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常與高人相會,閑與雅人相聚

常與高人相會,閑與雅人相聚

常與高人相會,閑與雅人相聚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明師指路。


《荀子》中說: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大意是說,學習沒有比親近高人、良師更便捷的了。《禮經》《樂經》有法度但疏略難解;《詩經》《尚書》古樸但遠離現實;《春秋》簡略但不夠周詳;仿效良師學習君子學問,既崇高又全面,還可以通達世理。所以說學習沒有比親近良師更便捷的了。

與鳳凰同飛,必是俊鳥;與虎狼同行,必是猛獸!

要常與高人相會,懂得向高人學習,正如山東快書藝術大師高元鈞所說:「見高人不能擦肩而過,要學會登門求教。」

常與高人相會,閑與雅人相聚

那麼,什麼樣的人是高人呢?

首先,「百步以內,必有高人」,真正的高人不會讓你覺得有多高,更加不會故弄玄虛,刻意弄得很與眾不同。

他頂多是你做的很多事情他不做,你說的很多話他不說,因為他不是比你多了些什麼,而只是比你少了些什麼,所以你根本察覺不到。

其次,高人有多高呢?取決於你能看多高,而且真正的高人通常只比你高一點,但是卻永遠比你高一點。

如子貢本就是絕頂聰明之人,初見孔子,便揚言學三個月便可以超過;三個月後,感覺還不行,又說三年可以超過;三年之後,子貢感嘆道:我終身都不可能超過老師了!

常與高人相會,閑與雅人相聚

閑與雅人相聚

古人云:不做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人生不能過於功利,追求閑適雅緻是符合人性的。

周作人說:「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鍊愈好。」

在一個人心普遍比較浮躁功利的時代,人們總是步履紛雜、行色匆匆;在一個人頭攢動、惜時如金的社會,人們總是很忙,忙得心力交瘁,忙得長噓短嘆,忙得精神萎縮,忙得心靈蒼白。

我們似乎是過得越來越好,可是丟失的東西也很多,比如對細微之物的洞察力,對自然之美的感知力,還有精緻而深婉的審美情致。

常與高人相會,閑與雅人相聚

這時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慢下來,在當下生活中體會閑適,在摧枯拉朽的時代里保持和風細雨的心境,嘗試過一種藝術的、詩意的「雅人」生活。

雅人追求的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態度,而非奢華的生活方式。那種一擲千金、醉生夢死的「土豪生活」,那種追求香車、豪宅、權力、美女的所謂「成功生活」都是雅人不感興趣的。

雅人享受的是充實的生活,而不是平庸的日子;是平實無華的歲月,而不是燈紅酒綠的時間;是安然平靜的時光,而不是憤懣暴怒的態度。

雅人深致,更在於心靈的歸屬,心有所住,便能從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暫時脫身,留一點轉身的餘地。

閑與雅人相聚,去感受風花雪月,無論是飲茶、插花、美食、讀書、寫字,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再度構架出一個獨立完整、可以棲息的精神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書法發展的十大規律,你知道嗎?
說教師節快樂前,先看看這篇文章!
不懂中華傳統的三種命文化,你就會自迷在命學中
神秘的私塾先生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