吃苦」不再局限在體力勞動上,而是要在新技能的自我提升上「肯吃苦」。對於學校來說,要加快完善教學內容,強化裝配式建築師資實踐能力及教學能力,培養出裝配式建築領域的實幹型人才。對所有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來說,要密切關注並提升自己的技能,努力去做適合行業發展的高端應用型人才。

變革只是一個起點,未來科技化、集成化、產業化普及程度會更高,整個社會環境要求我們要在全產業鏈上深耕和探索,加強裝配式建築關鍵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全力為行業培養能接軌未來的專業人才。(作者系聊城市技師學院建築工程系主任 王慶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早早早 的精彩文章:

高新區全力推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
新型水基鋰電池能避免爆炸風險
郎平督戰助女排登頂大冠軍杯 MVP朱婷統治力超強
台灣人親歷大陸「怪異小吃」:鴨仔蛋挑戰心理極限
蘇寧生活廣場:老火車站商圈的新地標

TAG:娛樂早早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